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文坛

中国文学需要恰到好处的翻译

2012年11月09日 10:55:35  来源:大秦网

莫言获得诺奖,其作品的翻译者、瑞典汉学家陈安娜功不可没。可以说,对中国文学而言,能否走向世界的关键之一就是恰到好处的翻译。眼下的陕西文学界,并不缺少好作品,但记者走访多位省内翻译家后获悉,陕西文学要想扩大国际知名度亟须越过翻译这道关。虽然近来随着陈安娜、马悦然等翻译家的广为人知,文学翻译备受关注,但记者走访了陕西省几位翻译家了解到,在此之前,文学翻译其实属于“不怎么招人待见”的边缘学科,而且其中多数翻译都属于英译汉,汉译英则是“边缘中的边缘”。

难度有多大?

文学翻译相当于再创作

今年已经70岁高龄的着名翻译家安危是陕西省翻译家协会主席、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英译汉和汉译英的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首先体现在数量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文学翻译主要集中在引进上,也就是把外国作品翻译成中文,而把中国作品翻译成外文“带出去”的少之又少。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两者的难度差异实在太大。“要完成一般文章的英译汉,基本达到英语中等水平就可以了,但要完成作品的汉译英,难度就要大得多,要求也要高得多。具体到文学作品的翻译上,那难度又要再上一个台阶,至于想要独立完成一部作品的翻译、审校和最后的定稿,能达到这个水平的更是少之又少。”安危这样总结道,“汉译英比起英译汉,难度要大上几个等量级。”安危告诉记者,在自己近20本译着里,也只有1本是汉译英。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不仅要面对中外文化差异,还要面对中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差异。省翻协副秘书长高敏娜是位年轻的翻译家,曾参与了《青木川》英文版的翻译,她告诉记者,中国作家比较喜欢的场景描写、心理描写等等,在英语国家的读者看来可能会感觉有点啰嗦。“大段排比句的运用在我们看来体现了气势,但在他们看来会觉得很拖沓,情节没有进展。”

从业人数有多少

汉译外工作参与者不超30人

与汉译英要求高、难度大相对应的,是从业人数的稀少。“翻译协会3000多会员,之前专门从事汉译英或者汉译外的人很少,能够独立完成一部中文作品翻译工作的人更是屈指可数。”安危说。省翻协常务副主席马珂介绍说,尽管自从2008年省作协和省翻协共同成立文学翻译委员会以来,他们有计划地组织了一些汉译外工作,但参与的人数仍没有超过30人,“至于专业的瑞典语翻译,协会里只有一位。”他说。除了难度大之外,教育的缺失也是造成文学翻译“边缘化”的一大原因。目前国内的多数外语专业并未开设文学类课程,学生们大多也对写作不感兴趣,而学文学的外语又不精通,不具备完成翻译的专业水准,文学翻译自然成了中间的“真空地带”。“学外语的文学不过关,学文学的外语又不过关,我们没播这个种,也就结不出果实来。”安危说。

而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外,国外生活经历也是一个合格文学翻译的必备条件之一。安危告诉记者,他在翻译海伦·斯诺的作品时,海伦曾提到自己寄信时“Licking envelopes”,直译成中文就是“舔信封”,这让他无法理解。后来安危有机会赴美讲学,跟海伦一起工作,才明白美国的邮票、信封都有不干胶,舔一下就能粘住,“舔信封”这才有了合理的解释。“没在国外生活过,很多细节和习俗根本不了解,当然更谈不上恰当的翻译。”他说。多名翻译家都表示,在一般性的商务翻译或科技翻译中,译者可以逐字逐段翻译,但是在文学翻译中这根本行不通。文学翻译要求译者了解两个国家的文化背景、阅读习惯,具备一定的写作、文字功底,在通读整个作品之后再做出恰当的翻译。“这实际上是文学作品的一次再创作。”安危说。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