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原创

李昌祥:新中国的新时期让盲人的命运也精彩

——长篇小说《茫海一峰》申报茅盾文学奖之理由

李昌祥/文
2011年05月16日 11:07:49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在二零零七年八月七日《文艺报》上,中国作家协会对全国重点扶持作品进行了公布。李昌祥的长篇小说《茫海一峰》,榜上有名。《茫海一峰》所以被中国作家协会评为重点扶持篇目,作品的深意在于,第一次撰写了盲医奋斗的生动过程,弘扬了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作品率真地记叙了这样的过程,浓墨重彩地写活了诸多关护残疾人成长的身边人;更为深意地讴歌了新中国逐步健全了的对残疾人的全面关爱。这样一个新颖角度,自然成了放歌六十年的经典。

《茫海一峰》成书的后记,一题为《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还有一题为《掀起文学的纪实行动》,都被《人民网》热播,点击率超过数百万之众。“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这一看法,引起全国民众的共鸣。也被国学界人士季羡林赞赏、提倡和引用。

这部书的主人公,十一岁时成了盲人。此前他也曾见到过五光十色的世界,还怀有腾云驾雾的梦想,要当一名不会被淘汰的空军飞行员。却不幸被病魔夺去了双眼!陷入残疾的无可奈何,犹如五雷轰顶。后天失明与先天盲人相比,精神压力更沉重,实践考验更艰辛。文本所展示的这样一种人生际遇,所塑造的盲童面对这样一种事实,采取的仍然是对生命的执着!小小年纪的龙永存,铁骨铮铮地承受住了。由此而呈现出坚毅的华彩!面对文本中这位盲童对生命的执着所呈现的坚毅华彩,谁读了谁都会为之感叹唏嘘。

盲童之所以没有关闭心灵窗户,是他从听觉感知到还有耳朵给他带来了希望。江苏台每日每时高亢有力的信息,抑扬顿挫,让盲童重生起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从此,他与电台耳机结下了不解之缘,终于丰富了天下知识。并用触觉感知环境,开创全新生活的岁月。

如果说龙永存因勤奋才被选进推拿学习班,有其一定的偶然性,故事写到他为了练手劲而勤奋坚持捶打晨练,便是有志者的精神力量所产生的必然性了。主人公终于学到了本领,志向转化成了技艺超常。

作品浓墨重彩地记叙了这一个由共和国广播的主旋律而摧生出的劳模故事。

作品真实具体地记叙了这一个由党的文艺导向树立起坚定信念的人生过程。

长篇小说《茫海一峰》为文学品质对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的建树,做出了极为亲切的铨释。极为艺术的慨括。

长篇小说《茫海一峰》塑造的这位独特的艺术形象,有着“保尔”的意志和信仰。在他的身上所焕发的进取精神,丝丝缕缕闪现着自重自尊自豪的崇高品质。

自重,为自己的生命只有一次而自重;

自尊,为自己的人格不因颓废沉沦,自暴自弃而自尊;

自豪,为自己的奋斗精神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而自豪!

这个文学形象的主旨意义,在现时代尤其显得更为重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修造的高楼大厦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也是成堆的。像江河洪流的泥沙俱下,必须要有一个清淤的配套工程紧跟上来。毋庸讳言,恰恰在这些“清淤”和“绿化”的措施上,往往跟趟迟滞,用这样的语言比喻当前的社会系统工程,不难看出包括精神品质方面的普遍缺失。社会责任是任重道远的。近年来社会不少层面在金钱的冲刷下,似乎对崇高品质的追求不太在意了。甚而错觉,有了现代化,似乎不必再多所要求人格的高尚了。这种只图追求物质文明,极度享受生活质量的思潮,人为淡化了精神品质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其结果在二零一零的社会出现了挟尸要价的诸多揪心事件。一位义救者殉难后竟然被捆手臂,悬于船头!见义勇为的精神受到如此的践踏,做为共和国的文学工作者还能不为我们品质的缺失而无动于衷吗?弘扬和歌颂高尚人格,实在是文学的义不容辞!实在是文明时代的不可或缺!文学本身的精神品质正是有识之士的抱负所在。长篇小说《茫海一峰》在这一特殊年月问世,塑造出新中国新时期的“保尔”形象,这一种理直气壮的鲜明,无疑是中国作家协会、江苏省作家协会对社会需要的一种及时补缺。

更何况文学品质在注入高尚精神方面,本就是中国的特色。

大家耳述能详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虽是自述体,因为情节的真实具体而挟裹了充沛的激情,影响了中国一代青年。而中国的《茫海一峰》,虽然不是那一种战争环境,却也因为没有战火硝烟,更贴切和平、关爱、学习和进步的实际,对目前青少年学生的引导更为亲切,也更具备指导的意义!

为此,先让一位着名评论家说一说吧:———李昌祥的《茫海一峰》,既写活了盲人明亮的心,还写活了为盲人进行照明的周围人———

“这是具体、明确因而独特的。”

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认为残疾了的人只能靠施舍过日子,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我们的主人公纠正了这个陈腐观念,在求学求职的生存之路上终于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这位没有关闭心灵之窗的龙永存,视觉虽已失去,但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官还在,而且相对说来这些功能比正常人更为发达,心地依然明亮。就像《二泉映月》的创作者瞎子阿炳,这位盲人大师练就了听觉的异常灵敏,终于让他的音域超出了常人。不难推断,我们的龙永存失明后,也是用听觉、触觉感受事物的。他正是残疾人中的有志之士。”

“有志之士的第一志向,就是求学上进。失明之前为了求学,龙永存曾攒下自己的零花钱交报名费;失明之后,他坚持“读书”,不能用眼便用耳朵,经由听觉知天下事。当从耳机得知有个“盲校”,他便力争考取,开始了用触觉感知生活的岁月。盲文以六点组合代替文字,这使得他手的触觉愈发细腻精致。“

“有志者………把毕业当作成人,把成人该做的事情,理解为将自己所学尽力回报社会,这更表明他的心,是纯净、正直而明亮的。”

“李昌祥忠实抒写了这位残疾人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记叙了龙永存六十年来的人生历程。按照主人公生存和发展的轨迹,一步一个脚印,一段时期一组事迹,娓娓道来,周全细密,可以说是一部记叙盲人推拿故事的书。”

“这本直接书写盲人的书,很让人悬念重重:盲人的眼前是黑暗的世界,他们怎样在黑暗中生存,他们为光明的世界能做些什么?这部书的“点睛”之笔,正在这里:它把眼睛作为心灵的窗子,观察并展示窗子关闭后的心灵。“

“对于盲人,失明那一刻是人生大转折:生活和未来突然变得一团漆黑,心灵是否随之漆黑一团?如果心灵也失去明亮,那么在性格和行为上就很可能沦落成为‘只靠施舍过日子’的人。正常人的施舍,是一种美德;残疾人若只靠施舍,则未免不甚心安理得。他们中的有志者,总希望也能正常地有所作为。”

“这部书的主要情节,就在于艺术地表现了主人公从医以来始终明亮的心:对待患者,认真负责,全力以赴,一丝不苟,以至于他夏天中暑,冬天煤气中毒……他发誓不让自己成为人们所认为的“包袱”。他以雷锋和保尔的精神铸造自己的灵魂。他给自己订下的人生目标是两个字:——付出。”

着名文学评论家动情地说:“在这个意义上,《茫海一峰》所写,就不仅是弘扬盲人中的先进,而且也是从茫茫人海中推举出的一座品德高峰。”

更可贵的,———这位着名文学评论家很豪爽地说———:这部小说赞颂明亮的心之同时,还讴歌了为明亮的心也就是为所有不幸之人照明的人。

母亲是龙永存思想启蒙第一人,她以凤凰涅盘故事给已跌进黑暗深渊的儿子,上了宝贵的人生第一课。

在龙永存求职就业的历程中,他家乡的赵书记、洪镇长、王院长等,都给了他至关紧要的帮助和扶持。知识型的荣院长慧眼识珠,介绍他入党,选他为模范,使他觉察面前突然又再现了光的生机。那是早在十多年前,从耳机里听到英雄的故事,故事融化进他热血中,成了他人生的夙愿。而今,终于可以呐喊出声了:“我是党的人”。

作品里最鲜活的笔墨,是中间部分写龙永存的爱情、婚姻与家庭。在这大章大节部分,隐私成分的描述是那样的高尚净洁又揪人心弦。在李昌祥的笔下,盲人之间、正常人与残疾人之间的爱恋,纯真而优美,楚楚地动人。龙永存与路四萍心心相印;明眼的姑娘刘家凤却对盲医师一往情深……

或因机缘错过,或因世俗干扰,他们未能结为秦晋。又正因如此,龙永存的婚姻,实际上是包办的结果。健康漂亮农村姑娘姚淑云,事先不知家里给自己找的是个盲人。一见之下,落荒而逃,但她没能逃过“农转非”的命运。尽管有了孩子,争吵无可避免,就又需要局外的人来“照明”。

母亲似的妇女主任注意淑云没戴手表,这位大妈语重心长说“我知道”。如此微妙细节,小说中俯拾即是。

请允许我从长篇小说《茫海一峰》里择录两段描写盲人青年医生这段婚姻过程吧。在民众中,也许不大在意劳动模范的荣誉。曾经成为省劳模的盲人青年医生,因为双目失明,很难找到一个对象,成立一个家庭。一个畸态的婚姻不能不有奇特的版本。作品是这样描写农村姑娘对纯真爱情的祈盼,还有的就是:一见到对方双眼残疾,这心理变化的层次,不能不波翻浪迭!请看作品中的艺术表现———第五章之6节————

这是一个浪漫的日子。双晴大好天带来的风和日丽,给姚淑云的心情平添了一对奋飞的翅膀。为了赶车,她是在母亲的亲昵拍打中被推醒的。睁眼察觉窗口熹明,心里不由呵呵着赶快穿衣下地。得亏老姑昨儿给自己洗了头发,梳好了辫辫。掸去了往昔的尘埃,便可以上路了。母亲却坚持着烧煮,坚持着不让女儿帮忙,揽着开了鸡笼,放了鹅鸭,喂了那头猪,才在老姑的喊声中坐下来吃早饭。老姑不许嫂子留下来,也要同家门哥哥一道去相亲。淑云不好意思换上平时舍不得穿的衣服,又是老姑在一旁催逼,也只好忸忸怩怩,把平时觉得最好的衣服,换在了身上。这是一种涤纶产品,质地柔韧,色泽鲜艳,每穿上身,淑云都有一种青春亮丽的腾飞感觉。太亮丽了便让她不好意思起来,内心里却又腾腾着爱美的切意,所以她还是在犹豫中执意买了这块布料。当时乡村里头购置新衣,都是为了迎接过年。那时候生产队分了红了,各家各户把苦了一年的钱拿到手中,该添什么衣服,便买回一块块料子布,扎一总请裁缝量体缝衣。腊月里的裁缝吃香喝辣了,要这家请,那家邀呢。裁缝手艺越好越是要事前预订。裁缝按预订的先后顺序安排时日,往往一家要做一天。去年张裁缝捱到腊月二十二才轮到淑云家来。这件衣服做成了,已经到了掌灯的夜晚。淑云当时手捧着这件上衣,心突突地跳。从小到大还没有穿过这么让自己喜爱的美丽衣服,很想当着人面穿上一穿,却不知怎的,特别地不好意思起来。面前站一溜弟弟妹妹,都把眼睛睁得牛大牛大。爹妈在旁是不盯着眼的,裁缝也只是笑眯着眼,不怎么注意,可是淑云就是扯不开这个脸面。她小心地亮出新衣,刚想朝自己身上比比大小尺寸,突然将衣服一抱,也不管碰皱了不,只顾将新衣裹住,抱回了自己的小房间。这也不是她一个人的房间,她慌慌地将门一关,还匆匆插上了木栓,她要拒所有人于门外,这才又展示开她的新衣。这一次将新衣朝自己正在悄悄发育的身体上比划时,便仔细多了,认真多了,从容多了,从容得干脆将旧衣服脱了下来,很利索地将新衣穿在了身上。

赶紧开开灯。呀,灯影里鲜艳的人儿是谁呀?淑云简直不敢相信对面镜子里的形象。自己甚时候变得这么窈窕,这么巧妙,这么像下凡的仙女啦?她似曾相识,那是面对一份电影画报。画报上的女子,文静得让人艳羡,艳丽得让人垂涎,怎么在这面镜子里也出现了来?她青睐那些电影明星,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模样也如电影明星那样雅致,那样精美。

妈妈终于在老姑的撺掇下,决定也跟去一趟,便急忙忙换了件海昌蓝的大半新干净衣服,又急忙忙端碗吃饭,也许妈妈最怕耽搁了赶车的时间,见淑云还愣在窗口镜子前,急忙催促:“吃快一点,淑云。”

淑云在镜子里又见到了像下凡的仙女了,迟疑在所难免。听到妈的呼唤,赶忙收起羞赧的容颜,悄不声儿从桌上端走一碗早粥,悄不声儿几口吞咽了下肚。爹妈陪老姑涮了毛巾,擦了嘴,要启程时,还以为淑云躲在小房间里呢。妈折过去催,淑云早站到了屋门口,正等着上人一同启程呢。

欢快,在这四个人的心中洋溢着。

树上的小鸟成双结对,叽叽喳喳地迎着淑云歌唱。一路的小草摇曳着晶莹的露珠,湿润了淑云的心田。淑云坐到公交车上,心儿又突突跳起舞来。

渐渐开放了的电影镜头,总有跳舞的片断。农村的女孩没经历过,能听到过看到过,已是一种幸运了。从今往后,自己就要在那歌舞升平的县城里生活,而且是挟裹着美好的……爱情,淑云这颗心怎么能平静得了呢?

跳吧,跳吧,这是向往美好的一股真情。

跳吧,跳吧,应该敞开满腔汹涌的激情。

 

是一股真情在跟着老姑下车,是一股激情在跟着老姑朝县城文德大街上走。

一出站口,淑云便嗅到了乡村没有的繁华气息。这大街都巳经几丈几丈的宽阔了,已经够阔大的了,却还是人挨人的熙熙攘攘。乡村里头,也只有赶集的日子,一条土路才不够两三个人走。淑云发现,走在这光泽的柏油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不是留恋了这家店铺,就是留恋了那家店铺。每爿店铺,都是琳琅满目,玻璃的橱柜,亮亮刷刷得明明净净,哪像乡村几里方圆才有一个小店,灰头灰脑的,和整天忙上工的社员一样,小店也成了脏兮兮的泥腿子。

从今往后,自己就要在亮亮堂堂的商品夹道里生活了,淑云一想又心跳起来。

老姑领爹妈朝一条巷街拐进去。淑云还认识几个人民字,墙上钉的牌子称三条巷。那个意中男子就住这儿呢,淑云的两颊刷的又涨红了。

淑云竭力平静着自己的心跳,可是越想平静,心跳得越欢。淑云给这个嘣嘣嘣的心跳忙得不亦乐乎,倒顾不得注意这个三条巷里的小巷,顾不得注意是怎样三拐两拐到了这么一个家里。只听到屋子里一片欢乐的寒暄声,老姑已领着爹妈见过了对方的爹妈。对方的妈妈,将是自己的婆婆了,淑云还不好意思去喊妈,这位妈妈一点不计较,还笑眯眯地迎着她点头招呼呢。淑云全身儿给不好意思裹着,只能朝一旁儿让。屋子似乎转不开身,又似乎躲不掉。淑云不计较这些了,天生是人家的人,从今往后,这儿就成了自己的家,还有什么犹豫的呢?心里这么镇定着自己,心里却又老是嘣嘣嘣的跳得慌,坐不是,站不是。将要当自己婆婆的这个和蔼老太,欣喜地要带淑云去卫生院见见未来的郎君,老姑也推她去,淑云终于喘口气了。

也只是换了口气,心还那么狂狂地跳。淑云不知道这是激动,只知道自己已完全地被害羞情绪捆住了。朝前走到珠江卫生院,进进出出的人都奇怪地看她。大概在想:这么一个红扑扑漂亮脸儿的女子,也来看什么病?淑云倒以为人们都知道了她恋爱的内情,越发涨红了青春的颜面。她的步子也随着心跳的加速度,变得没有了斤两。也不知自己是怎么跟着未来的婆婆上的二楼。

婆婆停在了也像各科室一样的一爿门前,回头朝她笑了笑,意思是就在这儿,就在这间科室,快跟我进去见见你的对象吧。

淑云的心跳又一次的加剧了起来。她不敢贸然走进去,更谈不上去和陌生男子谈什么了。但她没有后退,就那么迟迟疑疑地,站定在了推拿治疗的门口,这双秀气的眼睛儿想不朝里去张望,还是看到了治疗室里的年轻医生。一副修长的白大褂,医生都是这样,尤其是城里的医生,规范化的医院,都以白衣战士区别于大众。应该是令人神气的,淑云突然眼尖尖地发现,这位年轻男子的行动似乎有点不便。淑云以为对方腿脚有些不便,特别朝地面勾了勾眼,却也有一双平整擦亮的皮鞋呢。刚打消了心里的一丝疑虑,一片阴云蓦地罩上心头!她看到了对方的脸,对方的眼。这是在婆婆朝青年医生耳语的时候。正在为患者推拿的青年医生,回过了头来,扬起了脸的时候,淑云在这一霎间,突突的心跳吓地刹了住,涨红了的颊颜,抖然像挨了冷水泼浇!

她不相信。她睁大了眼睛。

眼睛是藏不了丝的,她的眼睛更藏不了“私的”。她希望面前的青年医生,虽不倜傥魁梧,却也不会猥琐丑陋,为什么偏偏在这么一位体面人儿的身上,嵌上一双似睁却闭的眼睛呢?天呀,您把一条龙都画好了,为什么偏偏忘了点睛之笔!要知道,这一双眼睛是人生最可宝贵的,须臾也不能涂去的呀!

淑云的脑袋蓦蓦地发起胀来,顾不得上前去寒暄,去交往,去认亲,去相识,也不知哪来的一股犟劲,倏地将腰一扭,踏踏踏的跑下了楼,跑出了卫生院,跑出了整整一条三条巷,她还要跑,是汽车的刹车怪叫,让她惊骇地止了步。

她还要朝哪儿跑呢?

她知道这不是跑。她知道这是在逃!

逃?淑云陡然出了一身冷汗。这不是自己日盼夜想的城市吗?这不是自己全身心地期盼的所在吗?她深深吸了一口城市里的繁华的空气,似乎定了定心。那颗从家里一直蹦蹦跳到县城,应该说是从得知老姑要替自己做大媒的那一时刻起,这心儿便开始不听使唤地蹦蹦跳个不停了。现在,奇怪得没有了一点动静。淑云倒关注不了心跳的怎么怎么了,她的心似乎沉到了一个无底的去处,包围她的,竟然是一种屈辱,一种难受,一种想要又要不到的自尊。

她发觉自己巳经从神圣高大,仰以殊观的二层楼卫生院的那个窗口,抛回到了乡村的井底。

曾经的热衷不在,曾经的留恋失落,这阔绰的县城街店,这窗明柜净、物华天宝的境地,都将从她的心思里退去,很让她在忽然失落中感伤倍至。

这倒把龙永存急坏了。怎么活跳跳一个人,说不见便突地销踪灭迹了?龙妈妈以为女孩不好意思,回家去了。待到转回家时,才知道女孩并不曾回来,便把情形如实说给姚家人听。所好姚家两个上人听了,并不介意,还是执意那个条件,只要求淑云的户口能迁入县城,婚事照办不误。有女方父亲这一番话,龙家的心这才像石头落了地。可是女孩也应该来家坐一坐,吃口茶,吃顿饭呀。到了张罗着把一餐不算丰盛也算丰盛的午饭菜肴规规范范端上桌面,两家人其乐融融地开始拿筷子捧酒盅的时候,女孩还没有等来。龙家人要去找,倒是姚淑云的父亲大方又体贴,他相拦着道:“不必乱找了,我们也不客气。只想请两位亲家,能到我们乡下一趟呢。”

龙永存提前下班回家来,听丈人这么快人快语的说,心里高兴的跳跳的。只是还不见女孩回来,还是想找一找,他却不知道,正是自己,吓走了女孩。

——(紧接的7节)——

淑云只觉得像掉进了冰窑里,全身透冷得瑟缩。她怎么也想不到,那么欢天喜地带着扑扑心跳赶来看望未来的夫婿,会是这么一付残疾面孔。冷不丁的事实,竟这般地不留余地,照头盖顶,夺去她心中的美好。逃出了三条巷,逃出了这整洁宽敞的丁字街,她似乎更喘不过气来。

再去寻那座很规模的卫生院已不可能了。是不是要等等那位领着她来的,曾被视为婆母的上人?姚淑云蓦乱得慌,既然都没考虑。便不觉得自己走的唐突。倒是爹妈还留在人家那儿,让她有一阵子迟愣。她还是以自己的主见,觉得顾不了那么多了,只有从速赶回去,也只想赶回去了。推拿室门口的那一眼,已经深深地嵌进了她的脑海,就像照相机那一声咔嚓的快门响动,尽管是一刹那的,是百分之一秒的,六十分之一秒的,已经捕捉到了物象,将对象胶质在了感光药膜上。姚淑云现在只要一走神,眼前便会出现推拿医生那副茫然的形态。不管她闭了眼也好,还是大睁了眼也好,那一番印象,那一刹间的表情,已经让她刻骨铭心了。

这不是独有的情钟所特有的情笃现象。这是一种意外打击的痛!忽如其来的刺激!也许太过情笃,实指望如劳燕双飞,哪知道化蝶为蛹。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是这般的情形,很让她怎么也接受不了这般的实际。这一种伤心,同样也是刻骨铭心得厉害。

她毅然选择了回家的班车。………

 

———阅读小说到这里,都会耽心这桩婚恋泡汤的。可怜这么秀秀气气的男孩子,独独缺少了这么至关重要的一点(眼睛),也着实让小女子作难了。小说的情节按照当时的时代人心发展着,写了女孩父亲的心理活动,终于给这个奇特婚姻加上了砝码:………“‘只要我家小女好脚好手好鼻子好耳朵的就行啦,上人不能生你享到城里的福,给你挣到这个城里的福,也算是上人的一份心了。只要你过上城里人的好日子,不冻着饿着,不再风吹日头晒,这福分也就不错的很了,还计较人家什么残不残疾呢。人家若不残疾,又能看上我们土腿子丫头吗?’姚淑云的父亲如此一想,不由心一横,嫁,嫁,当初怎么讲,如今还得怎么做!庄稼人穷是穷点,人却是硬气。骨头是硬的。已经说过的话,不能前言不搭后语。何况我还是替女儿挑了好人家,做一次鲤鱼跳龙门!也许女儿不认这个情,日后会知道上人的心的。就像漂亮不漂亮,那都是花架子,人活七十八,还不知瘸和瞎,能把女儿跳出农门,作爹的也不冤枉了她。姚淑云的爹理直气壮了起来,觉得女儿不打招呼开溜,这是在耍孩子气。越这样不懂人情世故,越不能由着她私来。有老子在把握着,小丫头片子不听也得听!农村里的“家长作风”,跟着一杯酒下肚,似乎已经代表了大女儿姚淑云,在酒桌上拍了板。“

平民心理不用遮掩,就是那么狙犷而实在,相随形象跃然纸上,将那时候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局限也展现在了面前。

小说的叙事因与时代发展紧密着环环相扣,成就了一部时代的历史画卷。这一部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展现的时代背景,让小说成了一面镜子。

作品的深刻,还不仅仅在于写好了一个眼睛残疾的平民百姓能够娶妻生子过上了小两口的日子。尽管这在旧社会也是想也别想的。艺术家阿炳的凄惨生活早就向世人作了注释。而这部着作中的盲人却因为生长在了新社会,命运有了天渊之别。这位盲医生尽享了人生的幸福。

这一个发人深省的主题,别开生面。主人公新的命运,也只有在新中国才赋予了盲人这样崭新的命运!当时整个国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足,即便在那样的情况下,身在基层的老干部还是全力给予了关爱。表现了中国人民心中的真切的人际关系,这不是口头说说的人权,这是新中国对民众命运的本质关心,这是新中国赋予人物的美好命运,这是新中国尊重人权的本质表现。

作品写到这里,思想意义已经很流畅的通过艺术描写的细腻,让文学形象毕现在了文学画廊。作品却没画廊。作品却没没有浅尝辄止。在巳经开拓的深远意境中,继续开掘更为深远的时代意义!为了让“这一个”只能从新中国新时期走出来的文学形象,还有更令人刮目的别样情怀,作品紧接着写了主人公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坚持读大学,努力考职称,进一步争取与常人在学术和奉献上的前行。

作品在第六章里全程描写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考核过程,细节独到,将一个盲医对祖国医学的把握,烘托得淋漓尽致,其文字表现,也酣畅淋漓!

 

———第九节之1节———

………龙永存的申报材料由省残联选拔,把关选派,很快得到了中残联的批复。下达的通知,要求龙永存在2002年6月到北京进行论文答辩。

北京,是全国人民向往的首都,也是龙永存几十年憧憬的地方。他的思想性格的形成,完全是首都无线电波起了奠基石的作用。这一天,似乎来的太迟了,迟得都不敢生出这样的想法。这一天,又似乎来得太快了,快得很让他措手不及。为了迎接这个意义非凡的北京之行,他和姚淑云左一遍,右一遍地打点行装,生怕漏掉了什么。已经备上了牙刷,又买了一盒备用。已经准备了洗换衣衫,又特地选了一件衬衫。临到赶火车的那天,分明已经知道发车的具体时间是下午七点1461次特快,龙永存还是早早地起了身,换了一身的新衣,平顶的头发昨儿又理了一次。本来胡须就不重的椭圆脸,相跟着又刮了一次。进京赶考的崇高信念,让他神清气爽,他当然也要以这般清清爽爽地姿态让面貌打扮得清清爽爽,迎接神圣的行程,迎接这一次具有非凡意义的挑战,迎接人生中这一特殊地攀登。

姚淑云深深理解丈夫龙永存的激动。夫妻相伴二十载,养育的儿子也快完成大学学业了。同居识性,识性同居,对龙永存内在心情的把握,让她更细心细意地注意着行程的每一项细节。护送龙永存到京城不算,还要让龙永存保持百倍的精力,胜任这一次意义特殊的高考。

伟大的首都终于在平静的期待中,以博大的胸怀,将龙永存夫妇揽入怀抱。

龙永存偕同姚淑云下了火车,经过月台,地下甬道,走出了北京火车站。连阳光里的空气都飘逸着清新,龙永存深深地呼吸了两口大气,站定了。

他当然是想看看北京站的亮丽,看看广场四周的开阔。尽管视觉不到,他的第六感觉还是能传递情绪的触觉,分享到首都的威风和尊严的。

他来首都进京赶考,不正需要这一份人生的豪气吗!

让首都的气息给龙永存一份激励吧。…………

 

———再翻到下几页看看会考的细节吧———

高级评委们给龙永存的释古文,打了高分:96分。

接下来是论文答辩。三位主考官,每位专家各提出三个问题,让考生面对面解答。

协和医院专家提的是中医方面的三个考题。他当面问考生龙永存:为什么说,按摩或推拿医疗专业技术,是中医学说派生出来的一门学问?

龙永存的耳朵向来对声音地捕捉特别敏感,主考官生怕他听不明白,又慢声陈述了一遍。其实,问第一遍时,龙永存已听清楚了。所以,主考官问话一停,他便朗朗地高声应答起来:

“报告主考,中医的经络学说早已为推拿和按摩,提供了发展空间。且不说中医诊断学的望闻问切,单就切脉的浮取法,中取法,沉取法,二十七脉中浮、洪、孔、革、濡、散、弦,沉、弱、迟、劳、滞、缓、结、数、促、动、急、虚、细、强、微、带、短、实、滑、长、紧,这其中变数的微妙,辩证实施,都给推拿按摩手法,无限地启示,更何况循经取穴,所有这些,都是中医学说提供的理论基础。例如,中医基础论述的奇经八脉,对于推拿按摩的指导,意义也非同小可。我就曾依据中医学提供的经络原理,用推拿调动了精、气、神的调节作用,治愈了胸后关节病变。我选取五十六例病案纪录,作成论文发表。在对奇经八脉了如指掌的基础上,巧妙取穴循经。奇经八脉,一为督脉,二为任脉,三为冲脉,四为带脉,五阴跷脉,六阳跷脉,七阴维脉,八阳维脉。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起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任脉起于会阴,循腹而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冲脉起于会阴,夹脐而行,直冲于上,为诸脉之冲要。带脉横围于腰,束带一般,总约诸脉。阳维脉由外踝上行于卫分;阴维脉由内踝上行于营分。阳跷脉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左右;阴跷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右左。尽管走向分明,又若即若离,便又有如十二经筋之说和十二皮部之说,给我们提供了循经取穴的可能。人之经络不通,气郁则痛,推拿按摩,求其畅达,与中医针灸,实属一辙。看来是推拿其表,如同针刺穴位。中医,早有阴阳、虚实、表里之说,剖析了感传现象,我们抓住循经感传的特点,恰到好处地给予推拿刺激,便有舒筋活血,感传镇痛的奇效。中医学说当然是推拿按摩的理论基础。中医学的越好,越能发挥推拿按摩的独到技巧。。中医是母,推拿按摩是其子啊。”

协和医院的专家想不到龙永存袅袅道来,头头是道,便提了第二条考题:中医讲究辩证施治,按摩专业技术又是如何应用中医这一原理的?

同样,这位细心的主考官还是又重复地问了一次。

龙永存舔舔厚厚的嘴唇,润湿润湿老喉咙嗓音,声音由低到高,满有把握道:

“比如我下力的手指腕力。我们的指腕最讲究力道,却不是单纯的一概用死劲,要用活指力,用活腕力,用活臂力,少不得要学学中医强调的辩证施治。同行们总结出十六字诀八种手法,我从轻重缓急四个方面延伸为24种手法。我数给您听啊:浮取法八字:轻、浅、抚、浮、摩、揉、敛、回。中取法八字:按、弹、拍、拨、敲、颤、拿、触。沉取法八字:点、定、搓、推、摇、捺、击、啄。我将推法、揉法、按法、摇法、拿法、点法、颤法、摩法这八种手法通过辩证施治,演化成24种法术,就是从中医学里悟出来的。”

这位协和医院的老中医专家听了,连连的暗自称好。他知道,就是连连地点头称道,对方也看不到的,倒是自己的情绪被拨动了,真不想再提第三个习题去难倒考生。但又不得不继续提问:“请你用中医学说,分析一个你治愈的病例。”

龙永存禀报道:“我的论文题目是,推拿治疗胸后关节56例。后关节病例多属劳损型,带有陈旧性和突发扭伤性。中医有五脏生克的理论,还有五行相配。肺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心火又克肺金。肾水克心火。脾土克肾水。肝木克脾土。环环相生相克,都有规律可寻。五脏六腑,脏属阴,腑属阳;阴主里,阳主表。这样配对,心合小肠,肺合大肠,脾合胃,肝合胆,都有隶属的经脉。又有相合的联络。例如手少阴心经,‘络’小肠腑,‘属’心脏。认识到脏与腑之间有经脉互相联络,我们推拿,就可以利用经络调和气血阴阳。就可以按经络取穴,进行推拿按摩,沟通各脏腑间的气血阴阳,促成相互转化。胸后关节病的推拿要点,除了掌握气血津液的变化,弄清虚实表里的差异,再根据经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的原则,找准通内达外的推拿部位,妙用摩法,即能奏效。我治疗的56例后关节病痛患者,有一位气虚血亏,不胜劳作,我一边补气滋阴,让营卫之气化血透表,消解气郁,一个疗程便有效果。”

真是对答如流,紧扣答题,协和医院的老中医专家由不得给予通过。接下来的是中日友好医院的专家向龙永存提问西医方面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脑神经有多少对?

龙永存答:“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车、五三叉神经,六外展神经。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走神经十一副神经十二舌下神经。”

专家又问:皮肤痛觉、温热知觉、触压感觉的传导,你能举一例进行概述吗?

龙永存答:“人的感觉,依赖于肌肉、肌腱及关节内的感受器。传导路径要通过薄束和楔束。薄束在脊髓后索的内侧部。楔索在外侧部。薄束接受下半身的感觉纤维,楔束接受上半身的感觉神经纤维。我治疗后关节,第6胸节以上才有楔束,我认准了后关节病痛具体部位后,在第六胸节上,我就辅以手三阳的推拿。在第六胸节以下的病灶,我就辅以足三阳的推拿。让本体感觉的冲动,经过脊神经周围支,达脊神经元,入脊髓后索,由薄束或者由楔束达到延髓,第二级神经元的薄束核或者楔束核,交叉传导到丘脑后腹核,第三级神经元,由中央后回这个感觉分析器,完成触觉的传导过程。”

专家没有让龙永存歇口气,连问了第三道题:

“请回答腰椎间盘的结构。说说椎间盘突出症的病象。”

龙永存毫不犹豫地答道:“椎间盘由玻璃样软骨盘,纤维环和髓核三种结构组成。软骨盘上下各一对,与椎体紧连着,以防髓核突入椎体内。纤维环为坚韧的纤维软骨组织,围绕着上下软骨盘,与上下椎体紧密地连着,不让髓核向周围突出。因为纤维环前宽后薄,在椎管底中部有后纵韧带加强,如发生破裂,破口常在后纵韧带两侧。那儿有神经根进入椎间孔的部位。遇到外伤,尤其是积累性劳损,常引起纤维破裂,造成椎间盘突出,尤其是经常需要扭动的腰部位。压力和扭转,使这儿的韧带和肌肉的紧张性增加,促成发病。临床病象下背痛。下肢放射性神经痛。主观感麻木。腰脊柱发生运动障碍。肌腱反射异常,有明显压痛点,拇趾背伸力受限,直腿抬高时放射性疼痛加剧。……”

这位中日友好医院的西医专家连续发问都得到满意回答后,情不自禁朝龙永存说了声:“好”。

第三位专家提的三个问题是有关中西医结合方面的。他一次性将三道题摆出来,让龙永存从容以对。这三个问题是:祖国医学先驱对现代医学有哪些贡献?请例举光辉范例。中西医结合的理疗,你知道有哪些?举一例便可。

龙永存侃侃而谈起来:“历史上着名的神医华佗生于141年,卒于203年。神医华佗能用中医药方剂、中医针灸,进行治病。尤其在外科手术上,留下千古佳话。对于中药,针灸,不能达到疗效的,神医发明了麻沸汤,直接施行外科手术,为病人剖腹急救,为病人刮骨疗伤。现在的西医开刀是不稀奇了,可那是上千年前的事呀。到了唐代,孙思邈是581年至682年,几乎活了一百岁。药王孙思邈应用现代医学采用的方法相类似的推拿手法,进行整复下颌关节脱位。从春秋战国时候的医祖扁鹊,就发明了的针灸,现在创造性应用针刺麻醉,让病人在清醒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都可以说是中西医结合的光辉范例。我用推拿技术,治愈后关节紊乱症56例,也是一个中西结合,只是不能说范例罢了。”

龙永存流畅着一片真诚说到这儿,引起了在场人的会心的微笑。龙永存倒一本正经起来:

“笑什么,我是嘛。”

在场人抑不住笑出了大声。主考官怕龙永存被笑声弄尴尬了,连忙解释道:

“大家笑的是你的真诚。”

龙永存明白过来后,才坦然地将最后一道答题应对出来:“我知道的中西医结合的理疗方法,是拔火罐。又叫竹管疗法,应用的是西医热敷疗法原理。用热的镇痛作用,增强免疫作用,激活局部和全身血管的反应。西医的几种热疗方法,有红外线治疗仪,电热器治疗。中医的推拿,能产生热感应,也可以说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好例子。我说的若有差错,请主考专家即席批评,及时指正。我的答辩完了。”

在场的人竟然给他拍了手,鼓了掌。

对自己取得的成绩,龙永存心里是有数的。中残联的同志为了稳定应考盲医的情绪,避免出现大的波动,要求所有来京赶考的盲医,首先做好没有达标的思想准备,继续昂扬拼搏的精神,戒骄戒躁,只当这一次是业务拉练。不必寄予太高的期望。龙永存本是一个兢兢业业的人,当然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觉得这是一个学术范畴的研讨,要想建树,还得百炼成钢,算算还差九十九呢。不过,有了第一次的开头,找准了路子了,往后的九十九,因为有路可循,给自己的信心将是十足的。在求知的征途上,他不肯当半吊子。永不满足和永不言败,让他的思想性格任断不弯。

没有了刻意地巴望,时间仿佛也像没有绳索捆绑,无束缚一样,过得宁谧有序。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喜讯悄然而至。…………

 

作品没有将主人公对祖国医学的掌握公式化。为了学好古医文,小说对学习过程,同样作了细腻描述。这位盲人同样用了十二份的努力,这才有如数家珍的得心应手。不妨回过头来倒翻回二十几页,再引证书中的细节描写———

 

………龙永存偕妻子和儿子赶上了头班车。

中医药大学就在南京城的汉中门。江浦到汉中门的班车,天合之作一样,一站就把龙医师送到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校门前。

报了到,交了费,坐进了宽敞的大教室,龙永存有一种回娘家的感觉,像是回到了进盲校的从前,又像是腾云驾雾做客到了天上。大学,这是何等地令人神往的地方。自己竟然如愿以偿,坐到了这高等学府的一把交椅上。如愿以偿?我几时敢冒昧地去想去盼啊。而今是实实在在,坐到了这一层面上了。这儿称老师不叫老师了,称为讲师,称为教授。教授告诉学员们,中医药大学这一次破例开办推拿按摩大专班,是省教育厅、省残联与中医药大学三家合办的,志在提高残疾推拿医师原有的医疗技术。这对于总结以往多年来的医疗实践经验,用深厚的中医学识指导今后的医疗实践,意义都是非凡的。大学理论,要求这些从社会上选拔来的盲医尖子,认真学好医古文。医古文不同于龙永存过去学的盲文知识,这给了他一定的难度。他在这个大专班里,年龄也最大,要用三年的时间学完十六门功课,没有盲文比照,不用盲文翻译,更没有什么盲文的课本。要记录下教授所传授的教材,课堂上记笔记是速记不了的。龙永存趁妻子姚淑云还未离开,赶紧将自己心事说了,央求妻子去购买一台录音机。

有了这台录音机,教授在课堂上讲授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医古文,便有了温习的地方。龙永存为了增长学识,在这方面是特别舍得花钱。尽管他舍不得零花一块钱,吸一根香烟,喝一口烧酒。

第一学期的三门功课,教授用十五天的时间连续讲授完毕,以后便是每星期天上课了。龙永存采取的是走读方式,连续十五天的教学,每天都坚持在早晨六点以前做好赶第一班车的准备。赶头班车进城,他有这个经验,所以,除了头两趟,让姚淑云带着,第三趟就让淑云留在家里了。因为家里还要照应照应,外出困难,应该由自己担着。

为了下车后能在熙熙攘攘的汉中门大街迅速到达中医药大学,他怕摸错了方位,少走弯路,央求了一名初次结识的一位在校大学生,请他每天在清晨时间接他进校。有一次,天下着蒙蒙小雨,早晨的能见度极差。虽然路灯还在闪烁,更给人一种天还未亮的夜晚感觉。也许这就是那位在校大学生未能如约到来的原因。龙永存从这第一班车次下来,站台上站了约摸半分钟,急返校园的心情让他等不下去了,正好听到有扫帚扫马路的声音,龙永存捕捉声音的能力是很入微的。他请教了环卫工人:

“请问环卫师傅,到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方向是哪儿呢?”

这位妇女见是一位盲人在问路,很热情地说道:“我干脆送你过去吧。”龙永存感激不尽。到底是热心肠,还怕指点不清,亲自搀扶他一路走。

“到了校门口了。”这位妇女告诉他,并问他到哪儿?

龙永存从口袋里蟋蟋蟀蟀掏出二十元纸币道:

“请送我到推拿大专班。”龙永存说着,将这张钱送给对方。这位热心的环卫工人哪里肯收?将龙永存的钱一挡,说了声“谢也用不着的,”便领着,径直往前去。她感叹道:“钱你收着。我再缺钱,也不缺你的钱。你一个身带残疾的人,每天坚持从江北坐车赶来读书,起这么早,我们健全的人,恐怕都做不到呢。”

听着环卫工人一个普通百姓的一句最普通的随口话,龙永存内心的激情却被拨动了。他不认为这是随口说出来的,也不认为这是普通百姓的寻常说白,他感受到了话语里的金子般闪亮的成份。这是在对自己进取精神的肯定啊,这是对做人品质的羡慕啊。龙永存由此得到了鼓舞,越发坚定了要学下去的决心。尽管天雨簌簌地湿润了他的衣服,内心的热泪,又一次浸润了他的双睫。

这一年,他来回南京近八十余趟,圆满地完成了第一学年的大学学业。由录音机录音下来的磁带整整用了六百二十盒。每天的时间,便是反复的听。尤其是医古文。教材内容全在盒带上。要熟练掌握医古文的内容,就要一遍遍地听。三遍记不住,来五遍。五遍还记不住,再反复个十遍。务必理解个透彻。他对顿悟和顿彻,切身体会得太深了。医古文有一段话,“人寤属阳,寐属阴,阳主外而亲上,阴主内而亲下。寤则血随阳动,外运而亲上,卧则血随阴静,内藏而亲下。”又例如:“血为心火之化。中气上升于肺而为气,从肺回下则化为血。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内行于脉络,外充于皮毛,渗透肌肉,滋养筋骨,故气血运达,百体和平,运动无障。”等等这些医古文的原述,不明就里,以为在隔靴搔痒,反复地听过之后,一字一字的记牢了之后,便如拨云见天,豁然开朗,原来艰涩的医古文里,饱含着极其深奥的学问。医古文以极其简扼的文字功底,剖析了人体生命活跃的规律,由生理到病理,虚实寒热,阴阳表里,打开了秘奥人体的繁简学问。生理机制到病理机制,再回归康复机制,无所不涉及,无所不包罗!心头的蓝天白云,不油然地呈现出来了。龙永存像得到了什么玉液琼浆的点泼,浑身舒坦起来。

这种学习的乐趣,一经龙永存的品尝,便有了成瘾的癖好。坏习惯可以成瘾,好习惯也可以成瘾。对好习惯的成瘾,那是一种特别高尚的享受。别以为成瘾都是坏的,别以为烟瘾赌瘾嫖瘾好吃习惯才是什么享受。其实真正相反!读书瘾、工作瘾、学习瘾,一瘾起来,也是一种人生享受!而且带给人的,将是学识,将是业绩,将是贡献,将是人类崇高的精神财富!这可是最最值得人们品味的高尚乐趣!………。

 

———还可以择录一段阅之———

………揣在龙永存身上的那块特制手表,就是国务院特派员从北京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手上受赠过来的。这个慰问品,龙永存一直舍不得用。这一次上大学,派上用场了,龙永存带在身边,可以计算时间,掌握时间,赶车也方便。现在特别拿出来揣在身边,也是一种激励。一堂课结束,他由不得听一听,摸一摸,热血又涌涌起来,直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单单的在听课,而是代表了全社会的希望,受命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接受着残联主席邓朴方的委托,在大学里攻克医学难关。

《扁鹊心书》云:“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灵枢·本脏》;“所以决死生,外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经络就是让气血津液通内达外,由里及表,贯通上下,滋润组织,营养脏器,完成机体活力,祛病安康的。对气血津液的认识越自觉,对通经活络的理解越深刻,推拿治病越能得心应手。虽然一入医道,就接触了这方面的知识,正如小学生一进校门就捧读了语文书本,哪怕到小学毕业了,这语文书本还得继续作为主课学习。到了初级中学,三年中的每个星期,每天课目,也必有语文。即使到了高级中学读书,语文也是主课。到了大学,也有语文的必修课。十二年的中小学,语文一贯到底,高考时还得以一篇上乘作文,表达学习语文的得心应手的程度。中医学业,也必须前前后后不放松气血、津液、经络机理的反复研习,非如此则难于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矣。

龙永存每学一次,便又得到深一次的启迪,越发地深谙此理。要想在推拿医术上“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必得反复研习要领,才能不断有所突破,有所总结。所以,他对经络的不断的认识,愈加深化了对经络的理解和熟知。有无这个层次的递进,关乎着他的学识的渊博程度,也关乎着他如何用至高的理论,统筹三十年来的医疗实践。

“经者,直而大,直而长者经脉也。络者,支而横,支而小者经脉也,各入于胃,生成津液,化为气血。气血相依,循环不息。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血无气领,血不归经。载气而行,脉内之津液,化生血液,运载营卫之气,通调于脏腑,活络于经脉。”

经络与气血互为作用于机体,才有生生不息的健康长寿。气血有元气、真气、营气、卫气等等脏腑经络之气。卫气温煦肌表腠理,营气养血化瘀。脏腑之精,更甚于津液的濡润与滋养,有脏阴和脏阳的生理机能,都得益于经络运行的无障碍状态。对经络分布和走向的了如指掌,该是疗疾疏障的最基点秘要了。掌握这基点秘要,何愁不一通百通?

龙永存几乎在吃饭、坐行间,都默记起经脉络脉循行规律:正经一十二,奇经有八脉。正经有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由十二经脉在皮肤与筋肉走向,又包括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筋与皮,内与外,都有互为牵连,在推拿循经上的讲究,亦是不言而喻。十二经为常脉,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即督脉经、任脉经、冲脉经、带脉经、阴跷经、阳跷经、阴维经、阳维经。而经脉包括的正经奇经之外,络脉又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别络细分为十五支,附于十二经脉和督脉、任脉之侧,外加脾之大络。这十五别络是十四经脉的小分支也。每个分支处都有穴位定名。举例手三阴中的手太阴肺经,其别络从列缺穴位分支,得名列缺。

头颈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肚腹三里求,腰背委中留。这些口头禅似的穴位歌诀,早在学医之始,就已熟记在心了。就像蒙学馆里的启蒙孩子,唱山歌似的把《论语》经典背得滚瓜烂熟。却都是不知其所以然,只是背记而已。烂熟于心的这些教条,今日在中医药大学里,终于得到了通透的理解,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够更深刻地认识,更自觉,更灵动地应用于实践。这才称作学问的严谨。这才是真才实学!

真才实学激励着龙永存的追求。这种追求,带着一种渴望,几乎囊括了他从青少年到青年到中青年到壮年的成长跨度,形成了他特有的秉性。三年大学,让他的持之以恒,抖擞出了豪迈。十六门功课的攻克,虽然让他为购买录音带,学习用品,花去了一万六千元的积蓄,比同班同学多花了上万元,他并不感到花销太大。恰恰相反,他坦荡得义无反顾。总结到最后的一个字就是:

“值”。………

————

这样精彩的心理描写在长篇小说中比比皆是,俯拾便得,也因此成全了中学生阅读兴趣。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图书馆向高中学生推荐这本着作为课外必读,收到了全体学生的一致好评。问学生为什么会受感动?这些高中孩子一脸稚气地回答:“连残疾瞎子都能通过不断学习取得人生价值,我们不努力,哪我们连残疾人也不如了,哪不真是愧对自己了。……”素质教育就是通过这些不起眼的小渠道,建树起我们的公民素质,国民精神的。

将作品介绍到这儿,似乎也该说一说蕴藏这其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了。也就是常规的艺术性问题。对此,我却有一个独持的认定:能完全清楚、巧妙、流畅的表达出世人所期盼表达的主旋律思想,在文字上见功力,在行文上见新意,细节虽不惊心动魄,却很是扣人心弦。有娓娓道来的一气呵成之妙,一扫压郁沉沦的阴霾,着者行文流畅,读者一读为快,一口气读下来,在快哉的快意中浮想联翩,似饮了一杯清新甘饴的亲切,且在人格构成上有一番主动意识的建树,作品艺术性的高下,想而定之了。

我不认为故弄玄虚的“好看”就是艺术。对那些虚张声势的杜撰情节,所谓的艺术手法高超了,却把读者抛入了五里雾中,并没有得精神品质的深层感动,那种“好看”即便如何如何叫绝,也因为没有将艺术性用到地方而白废功夫。而所谓的“好看”,其质地却是有高下之分的。这完全取决于读者之心态。我们的“好看”是激励智慧的好看。而不是纯技艺性的迎合无聊声色的“好看”。这一部长篇小说《茫海一峰》以其喁语式的亲昵文字纯情打造崇尚的立意,让青少年读者“好看”。 这种带着人格魅力和进取感染力的好看,才是文学艺术的品质。《茫海一峰》也在写人物命运,既写了个人奋斗,更写了一个好环境,从而让人们坚信主人公的人物命运也只有在新中国而好转,在新时期而成立!《茫海一峰》的艺术性与政治性的高度统一,跃然纸上,令人刮目。即便将《茫海一峰》拿到世界文学中比较,也会有其广泛影响的。

《茫海一峰》平实的结构,白描的文风,因其流畅地突出了主人公的命运价值,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茫海一峰》是一部难得的书。难得就难得在残疾人的舒腰振臂!难得就难得很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们阅读,更适合在5·12震灾中受到残疾打击的青少年朋友们阅读!

《茫海一峰》的故事感人,艺术表现亲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上绝无仅有,可以说是目前文学作品的上乘之作,绝妙之作。

目前太需要高尚品质和奉献精神来填补人们在信仰上的缺失了。

文学应该担当这一填补精神缺失的社会责任。而《茫海一峰》正是全社会需要的难得佳作!

现在有了茅盾文学奖的评奖机遇,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为了让小说作品回归到重塑信念上来,为了振作文学为党的事业再创辉煌的雄风,我自然要当仁不让推介这部长篇小说。

 

 

 

 

 

 

 

 

 

 

 

李昌祥,字畅翔。祖居南京城外长江对岸的古镇。小说处女作“把家”在江苏省文学期刊《雨花》复刊号上发表,成为第一个以文学形式为中国农家呼唤富裕的经典之作!为中国农村改革,农民文学的复苏,首开先河。

二零零零年结集出版的中篇集《开春》,第一次将新中国六十年历史艺术概括为开春时节,成为新意独创的开春文学,获得了南京市第四届文学艺术奖。为抨击信仰危机,出版了小说集《山青山蓝》。

长篇小说《惊雷作鼓》,颂扬了党的执政能力,成为响鼓文学笫一擂!主人翁唐起泉的清廉形象,经过巨细渲染,被品格正气的党组织视为楷模,也被有识之士当成了青少年学生的课外必读。主编的中华诗词集《咏莲诗词精萃》,以荷(和)的文化、莲(廉)的文化,丰富了廉政文化教材,第一次拓宽了荷文化的内含,丰蕴了国学诗词的厚重!所有在文学上的卓有成效的创新创意,获得了中华诗词学会优秀诗词艺术家称号;获得了中国国学研究会优秀国学家称号;

随着长篇《茫海一峰》的出版,李昌祥连续创作了十多部中短篇小说由各期刊发表。并推介上网。如大中篇《坝沿的五代十国》由小选选刊推上左岸文化网站受到上万文友热评。人民文学曾发表小说《鞭影》,北京文学曾发表小说《新娘子真风光》。由中国名家网、中国经典、世界文艺发表并推上网的还有代表作如大中篇《水西门》;中篇《穵一勺子》《天真》;短篇《天各一方》《震痛》《定点照》等等。

今年北京文学第五期发表的小说《藏人阿汉》,更是一部很值得欣赏的文学作品。其故事的鲜明性,启迪性,震撼性,形成我特有的文风,很自然地溶入进主旋律中的文学品质,让这部作品成了放歌新时期的经典。

最近完稿的新长篇《天不绝人》,深厚的内蕴,早己腾跃在了文学经典之上,打破了现阶段文化低俗的浮华,展示了中华文学强劲的传统魅力和骨架不倒的永恒气势。《天不绝人》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责任编辑: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