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白肉血肠
本文所属专题:刘学义艺术专栏
看到电视剧《咱爸咱妈》中的二儿子,为了让住进医院的父亲能吃上白肉血肠,在骑自行车去郊区饭店的途中被汽车撞倒。剧情波浪起伏、激动人心。看电视剧《咱爸咱妈》,引起我对白肉血肠一段情缘的回忆:我家原籍是伊通满族自治县,父亲爱吃白肉血肠,纯属是家传。1989年初春,久卧病榻的父亲突然说:想吃吉林太盛园的白肉血肠。可是,当我来到太盛园时,发现这里早已变成了百货商店。我走遍了河南街的大小饭店,都没有这道菜。白肉血肠是怎么做的呢?当时我一点也不了解……
4月17日,父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父亲逝世不久,听说在吉长公路的途中,有个叫龙家堡的地方饭店卖白肉血肠。这,可能就是剧中所描述的原型吧!后来又听说,在吉林临江门新开家“老白肉馆”。白肉血肠,为什么对古稀老人能有这么大的诱惑力呢?我带着这个思绪来到了“老白肉馆”,品尝白肉血肠。白肉,色光有泽、肥而不腻;血肠,细软鲜嫩、呈灰白蘑菇状;菜汤,酸香可口、滋味异常。
谈起饮食文化,吉林市最着名的当然是具有满族特色的白肉血肠了。白肉血肠是旧时满族祭祀活动的供品,源于古老的萨满颁金文化。“颁金”是满语生相、生存的泽音,象征着共同生活和勃勃生机。萨满,意味着智者的象征。萨满者,是指在古老的萨满教中,能与神沟通、能传达神意的人。萨满文化,是满洲文化圣殿之中最高的主宰,是氏族文化的精神内核。
1635年农历10月13日,清太宗皇太极举办萨满祭祀活动,宣布将“后金女真”改称“关东满洲”,从此拉开了萨满颁金节的序幕。清初,满洲一年四季都有祭祀活动,不仅有一年一度的大祭,平时还有祭星、祭马等小祭。出征打仗,祭祀规模更大。大祭时间长,耗资多。在隆重的祭祀之中,白肉血肠是必不可少的供品。白肉血肠从工艺制做到食用方法的要求,都非常严格。
杀猪前,主祭人跪在猪的右侧,用酒或净水灌猪的右耳,猪耳动就是祖先领了。这种程序称为“领牲”。领牲后,主祭人跪在祖宗板前把猪杀死,放完血后在火上燎烤,再用水浸泡刮洗干净。猪皮呈黄白色时,取出五脏摘掉苦胆,解成八块放进大锅中,煮半分熟时再把血肠放入锅中。全部煮熟后,组成全猪样上供。猪头插一把刀,然后吹灯,叫做“背灯”。
背灯,意味着祭祀仪式开始。
祭天,求天保佑丰衣足食。
祭佛,求佛保佑无病无灾。
祭祖,求祖保佑子孙兴旺……
祭祀仪式后,点着油灯邀请全屯人,包括过路行人共进晚餐。显示出了热情好客的满洲人,与中华各族人民和平共处的美好愿望。人们围坐在油布周围,边听萨满神歌,边用筷子挟白肉血肠沾盐面吃。吃剩余的用坛子装好,埋进土里,这就是最早的白肉血肠了。吉林古城最早的白肉血肠馆,出现在康熙年间,坐落在小白山下。是为了方便木帮工人、车夫、小商贩而建的。雍正年间,大清王朝在小白山建了望祭殿,成了爱新觉罗氏皇族祭祖的圣地。白肉血肠开始变成官宦、富商,坐席享用的佳肴。到了光绪年间,白肉血肠迁至炭市胡同。开始有了历史记载:第一代传人叫白树令;第二代传人叫段责令;第三代传人叫葛青山。文革时,白肉血肠一度在吉林城中消失了。然而,吉林城中至今流传着“酒席满堂,不如血肠。”的谚语。如今,白肉血肠已扎根在祖国的宝岛台湾、已“定居”在美国纽约的唐人街……而今迈步从头越,白肉血肠,已传出中国、走向世界…
北国凇都的张洪斌先生,为了弘扬祖国的饮食文化遗产,在临江门投资20万,建了“老白肉馆”,成了真正的第四代正宗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