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文坛

传统民间文艺全面凋零:老文艺不再有春天?

2010年07月13日 10:49:57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去年河南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周口市在商水县惊喜地发现有位叫杜三合的老艺人竟然还会唱渔鼓。渔鼓也叫渔鼓道情,当地老百姓叫“梆梆筒子”,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长的竹筒,蒙上猪护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说唱。杜三合63岁了,当年师兄弟8人,50年后的今天,精通渔鼓的仅剩下他自己。商水县文化局副局长张宏说,由于渔鼓的唱腔传承完全靠师傅教徒弟学,唱词没有文本,历代很少或根本没有文字记载,全凭口传心授,学艺周期又较长,导致这门民间艺术濒临灭绝。观众的严重流失也是这一传统曲艺濒临灭绝的另一原因。相似的情况还有皮影戏。作为完整的曲艺形式,它比莎士比亚戏剧早1700年;作为影像,它比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电影早2000年。这种艺术是中国独有。

一代皮影戏艺术大师岳义成从艺60多年,10多岁时便拜师皮影艺人崔玉衡,那时整个罗山县(位于河南省)只有皮影戏14担箱(团),每逢生子、升学、建房、庙会,人们都热衷于请人唱皮影戏。改革开放初期,皮影戏也相当火爆,“有时观众2000多人。一天要演三场戏,晚上唱到12点观众还不让走,每天要演唱10个小时左右。”岳义成说,“抢戏箱”的事经常发生,这家的戏还没有唱完,另几家就开始抢夺戏箱子,谁先抢到手里,就先去谁家唱。罗山现有皮影戏78担箱(团),皮影艺人300多个。但除了庙会,平时看皮影戏的人很少,多是年逾古稀的老人。艺人演出收入不高,每场三四百块钱,年收入只有几千元。“年轻一些的皮影艺人大都转行了。”岳义成说,原来跟着他学皮影戏的人很多,徒弟有100多个,现在要找徒弟却是很难。在陕北,民间曲艺的生存环境也普遍较差,绝大多数艺人处在自生自灭、散兵游勇的原生状态,不仅艺术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还面临失传和灭绝的危险。

例如陕北道情《子胥过江》中有个浣纱女耍纸条的精彩绝技,曾颇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现在再难见到。而且,陕北曲艺演唱队伍的年龄日趋老化,有代表性的几位演员不是已经谢世就是垂垂老矣。另一门老曲艺,中国木偶艺术,古称傀儡戏,如今在发源地高州正面临生存危机。一些着名木偶艺人后代不愿继承衣钵,社会上也难找到人传承,高州木偶戏已濒临绝境。作家庄雪婵在《逢场作戏》中写到的五个地区的五种剧团里,川剧、京剧算是地方甚或国家级的大剧种,但其民间剧团的生存状态都是散居四处,利用低廉的票价和稳定的演出频率以及固定的一批爱好者来维系。戏剧艺人近半个世纪以来命途多舛,初时被全数收编入体制,但赶上“文革”时期,传统戏目一律不让演,好不容易盼到80年代风气开放,剧团又要自谋出路。如今在很多地方,官办剧团大多票价高昂,民间剧团又限于经济实力,只能勉力为生。

据调查统计,我国仍活跃在民间的曲艺品种有400个左右,比如独脚戏、答嘴鼓、四川相书、数来宝、萍乡春锣、任丘竹、梅花大鼓、沧州木板大鼓、潞安鼓书、陕北说书、四明南词、平胡调、长沙弹词、木鱼歌等。虽然大部分曲种目前仍可在民间寻到踪影,但岌岌可危,识者寥寥。2003年初,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进行保护。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我国民间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和目标,对建立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等作了明确要求。12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设立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不过在民间,有些老人试图靠一己之力挽救老曲艺。2006年,扬州地区的扬剧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退休老人孟凡高成立了老孟扬剧票友俱乐部,期望找到扬剧当年的光荣和梦想。在一次调研中, 90%的人表示曾经看过扬剧表演,但经常观看以及对其有浓厚兴趣的还不到10%,对于它的发展现状大多数人持无所谓的态度,极少数人能说出它的历史渊源和经典唱段。35%的市民表示了对其前途的担忧:青年人不爱看,现代观众少。

不过也有些人认为,既然要死去,就让它死去,以后成为化石,观瞻即可。在文化传承上,就应该适用进化理论,适者生存,那些传统老曲艺,既然式微,就该退出历史舞台,无须勉强传承。另外,中国传统曲艺,大多流于感性的抒发和表达,和国外一些曲艺形式和内容相比,缺乏内在的力量,淘汰也是可以的。不同观点的争论本身,也反映出这些老曲艺的困境所在。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