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图书室何时不再成摆设
一室多用书柜多成装饰
不专业少热情 管理员只管拿钥匙
美国人特别依赖社区图书馆,因为这里不仅是图书资料的借阅场所,也是社区的文化中心。从早到晚都开放,馆员总是主动探寻你的文化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在一家社区图书馆,仅仅因为有人提到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管理员就会想办法请人来做一次中国文化讲座。
但在北京,大多数图书室每周开放不足30个小时,你休息,它关门,你上班,它开放。偶尔遇到全天开放的,也是管理员揣着门钥匙或书柜钥匙,人到哪儿钥匙跟到哪儿,他不在,你别想看书。借书时多问两句,管理员就回答不出来了。你建议图书室的新书应该摆在明显位置,可管理员说,打乱了次序,他就没法儿收拾了……
说图书室没人管,有点儿冤。其实,每个社区居委会5名至9名在编人员中,都有一个文体专干。只不过,这位文体专干通常还要兼职做其他工作。即便是全职搞文体,大部分精力也都用在了组织居民唱唱跳跳上。对于书,既不专业,也不热情。
“关键在于,图书室是个默默无闻、润物无声的工作,在这上面耗费很多精力,却不如其他工作显山露水。”香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同利说。他们街道图书馆在全市基层图书馆中借阅量曾排第一,但工作人员也只是在每年街道的总结会上得到几句口头表扬,与各种正式表彰和奖励无缘。
目前,无论是文化部还是市文化局,都没有对城市社区图书室的硬件建设和软性服务提出过明确要求。而且,社区图书室在业务上由市区图书馆系统指导,而人员和日常管理则由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负责,这种管理上的“双轨”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一个路口三个馆 规划布局欠考量
从交道口路口向北350米,有安定门街道图书馆;向南110米,有交道口街道图书馆;向东450米,则是东城区图书馆。方圆一公里内,竟然有三座图书馆!而且一个区级的,两个街道级的。
这样密集的安排,并非周边的居民确有需求,而是按照目前的管理体制,只能如此。事实上,我们的图书馆建设都是按照行政区划配备的,并不是以居民的实际阅读圈为出发点。
这样的低级浪费如今还在上演。
去年12月30日,朝阳区图书馆举行盛大的签约仪式,宣布将把图书馆新馆建在东三环百环家园内。附近居民都知道,从百环家园向南1000米,就是首都图书馆。一个市级馆,一个区级馆,相距仅有1000米,有必要吗?
“即使图书馆的建设按照行政区划来配备,也得多做些调研,通盘考虑布局才行呀。原本有限的资源应该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首都图书馆副馆长邓菊英说。在她看来,公共图书馆的理想分布状态是以构成15分钟阅读圈为宜。也就是说,居民步行15分钟应该能找到一家图书馆。各个级别的图书馆可以搭配分布,而不是扎堆儿建设。
“如果从有效利用资源的角度考虑,没必要每个社区都建图书室,而是应该根据区域面积和人口分布来建设。”邓菊英说,图书馆的生存之本是服务,而“服务”二字包含着很多内容。图书馆的空间是否够大,藏书是否丰富,是最基本的。基于现在的条件,北京不可能为每个社区都建设高标准的图书室,与其强求小而多,不如集中两三个社区的力量,办好一个大一点的图书馆。
在公共图书馆不足的情况下,个人兴建图书馆也是个很好的办法。4个海归妈妈建立的私人儿童图书馆“皮卡书屋”,就以其专业、细致的服务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