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核”普及书缺乏实用性
本报3月16日《上海书店难觅“涉核”书》报道引起各界普遍反响,半个月过去了,赶在日本微量放射性物质被检测“漂临”上海之时,一批临时赶制的防核辐射图书终于摆上了书架。只是本报记者昨天在走访中发现,因为制作时间短,这些“应景图书”多为资料堆砌之作,知识介绍晦涩,实用性不强。
“防核普及本”不普及
昨天,在上海宣布监测到“极微量放射性物质”的第一天,记者来到上海书城福州路,恰巧赶上工作人员正在紧急布置防辐射图书专柜。尽管目前到货的只有《辐射与健康》和《核辐射普及读本》两本与核知识相关的书,但书城决定给它们以进门处的黄金位置。“这几天来问的市民很多,将来这一块肯定是销售热点。过几天还会有一本《“核”来不怕》上市。”书城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据记者观察,自本报那篇《上海书店难觅“涉核”书》报道见报之后,大批如梦方醒的出版社便开始飞速赶制各种涉核图书。除了上述的3种之外,还有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几天前出版的《核辐射·地震·海啸120问》,以及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圣经密码》(据称是一本成功预测日本此次灾难的图书)等几种。出版速度之快,品种之多,令人咋舌。
赶工期的一个结果是内容欠缺。不少应景“涉核”书充其量也只是资料的堆砌,这些资料因为没有经过“科普化”的过程,内容生涩难懂。比如时代出版集团的一本《核辐射普及读本》,薄薄的六十余页,有五十几页在说究竟什么是核技术。像“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发生机制”此类让人不知所措的标题比比皆是。真正有关辐射防护的内容,只有区区几页。昨天书城一位读者对记者说:“原本想买本书了解一下该怎么预防,但看了半天也没弄明白,真是普及读本不普及。”
科普书为何老态龙钟?
目前市面上充斥着大量应景的防灾图书——地震后,推出地震逃生书;“非典”后,推出“非典”预防书;火灾后,推出消防知识书;现在核辐射发生后,又新推“涉核”书。但据本报记者观察,这些应景书虽然满足了一些需要,但制作上似乎永远处于仓促之中,本应科普化的文字根本谈不上打磨,于是难免速生又速朽。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出版界曾有过多次如《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科普读物出版高峰,但是近年科普事业却日渐衰落,以至于科普图书不再科普。在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科普作家李毓佩眼里,衡量优秀科普作品的标准,第一条是科学性,第二条就得是通俗性。尤其是通俗性,可能是作品能不能走得远的关键。“如果是给孩子看的作品,写东西太成人化,给孩子讲科学知识硬块太多,不好吃,那孩子就会因噎废食。”
至于科普创作何以衰微至此,李毓佩认为最重要的是缺少年轻的科普作家。“现在去开科普的会,坐的一群都是老头,白发苍苍的,我还算年轻的。”此外,写科普不赚钱也是一大原因。李毓佩告诉记者,写一本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写完一本书也没多少钱,因此年轻人如果不是非常痴迷科普,一般也不写。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科学普及本只有在应景阶段才能崭露头角,而临时抱佛脚的结果只能是东拼西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