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与文学作品“分明”的界线
本文所属专题:刘学义艺术专栏
民间文学是不灵活的文体,但什么题材都可以收集整理。然而,收集整理题材广阔的民间文学时,如何构篇,才能不失掉口头文学的特征呢?如何选意,才能使文章结构完美呢?这,是需要经过反复思考、反复实践的!
一、感悟民间文学与文学作品的不同特征,带来的本质矛盾。
收集整理一篇好文章,不止是结构、语法问题,还有思想内容问题。而且思想内容问题,还占有主导作用。例:当笔者收集到的《雾凇的传说》发表后,吉林的学者评论说:“因为吉林雾凇,多数是在凇柳上出现的,所以银花姑娘的故事,不应该发生在松树上,应该在发生在柳树之上。应该把女儿对父亲的孝,改写成天上仙女与人间小伙子的爱情……”笔者认为:经过学者这样一修改,就变成了文学作品。笔者认为:不遵守讲述人、不遵守地域风俗,修改的内容再好,再扣人心弦,也有损道德规范,有损民俗尊言。
感情和选意,是文章中心内容的思想基础!收集整理一篇好文章,采风人必须得有深厚的感情、真切的感受!这,是整理一篇优秀作品的准绳!有的学者对感情和选意,可能有不同的见解:“民间文学的风土人情,都是从讲述人那里收集来的,整理人怎么还能有感情呢?”于是,便产生了疑虑!感情产生于实际生活和劳动之中,收集一篇思想好、内容新的资料,到故事的发生地看地形,分辨地利与故事情节之间有无矛盾。例如:笔者收集整《雾凇的传说》时,就去东团山考察十几次,才最后订稿。一篇令人满意的作品发表了,拿给妻子看。妻子却嘟哝说道:“你怎么喜欢上这个既浪费钱,又搭工的行荡呢?”接着又问道:“得多少钱稿费?”笔者告诉她:得5元稿费。气得妻子顺手把报纸从敞开的窗口扔到楼下去,说明妻子没有体会到整理人在劳动之中,所产生的情感……这个情感,是不能用金钱去衡量的……又如,《帽儿山的传说》,是关于吉林民俗——挂葫芦习俗的产生。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爸爸、妈妈讲过。但是,具体发生在那年、那月,具体人物是谁?都没有讲清。这个疑问一直延伸了几十年。后来,意外的看到了《中国东北通史》,又经过多次的到帽儿山实地考查,才弄清楚了故事的发生时间、历史人物和地点,才使传说更加完美起来!《传说》,经过这样漫长的收集整理过程,使具有吉味地方民俗特色的文化得到了保护。那么,单纯地用5元钱来衡量它的文化价值,是不是让人的心里难受啊?妻子因为笔者爱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不正当的行业”,所以便于笔者背道而驰……
民间文学与文学作品,是有严格区分的。民间文学与文学作品,不能混为一谈。民间文学:是直接反应人民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作品,是民俗遗产的传播者和保护者。文学作品:文体自由灵活,可以任意铺陈,细腻描写。收集整理民间文学,最重要的环节是:记录真实,整理要忠实于民意。民间文学的特征是:文体不自由。文学作品的特征是:文体自由。因为文学作品与民间文学之间的文体有自由、与不自由的严格区分,所以从文学作品与民间文学特性上分辨:在《吉林雾凇的传说》中发生在松树上的故事,硬要改写成发生在柳树上;硬要把女儿对父亲的孝,改写成天上仙女与人间小伙子的爱情。是不符合民俗遗产的传播者和保护者的愿望!……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必须保持它的本质特征。采风时,自然就有先天带有不自由的框子。使文章平淡,不美观。好象需要再加工。所以,当我们去投稿时,经常遇见手握判笔的“贼官”,把我们用汗水浇铸成民间文学判为死刑。然后,任意乱改,把民间文学再创造成自已的文学作品进行发表。
二、感悟民间文学的整理与吸引力的产生。
电影《少林寺》上映后,立刻吸引很多青少年去河南少林寺观光。作为民间文学的整理人,要有对读者产生一种感染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需要真诚。真诚的投入,才能整理出感情深、站稳脚的作品。例:《鸡陵的传说》结尾:东、西“鸡陵”,是清代吉林八景之一的“团山双峙”景观。山上有很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史书上的“鸡陵”很可能与这段风物传说有关。从结尾,不难看出东、西鸡陵不仅有感染人心的传说,而且还是着名的考古圣地。收集整理《认母》这篇生活故事时,感到难以落笔有三件事。
一是故事发生地难以落笔:妈妈讲的故事发生地是江北化工区,而工厂师付讲的是长春汽车城。但是,故事情节基本相同。采访一个人,说一个地点。这在收集民间文学中,是常见的事。那么,在故事中心意思不变的基础之上,将故事发生地点扩大成“在东北某城市……”
二是工程师成为反面人物:是不是与知识分子政策唱反调?
三是由于政治问题,难以落笔:讲述人,一开始就说:“在吃代食那年……”民间文学,是流传在劳动人民中间的口头文学。民间文学美,就是美在忠诚于民意。假若把“在吃代食那年……”改成“在困难时期……”;假若把“工程师”改成“小伙子”。那么,文章就缺少了忠诚讲述人的美……正确思想,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用辨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这两种方法分析事务,就清晰了整理思路。因为在知识分子之中,也有落后的人。20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接连着遇三年自然灾害。苏联乘机逼债,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地勒紧裤腰带,战胜了“老大哥”阴谋。写“在吃代食那年……”而是在讲述中国人民的骄傲史。这,是吸引力的关键所在!《认母》这篇民间故事,揭露在困难时期,个别人那丑恶灵魂。同时,也颂扬了广大人民群众所热爱、关注的社会公德!这,是符合民间文学意愿的。掌握民间文学意愿,这个辨证唯物论哲学,就会懂得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存在着右中左三种人。因此,写工程师为反面人物是正常的。
三、收集整理一篇好作品的标尺
整理民间文学,是传播民意,不是篡改民意!传播民意,民间文学就可以生存!否则,就是改成文学作品。这是朴实的民间文学与自由的文学作品本质性的区别。每人有每个人的个性,由于个性不同,每个人的审美观,就会产生出差异。文学与人一样,也各有个的审美观。民间文学是以写实为支柱,忠诚于讲述人。按民间意愿去整理,这是衡量是不是好民间文学的重要标尺。划清民间文学文体与文学作品文体的界线,是以写“实”,还是写“虚”为标准。写实是民间文学,写虚是文学作品。民间文学,文体平淡、字面朴实,才能使人民意愿得到真诚的传播。这是与文学作品,那审美界线相区分的标尺!
整理《认母》民间故事时,写两个开头,一篇开头是:在吃代食那年的一个北风呼啸之夜,大雪飘飘扬扬……东北某城市工业住宅区的大街上,一位下夜班回家的小伙子,走到一盏路灯下边,看见一位腿扎黑布带的小脚老大娘,靠在电线柱上流泪……
另一篇开头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华大地连续三年着受自然灾害,苏联“老大哥”乘人之危,向中国人民逼债。面对这天然和人为的国难,中国共产党决定领导中国人民向苏联还债。在那勒紧裤腰带的日子里,有的人钢筋铁骨,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有的人骨软懒散,做了有损道德规范的事,至今还流传在社会之中……懂得民间文学原理的人一看,就会知道那篇符合民间文学的尺度。因为讲述人,不会象朗诵散文那样讲故事,所以象文学作品那样开头,是违背民意的。
四、感悟民间文学的民意
什么是民意?人民心中的意愿,称为民意!
《孟姜女的传说》描写哭倒长城:黑云在天空中堆积,压得很低很低,几乎要碰到长城墙垛口了……
孟姜女听说亡夫万喜良的尸体已经砌在长城里,不住地哭,也不知哭了多长时间,直哭得天昏地暗,积雪变色。雪在风中奔腾,响声越来越大,好象似海面起了海啸……
忽然间天崩地塌似的一声巨响,万里长城倒了八百里!
秦始皇巡查工程,正赶巧遇到此事。这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查明是孟姜女哭倒的。
秦始皇决定重治孟姜女:办她个车裂。
当秦始皇办理此案时,看到孟姜女容貌非常出众,哭姿又非常优美时,便改变了主意。于是对孟姜女说道:“只要你同意做我的妃子,就可以赦免你哭倒长城之罪行。”
孟姜女冷笑了几声,说道:“做妃子可以,先把亡夫万喜良的尸体找出来,由皇帝您亲自帮我祭奠。
秦始皇把脸一沉,非常生气的说道:“胆大包天,竟敢与天子讲价还价。”
孟姜女擦干脸上的泪痕,说道:“皇帝不答应,小女子就死在天子面前。”
秦始皇阴沉着脸,不悦地答道:“好,完全照办!”
万喜良的尸体,从倒塌的城墙里找了出来。尸体没有腐烂,孟姜女身穿孝衣,抚摸着他的脸痛哭一场。孟姜女给他穿上在家里一针一线为他缝制的寒衣。
万喜良入殓之后,秦始皇一本正经地朝棺材祭祀。
孟姜女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转过身去,一头撞死在山谷间的大石头上。
长城是孟姜女哭倒的吗?不!不是!用唯物论和辨证论的学说,分析故事情节,可以知道:在孟姜女哭夫时,可能发生了地震;也可能因为秦始皇修长城,死了很多人,给人民生活带来了灾难,人民恨秦始皇独裁统治,用哭倒长城的手法表达人民从内心发出的愿恨。从孟姜女这个弱女子身上,体现出了人性、人道主义的精神所在!显示出基层百姓:无畏强权、无畏强暴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穿透历史情感的反抗力量。因为神化孟姜女的行为,可以为人民出一口气,还可以使不可一世的皇帝,成了民间的笑柄,所以孟姜女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人民心中之“神”。从分析孟姜女由人转变成神的过程,就可以分析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是符合当时历史背景与情节的。无论是发生了地震,还是哭倒长城,都是按着不满秦始皇残暴,都是按着人民心中意愿,天人合一地逐步完善发展(越传越神奇)而成的,具有口头文学的民俗特征。因为古代人民,对天与地的变化,没有科学认识,所以在人的脑海之中经常产生向往美好的幻觉。《孟姜女传说》之中的天与地的变化,是被欺侮人民思想感情的变化。说得再通俗一点,就是被欺压的劳动人民反抗思想与力量的升华。这种升华和社会舆论,为农民领袖刘邦,推翻秦家霸权,建立大汉帝国,奠定了感情基础……
民间文学的采风,是以写真为审美基石而记录民意的。《孟姜女的传说》是以抗御秦始皇残暴的背景,为历史线索发展而成的作品;《三江源的传说》是以人民想抗旱为线索,而发展形成的作品;《认母民间故事》,是以苏联“老大哥”逼债、和三年自然灾荒为历史视觉,而逐步完善发展成的。
上述作品,都具有真诚的口头文学特性,都具有写实为“主线”或“支柱”的基根。民间文学,是民俗文化的传播者。保护口头文学,必须认清民间文学与文学作品的审美界线,只要看清这个审美界线与标尺,才能整理出忠于民情民意,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好作品。
注:此文是在《中国民间文学刊授大学》的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