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第二故乡吉林市
举办喜(富)连成社百年纪念大会
本文所属专题:刘学义艺术专栏
2001年11月6日至9日,吉铁文化宫穿上节日般的盛装。吉林历史名城,再次成为全国票友瞩目的焦点……
吉林市,是东北最早接触京剧的城市。吉林市,是中国第一所京剧学校—喜连成京剧班的诞生地!
1898年,声震关东的吉林首富牛子厚出资修建的“康乐茶园”,在吉林市德胜门外落成。牛子厚从北京接来了以潭鑫培为首的“四喜斑”来吉林演出,兼为牛家举办堂会,达两年之久。牛子厚怀着内忧外患的心情,与四喜班文武老生叶春善商量,决定在吉林创办喜连成京剧班。牛子厚在吉林、京城出巨资招收孤儿和贫困子弟为学员,创办了中国京剧历史上着名的喜(富)连成班。喜(富)连成科班的命名,取自牛子厚三个儿子的乳名:喜贵、连贵、成贵的前一个字,即“喜连成”。后来,京城沈氏富户戏迷投资入股,改成“富连成”。这就是喜(富)连成四喜班,名称的由来。
1900年,因为吉林“跑毛子”,牛子厚将叶春善率领的戏班子送回北京。1900年,是中华民族,最为耻辱的一年。八国联军进北京,使京城百业萧条。战争使许多儿童失去双亲,成为孤儿。“四喜班”回京后,因无法生存而宣告解散。
1901年11月6日,是慈禧太后(出逃)返京的日子。牛子厚选这个“吉祥的日子”,宣布“四喜连成”社再次复旦。
从剧社成立到1943年牛子厚在京病故,历经44年的历程。培育了喜、连、富、盛、世、元、韵、庆八科,七百余名学员。同科学员的艺名中间有个字相同,例第一科班“喜”字:梅喜裙(梅兰芳)、候喜瑞、高喜玉等;第二科班“连”字:马连良、高连甲等;第三科班“富”字:谭富英、马富禄等;第四科班“盛”字:叶盛章、叶盛兰、高盛麟等;第五科班“世”字:袁世海、毛世来等;第六科班“元”字:谭元寿等……喜(富)连成科班的教学与演出,主要是在吉、京两地牛家茶园(剧院)。喜(富)连成科班的成立,体现出了牛子厚的慈善思想。面对强敌入侵,面对流离失所的灾民,牛家在家乡吉林和京城开设了粥铺。在赈灾的同时,他又创办了孤儿院。接收无家可归的孩子500余人。京剧着名的“六大弟子”都是出自孤儿院。
1943年,牛子厚因病在京逝世。当牛子厚的灵柩运到吉林站,车站内外日本兵林立,成千上万的人群跪着迎接牛子厚回家。全副武装的日本兵刺刀上闪着寒光,乌拉哇、乌拉哇喊着围护着秩序。一而再,再而三地驱赶着人群。然而,这些吃着牛家粥棚长大的汉子,却都纹丝不动地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吉林是喜(富)连成社的发源之地,说明牛子厚为中国京剧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喜(富)连成社培养了很多家喻户晓的艺术大师,其中有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裘盛戎等中外闻名。吉林人热爱京剧,不但爱听、爱看,而且出了很多名票友;吉林是京剧山派(山海关外)代表唐韵笙先生的第二故乡。唐韵笙于1903年生于福州,16岁随师上天津演出。18岁时,因嗓子“倒仓”(进入青春变声期)暂停演出,而定居吉林。他每天都坚持上北山喊嗓练工,使长靠短打、身段表演等技艺,有了长足进展,为创建山派京剧艺术奠定了根基。唐韵笙嗓音恢复后,在吉林丹桂茶园演出,受到吉林票友的关注。1926年,唐韵笙以“短打勇猛 英俊全材”的表演,一鸣惊人,红遍大江南北。他在外地演出之余,经常回吉林。吉林的老票友也经常在新庆戏院(斯美茶园)观赏唐韵笙的演出。由此可见京剧,在吉林是根深蒂固的,吉林是京剧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
1939年至1941年间,唐韵笙曾在吉林长期演出,与其合作的名角王影侠一起排出新戏,名曰:嫦娥奔月。接连演出数月,场场暴满、深受吉林票友喜爱!后来,把这出戏改名为:后羿射日!日伪政府非常敏感,认为暗示反满抗日,立即封演。解放后,喜(富)连成社的“学子们”,经常回到“京剧第二故乡吉林市”演出。这位具有爱国情操老人与梅兰芳一度合作,表演艺术达到了如鱼得水的境地。在文革期间,含冤病故。
1952年3月21日至26日,着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来吉演出,购票者从实验京剧院售票处排队到德胜门,大约能有一公里。
1955年8月8日至16日,着名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率领上海京剧院来吉演出《四进士》、《打严嵩》、《乌龙院》、《清风亭》、《徐策跑城》、《萧何月下追韩信》等剧目,场场暴满。
1981年8月5日至7日谭派艺术第四代传人谭元寿与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率北京京剧一团来吉演出,受到全市人民的热烈欢迎。谭元寿和父亲谭富英都学艺于喜(富)连成社,都是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在京剧《沙家浜》中,扮演的郭建光红遍大江南北。
1995年6月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叶盛长、李慧芳、孙毓敏应吉林市政府和吉林市京剧协会之邀,来吉参加“纪念牛子厚、叶春善创办喜(富)连成社大会。袁世海发表了振兴京剧讲话。并与李慧芳、孙毓敏表演京剧清唱。
1996年11月15日,中国京剧院长苏移率领首都京剧名流10余人参加了吉林市少小儿京剧团庆典仪式,并致了祝贺词。近年来,吉林市群众艺术馆少儿京剧班、吉林市少年宫京剧院、吉林市小雪花京剧团,在全国各类京剧大赛中,获得许多奖杯和荣誉。并为国家培养了400余名京剧后生,成为中国各戏曲院校人才之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