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能力在退化 国人“汗”颜
68%的大学生汉语测试在70分以下 《新华字典》里都有错别字
谁忘掉了汉语
汉语本来复杂,出现错别字,不会写的字也常有,然而当错别字成为普遍现象的时候,乃至字典里都有错别字的时候,就成了一个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格非说:“这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时代的问题。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中语文教育的底子本来就薄,再加上书写工具的变化更新,电脑时代到来,几年十几年不写字,忘掉是必然的事情。”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忘记了汉语,格非说:“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对汉语的不认真,不尊重,不敬畏。30年开放,经济确实发展了,但是文化被有意无意地淡化了,社会竞争中也不以文化为重要的条件,具体到汉语的运用和书写上,一般人都觉得够用就行了,随便造词,也没关系。语言不仅仅是工具,它还和哲学、文化传统有关,更重要的是,它体现的是民族认同感。但是现在,这些东西都被淡化了,只剩下工具功能,没有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敬畏。老师也念错,教材也写错,播音员也念错,甚至《新华字典》里都有错别字,普通人怎么能对呢?”
对于语言文化的不重视,还体现在文字规范上,格非说:“汉语的语言文字规范混乱,也会让人们无所适从。有一次我儿子问我‘宓妃’怎么念,我告诉他查字典,《辞海》里明确有se这个音,可是到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就只剩下mi了,没有se了。很显然,‘宓妃’的‘宓’只能念做se,不能念做mi。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新词怪字是混乱还是丰富?
一方面人们提笔忘字,基本的词语常常念错;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火星文等方兴未艾,各种奇怪的词汇、语言大量出现,从网络到现实,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时常有报道称中小学生作文中出现网络语言。
对此,格非认为,语言的更新有其内在的逻辑性,网民可以戏谑、调侃,但是生活中要慎用,至于官方,在认定和收录中更要谨慎。
格非说:“网络语言确实非常多,涌现和更替的速度也非常快,但事实上,大多数没有什么意义,体现不出来创造力。实际上,我们在语言的创造力上并不强。比如说吧‘你’写成‘恁’,把‘拜拜’写成‘88’,这不是创造,只是增加了一个别称而已,键盘上打个‘拜拜’也不复杂,多一个‘88’没什么意义。一般来说,新词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一个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人们给它命名,然后慢慢地约定俗称,形成固定的词汇。网络时代约定俗成的速度非常快,因为它传播非常快,但是有多少网络语言真正留下来,成了固定用语,又有多少是为新事物、新现象命名的,很少,大多数只是一时流行,没什么意义。在新词的发明上,日本人做的就很好,比如说‘给力’,这个词就是从日本来的;再比如说‘萌’,这个词非常好,把那种御宅族的特征形容得淋漓尽致。”
所以,对于新词的运用和接纳,需要更加慎重,格非说:“网上可能随便一点,网民大多也是戏谑性的,看懂就行,影响不大。但是官方要吸纳这些新语言到规范语言中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语言本身的逻辑性,不能草率。”
退化的后果不可预料
退化、降低、混乱……正如调查的结果,多数人认为,汉语,正在面临一场危机。但是危机的后果是什么,可能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
格非说:“文字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它和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关,也是我们认同自己民族的标准之一。是我们之所以是中国人,并且区别于日本人、韩国人等等外国人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中国人内在的特性和品质。汉语能力退化的后果是不可预料的。”
然而,如此严重的后果,却很容易被我们所忽视,格非说:“因为这种破坏力不是立竿见影的,不是一瞬间爆发出来的,而是缓慢发生的,可能50年、100年都不会到这种程度。但也正因为如此,反而更让人担忧。因为缓慢,所以往往会被忽视,最终导致不可收拾的结果。”
语言文字,不仅仅是工具,也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的方法,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准,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之一,失去母语,其后果是不可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