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观点交流

“文学已死”论站不住脚 中国当代文学情况乐观

2009年11月02日 10:33:20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面对新兴媒体的强烈冲击,不少人忧心忡忡,甚而放言“文学死了!”我以为,无论从文艺理论的基本常识来推断,还是从中国当代文学所取得的实绩来考察,这种“高论”都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和功能的存在保证了优秀文学作品的经典性与永恒性。文学艺术是艺术家生命的倾诉,是他们心灵之自由,是我们人类认识自己的生存状态,追寻自己生命意义的一种诗性表达方式。文学的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形成的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的永恒性是对历史与时代的一种超越。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作品内容和作品形式的统一之中。在内容方面,作品的审美价值表现为正确的立意,健康的思想,高尚的情趣,崇高的精神境界。比如,在倾向性上它符合人民利益和历史发展潮流;在对事物的评价上它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在道德判断上它体现正义和良知;在人性上它充分表现人性的美、人情的美;在价值评判上它往往渗透人文精神和价值理性;在人类学要义上它常常体现大爱、怜悯和对社稷民生的忧患意识……在形式方面,文学的审美价值体现为作品的艺术性和较完美的艺术形式。这样,使得其内容的美和形式的美最终完美统一,并通过感染读者的心灵来实现其审美价值。其次,欣赏与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永远的情感需求。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多肯定和张扬人的审美欲求,多很强调人的情感需要,它所负载的无穷的艺术魅力和永恒的审美意蕴,已经成为它所属民族的重要的精神文化的一部分。从宏观上看,我们身处的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情”与生俱来并始终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万物之情,各有其志”,人类的秉性和追求,人类的悲喜歌哭等表象情绪,都需要寻找情感宣泄的渠道,这些都是情感流程中的不同环节。虽然世间之事,有时并非都能用道理去阐释,但它一定都伴随着情感的旋律。从程度上看,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那些好作品便是“至情”的演绎。特别是那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如影随形的 “至情至性”,常常呼唤着人类精神自由与个性的解放,寄寓着求真、向善、崇美的社会理想,充满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因此,欣赏与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永远的情感需求。

从客观实际来看,中国当代文学总的情况还是让人乐观的。我们的作家队伍在壮大,参与写作的人数在增多。翻开当代中国文学史,不难发现:当代文学,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们的文学无疑已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虽然还不好说它已超越了中国现代文学,但其所拥有的优秀作品实在还不少。从这些优秀作品中,人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时代精神的强力搏动和作家对社会问题的敏锐省察。这些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当代作家塑造民族性格,解剖民族灵魂,弘扬民族精神的努力;体现了当代作家的创作智慧,闪耀着当代作家的思想光芒,呈现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也使我们看到了当代作家在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图景中自觉承担起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意识。这些作品大多与当代社会现实的运动同步而行,与当代人的精神情感共鸣。当然,当代文学也有缺陷。我们的队伍很大,作品数量也很多,但是能够称得上精品佳作,震撼人心的作品还比较少,这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某些媚俗低下的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文学的认识价值,损害了文学的审美价值。

文学的永恒需要与社会发展同步,因为当代就是未来的历史。它要求作家应该有大情。这个大情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包括对自己亲人和同事在内的感情。尤其是在民族、国家、人民有危难的时刻所体现的那种博大情怀,它不仅表现为对弱者有怜悯之情和关爱之情,而且要拥有维护和扞卫正义与良知的胆识与勇气,这是一个真正的作家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要质。再就是要讲大义,义是一个作家如何做人的问题。人也要讲义,这是一个道德范畴的概念,任何人都要懂得并能感谢你在社会上获得的生存机遇和环境给你的帮助,尤其是今天的当代作家,无论是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都要学会对祖国感恩,对社会感恩,对人民感恩,因为是祖国和人民给了我们各方面的物质与精神上的优厚条件,我们大多数人都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获得了一定的益处,这自然给我们创作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物质与精神支撑。

我们的作家要具备大气、大情、大义的人格力量,才有可能创造伟大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伟大的作家,中国文学才能从最深层处揭示人的本质,将自己的血脉和人民大众息息相通。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