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杨绛成微博热词
昨日,一位百岁老人的生日牵动了万千读者的心。微博上温情涌动,网友们纷纷祝福:百岁寿辰快乐!这位老人,就是杨绛。事实上,早在几天前,百岁杨绛就已成了微博上的热门词汇,读者纷纷重温《我们仨》、《洗澡》等杨绛的代表作,从中领略这位学识大家人淡如菊的品行、温润如玉的气质和朴素无华的文风,感念于她和钱钟书那令人羡慕的世纪爱情。
杨绛虽然年届百岁,却依然表示“很好,很乖,虽然年老,不想懒懒散散,愿意每天都有一点进步”,她每天都用小楷抄写钱钟书的《槐聚诗存》,由此“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天看叶子的变化,听鸟的啼鸣,都不一样”。温州一读者说:“风云激荡的百年,在杨绛先生身上,轻轻一挥,化成一片云。在她百岁生日之际,遥寄书迷深深的祝福。”深圳一读者说:“这是一种通透和达观,岁月淘洗出来的智慧,不经历不理解。”杨绛先生不久前用半自嘲的方式给自己不过生日找了个理由:“如果有人想给我过百岁生日,那么就替我吃一碗长寿面吧。”结果,真的有很多网友响应。一位网友留言说:“我一定会为先生吃长寿面的,衷心地祝愿先生寿比南山!”
另一方面,杨绛与钱钟书的世纪爱情也成为网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央视主持人敬一丹在微博中感叹:“彼此遇到了,幸福。”两人的一段爱情插曲也被网友拿出来“品读”——“一天,费孝通来清华大学找杨绛‘吵架’。费孝通认为他更有资格做杨绛的男朋友,因为他们已做了多年的朋友。费孝通此前曾问杨绛:‘我们做个朋友可以吗?’杨绛说:‘朋友,可以。但朋友是目的,不是过渡;换句话说,你不是我的男朋友,我不是你的女朋友。’这回,杨绛的态度还是没变:‘若要照你现在的说法,我们不妨绝交。’”不少网友感慨:“杨先生与钱老的确是神仙眷侣”。一位网友说:“年少心浮气躁的时候看看《我们仨》真的很好,打动我的,是这本书里无悔的爱情和永恒的亲情。我们看到那样一个让人仰止的家庭,也有普通家庭的欢喜与哀愁。”
我得洗净这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杨绛先生百岁答问
杨绛先生近年闭门谢客,海内外媒体采访的要求,多被婉辞;对读者热情的来信,未能一一回复,杨先生心上很感歉疚。朋友们建议先生在百岁生日来临之际,通过答问与读者作一次交流,以谢大家的关心和爱护;杨绛先生同意。记者获此机会,有幸与杨先生作了以下笔谈。
记者:钱钟书先生天分、才学过人,加上天性淘气,臧否人事中难免显示他的优胜处。曾有人撰文感叹“钱钟书瞧得起谁啊!”杨先生,您为什么从来不承认钱先生的骄傲?
杨绛:钱钟书只是博学,自信,并不骄傲,我为什么非要承认他骄傲不可呢?钱钟书从小立志贡献一生做学问,生平最大的乐趣是读书,可谓“嗜书如命”。我家一部硕大的韦伯斯特氏(Webster's)大辞典,被他逐字精读细啃不止一遍,空白处都填满他密密麻麻写下的字。钱钟书的博学是公认的,当代学者有几人能相比的吗?解放前曾任故宫博物院领导的徐森玉老人曾对我说,如默存者“二百年三百年一见”。
记者:在您翻译的四部作品中,《斐多》是您的跨界之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而进入哲学,苏格拉底面对死亡“愉快、高尚的态度”令人印象深刻。这本译作,有纪念钱先生的特别意义吗?
杨绛:1997年早春,1998年岁末,我女儿和丈夫先后去世,我很伤心,特意找一件需要我投入全部心神而忘掉自己的工作,逃避我的悲痛,因为悲痛是不能对抗的,只能逃避。 我选定翻译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斐多》,努力把这篇盛称语言生动如戏剧的对话译成戏剧似的对话。苏格拉底就义前的从容不惧,同门徒侃侃讨论生死问题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我,他那灵魂不灭的信念,对真、善、美、公正等道德观念的追求,给我以孤单单生活下去的勇气,我感到女儿和钟书并没有走远。
记者:杨先生,您觉得什么是您在艰难忧患中,最能依恃的品质?
杨绛:我觉得在艰难忧患中最能依恃的品质,是肯吃苦。因为艰苦孕育智慧。我的“向上之气”来自信仰,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赖。总之,有信念。
到“文化大革命”,支撑我驱散恐惧,度过忧患痛苦的,仍是对文化的信仰,使我得以面对“焚书坑儒”悲剧的不时发生,忍受抄家、批斗、羞辱、剃阴阳头……种种对精神和身体的折磨。我绝对不相信,我们传承几千年的宝贵文化会被暴力全部摧毁于一旦。
记者:孔子说“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最后说到“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期颐之境,几人能登临?能谈谈您如今身在境界第几重吗?
杨绛:我也不知道自己如今身在境界第几重。年轻时曾和费孝通讨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懂,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现在我也这样,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天看叶子的变化,听鸟的啼鸣,都不一样,new experince and new feeling in everyday。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杨绛简介
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1932 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先生是着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着,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