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新闻办表态梁启超故居“饮冰室”不在京城
现场探访
门前仅存门墩被垫了下水道
粉房社区琉璃街115号院,与胡同里其他大杂院并无区别:高大的院门早已不知去向,院内是高低错落的阴暗平房和如同迷宫般的羊肠小道。如果时光倒退到清末,这里曾是名流聚集的场所,高宅大院,名为新会会馆。
“如果不是梁启超在院里住过,谁会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在115号院生活了一辈子的柴先生每天都会经过梁启超在院内的暂居住房,如今这处有3个房间的平房除了高度不变外,早已不见当年的式样,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砖瓦和玻璃。
从小就在院里玩耍的翟先生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会馆还基本保持原貌,5米高的两扇木头门,门外有两个石墩,门上还有一方老匾。现在,木门不见了踪影,老匾也不知存放何处,一个门墩丢了,剩下的一个门墩被居民垫了下水道,不过雕刻精美的花纹还依稀可见。
梁启超的暂居住房距离大门不远,房屋有4米高,墙砖、屋瓦和玻璃都是后来更换的。屋前有一棵直径一米的杨树。“过去这是一个院中院,院门朝南,门外还有一个轿房,小院里的房屋很高,灰墙灰瓦,院里种着一棵大枣树。” 翟先生儿时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
115号院的老住户柴先生对于115号院内的花园记忆深刻,进了院门是一片开阔的空地,地上铺着方砖,走过四排高大的平房,就是一个圆形的月亮门,门后就是小花园,里面的假山和桃花、枣树是孩子们的乐园。
“这个院子应该好好收拾收拾,和过去差别太大了。” 柴先生说,大杂院形成于60年代后期,随着人口增多,每家盖起了厨房和简易房,原本的空地、花园都被挤占,梁启超的暂居住房也住了人。据柴先生回忆,梁家的亲属曾想收回房产,但看到房屋改动过大,还是放弃了。
专家观点
会馆保护应重在建筑本身
对粉房社区所在的大吉片在今后的开发中保护现有的会馆资源的做法,学界所持观点并不相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岳升阳认为,会馆的保护应重在建筑本身。对于现有保留的会馆,他认为应对每间房屋进行检查,根据建筑的质量确定落架、挑顶或者勾缝等相应的修缮方案。例如梁启超暂居住房的砖、瓦虽然已经被更换,但屋内的木构架也许被保留下来,这样在修缮过程中就应该保留原有的木构架,并且尽量使用原有的建筑材料。
岳升阳还认为,如果只保留少数会馆,将无法显示会馆在北京文化中具有的文化特色,因此保留会馆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此外,有些会馆的研究尚处空白,保留会馆的另一目的是有利于未来的研究工作。
着名文物保护专家罗哲文也向记者表示,政府应成立一个专家委员会,对粉房社区30余家会馆进行全面摸底,尽可能多地保留一些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