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 余老师"不食人间烟火"
最近,各种“门”将余秋雨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似乎还嫌不够乱,余秋雨的新作《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子谈中国文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又出版了。别的不看,光是腰封上那句“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就足以让他再次陷入很多人的讨伐和斥责。这样的封面设计不知道仅仅是营销策略,还是余秋雨为了向自己的批评者示威和显示自己的孤高。
《问学》是余秋雨根据自己在凤凰卫视为北大学子讲中国文化的节目《秋雨时分》整理出来的。可能余秋雨太习惯于给一个现象赋予文化意义,按照他的说法,“这本书的主要亮点,是我和北大学生一起创作了一种最生动的课堂方式,这种课堂方式,曾在播出时让知识界极为感动。这将成为中国出版领域的一件大事。”但是平心静气地读完这本书后,第一个感觉就是似曾相识,一如既往的华丽细腻,一如既往的抒情议论,就连讨论的问题也大都在其以前的书中多有涉及。余秋雨只是把以前讲过的很多内容和观点按照中国文化史的时间顺序进行了一次梳理,实在是脱不了炒冷饭的嫌疑,让人看不出他“治学的感动进阶”。这本书名为“问学”,实则余老师讲得多,学生问得少,反复的辩难和思想的交锋少之又少。
从内容上看,《问学》选取了中国文化史若干片段及部分人物和事件,包括甲骨文、稷下学宫、老子、孔子等来进行阐释解析,试图从中发掘沉潜已久的中国文化的“文脉”。这种方法很讨巧,他选取的每一个主题也都是中国文化史无法绕过的重点,但仍难免失之片面和雷同。余秋雨专注的是小众的精英文化,这种文化并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全貌。对于专业的精英读者来说,余秋雨的这种过分依靠个人体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对文化现象进行阐发的方式,缺乏严谨实证的学理基础,论述也过于随意和简单。
要为衣食住行而苦恼的大部分人,是没有时间严肃认真地为过去的文化现象垂泪的,但这并不表示他们没有传承中国文化的优良基因。余秋雨所讲的文化是高高在上的,与现实生活隔得太远。如果总是在为逝去的美好捶胸顿足,却没有对当下生活的关注和投入,很难让人产生亲切感,其论述也很难真正获得认同。语言上的过分矫饰也就难免矫情,甚至有些无病呻吟。说到底,文化是一代代人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副产品,只有在生产生活中沿袭传承才会具有生命力,也只有浸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才能不被湮灭,而不是供奉起来让人膜拜欣赏的。余秋雨在书中总是感叹文化的被毁损,但是他的这种不食人间烟火式的论述,总是要将文化现象过分审美化和严肃化的倾向,可能也会让人敬而远之,并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对文化的毁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