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文坛

京剧、中医针灸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11月18日 09:20:25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针灸文献研究正在萎缩

刘立公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文献情报研究室主任

传统针灸文献里记录的有精华也有糟粕,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将其中的精华提炼,用于临床传承下去。当前的针灸文献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块:一是对古代文献进行校勘、翻译,这属于文献学工作;二是对临床文献进行整理,为针灸临床服务;三是对过去以及现在的工作进行整理。其中,服务临床是重点。

但是作为针灸学科的基础,当前的针灸文献研究是不够的,几乎没有进入国家大的研究项目。仅有的一些文献研究项目级别多数相对较低,影响力不够。现在整个上海市从事针灸文献工作的也就10来人,其中还包括进行文献编辑的人,未必都是从事文献研究的。虽然参与针灸文献工作的人少,但是用文献材料的人却很多,因为文献成果一经发表往往就为公用了。这是一个尴尬。

文献工作历来比较艰苦和清贫,古代李时珍曾为了编写《本草纲目》而倾家荡产。国家对于针灸学的支持力度比较大,但具体到针灸文献研究的投入和地方分配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再到各地方上,对于文献工作的投入更是比较少,自然文献工作的开展也许就不尽如人意,这就成了恶性循环,最后文献研究工作的萎缩将危及的却是整个针灸事业。

申遗成功打响“中医保卫战”

吴焕淦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

我们将针灸申遗正是因为针灸在世界范围内很热、很重要,不仅韩国和我们争夺针灸的发明权,还有许多国家也在和我们竞争针灸的标准化制定,比如针灸的穴位、针具、分类等方面。针灸申遗成功,首先证明了针灸的发明权属于中国。其次,接下来针灸的标准化制定工作也很紧迫,我国目前正在做的针的标准、灸法的操作技术标准、经穴的标准化等工作,已经有十几项通过国家认证。

针灸有自己独属的经络腧穴理论,它的机理也正在被阐明,尽管还不完全,但从实践效果来看,它长期以来不仅被中国人用于医疗保健,还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在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被纳入了医保范围。1997年,美国INH论证会就证明了针灸的治疗作用。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向世界各国推荐的针灸治疗的适应证已有43种。

中医针灸的申遗成功可以理解为一场“中医保卫战”正式打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现在是针灸申遗成功,接下来我们可以期待还有刮痧以及整个中医的申遗。针灸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它从中医里独立出来,它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和整个中医体系是不可分的。中医既要走向世界,又需要维持自己的主导国地位。

剧目、演员、观众都面临断档

孙重亮

上海京剧院院长

京剧具有草根文化的特点,它是在进入宫廷后,有文人开始对它进行打磨后慢慢发展的。1867年,京剧进入上海,1900年,上海有60多家报刊杂志,媒体集中,通过这一宣传媒介开始向全国辐射。它有语言上的优势,在中国具有广泛的观众群体,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现在作为“非遗”来保护是对传承有帮助的。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剧目断档、演员断档、观众断档,这些都需要慢慢培养。

京剧目前虽谈不上“濒临灭绝”,但数量上绝对是在减少。比如上海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有上海京剧院、新华京剧团、新民京剧团、黄浦京剧团、上海青年京昆剧团,到现在就只有上海京剧院了。上海京剧院原来有3个团,现在也萎缩到2个了。这与社会文化的变化,特别是社会文化心态的变异有关,使得民族文化生态的状况不是太好,特别是在1980年代后期、1990年代初进入了非常艰难的状态,京剧从业者跳槽、出国、改行的现象很多。这些年有了一些扶植政策,状况有所好转。

喜欢京剧的观众以老年人居多,观众断档就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对于培养年轻观众还需要很多工作,包括教育和社会的扶持。

京剧文本需要注入当代因素

冯钢

京剧《王子复仇记》编剧

一个剧种的繁荣与文本很有关系。从戏剧史来看,它的繁荣阶段必定是与优秀剧本的创作相关联的。但在文本的成熟度上来说,与话剧等剧种来比较相对薄弱,根本原因就在于京剧很注重表演的“技性”——唱、念、做、打。对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观众群体而言,他们注重的是一个演员的武功、唱功、身段,对于文本创作来说只需要能表述一个故事。而随着社会发展,西方戏剧观念的引进,当代的观众不仅仅满足于“技艺”上的欣赏,而是可能寻求一种心灵上的抚慰等。对于京剧来说,它必定要在文本的发展上注入这些当代因素。

对一个编剧来说,要有一个当代文学作者的素养,但同时又要熟悉“技艺”、演员,才能在文本中预留出空间,展示技艺。但是,现在的情况往往是,年轻编剧所受的教育是西方的话剧模式,也有专门的戏曲编剧,在文本上可以把握好戏剧编辑的技巧,但在对“技艺”的熟稔度上有所欠缺。常常能听到人们对一个新作品的评价“怎么看上去都不像京剧”,这很遗憾。文本和“技艺”需要发展,才能使传统有所发展。

京剧一直都没有专门的编剧。只有北京的中国戏曲学院,有专门培养戏曲编剧的专业,但也很宽泛,包括京剧、越剧、昆曲等多种门类。这要根据编剧在踏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以后,再开始调整方向,慢慢做。

京剧的传承现状比较乐观

刘祯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

京剧的基础来自民间,相对比较雅的昆曲而言,我们常说京剧属于人们喜闻乐见的“俗”,但这和最初戏剧的“俗”是不同的,它的俗中是带雅的。尽管后来京剧取得了类似“国剧”的地位,但其俗中带雅的特征始终保持着。

京剧为人们喜闻乐见,一是它表达的内容、情感为老百姓所接受;二是它的表演、唱腔等表现形式充分吸取了其他流行戏曲形式的养分。对京剧而言,它的传播面和普及程度较昆曲而言更广,它在传统戏曲艺术中也更具代表性,它的传承和发展状况其实是比较乐观的。我们在评审第一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时,有的京剧院团就没有申报,其中有部分原因就是他们认为京剧的生存还比较乐观。

京剧文献的整理与保护,以及京剧理论学术方面研究都十分重要,也比较受重视,比如我们戏曲研究所就专门设有京剧艺术研究中心;再比如现在有一个文化部副部长牵头的《京剧艺术大典》编写项目,已经开展几年了,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可以结束。今年是徽班进京220周年,文化部将在12月举行一次大的演出,从60台申报演出中选出40台。前些年评审国家级、省级京剧重点院团,这也是对京剧的发展的推动。

(责任编辑:熊蕾)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