将传统文化传承置于民众间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工业文明取代了农耕文明,机器化大生产取代了手工艺作坊,产生于农业文明中的很多传统文化面临在新时代“重生”的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本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认知、自觉,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创新提供了空间,但是,目前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
究其原因,有国家管理与地方参与相互脱节的因素,有政府引导力度、政策激励、制度规范不健全等方面的因素,但更多的还在于民众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淡薄、不愿参与的因素,如何激活他们文化认知之码,打通民众文化自觉的经络才是关键。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传统文化的传统传承与传播方式,尽管有着独特的效用,但对于公众的集体意识的启蒙还是受限的,需要更多的介质予以参与。例如传统媒体可通过开辟专栏,或专门的电视栏目等。网络以及微博、微信,作为日益广泛应用的个人媒介,应该被充分利用起来。当然,任何媒介的推介只是一种手段,其所推介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对于接受群体而言,易于接受性是最为关键的。所以,要把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充分挖掘,采用贴近人们生活、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或者是激发人们兴趣的话题来进行,只有这样人们才会去自发地对微博进行转发和评论。
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甚至创造多条路径来推动公众的文化认知水平的提升,除了惯常的政策激励推动之外,还应该多打“组合拳”,可以尝试通过“捆绑式、带动式、融入式”等类似市场营销的模式向本地区的公众推介、宣传文化,并利用媒体进行积极推介,在短期内带动一轮思考,引发一股潮流,形成一种文化认知效应。
第二, 观众对文化的渴望,已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视觉刺激,而追求多种感官享受;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他人的发明,而追求充分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的自我感悟式的发现。自己一次刻骨铭心的深度参与,可能要比走马观花的游览要深刻得多。我们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保密的部分外可否能主动地开放于民众,让他们来感悟,了解相应流程?
事实上,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艺术遗产主要依靠世代相传的带徒传艺的传承方式得以保存和延续至今。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求多数的民众都去进行拜师学艺,毕竟这种传统的多年形成的一对一的模式有其自身的规则,突然间转变成一对多,除了诸多的不适应外,还可能伤及文化本身。我们提出传承方式的延续,是希望通过多方的互动、传授者的展示、参与者的观摩、学习者的深入探究等,激发更多人的兴趣。
我们提出传承方式的创新,是希望在口传心授之外,找到一种更为普适的、让大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也许不是深入的授业,而是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的基础上一种价值观的传递,一种文化的阐释,将传统文化的传承置于更广阔的民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