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华美学精神对于艺术创作的指导作用,明确了新的时代条件下艺术创作的基本遵循。认真汲取中华美学精神的时代价值和“艺术养分”,对于繁荣艺术创作、推动艺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渊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中华美学精神的“源头活水”。
(一)中华美学的基本脉络。中华美学的历史流变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胚胎萌芽期:远古至夏商周。中国最原始的审美意识,从石器的多样化造型中得以呈现,同时追求纹样和图案的装饰作用。夏商周的青铜文明表现出庄严、肃穆的艺术风格。
——发端肇始期:先秦、两汉。中华美学真正意义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道家提出了“道”“气”“象”“有”“无”等审美范畴。儒家强调“美”“善”统一、“文”“质”统一。
——多元展现期:魏晋南北朝。美学进入“高产期”。嵇康认为“合于天地”是音乐的最高境界,顾恺之“以形写神”的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流汇集期:隋唐时期。隋唐美学重申先秦儒家“美善统一”的思想。比较有影响的美学观念,包括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思想,韩愈、柳宗元“文以载道”的观念。
——包容涵养期:宋、元、明。宋元美学更多关注艺术创作本身。代表性美学理论包括李贽的“童心说”、汤显祖的“唯情说”等。
——急流缓冲期:清。中华美学在明末清初进入了一个调整时期。王夫之的“情景说”强调“诗”的本体乃是“情”与“景”的内在统一,叶燮把审美感兴和唯物主义反映论统一起来。
——开放融合期:20世纪初期以来。五四以来,马克思主义美学观逐渐纳入中华美学的视野。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派、形式主义等思潮对中华美学产生影响。
(二)比较视野下的中西美学。中西美学思想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的PK。
——天人合一PK主客二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有一个精准的概括: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这就是中华美学的根基。与西方美学主张主客二分不同,中华美学主张天人合一。
——人间情怀PK思辨演绎。中华美学偏于经验形态,带有明显的直观性和经验性;西方美学偏于理论形态,具有鲜明的分析性和系统性。
——诗性写意PK实证品格。中华美学由孔孟儒家美学、老庄道家美学和六祖慧能禅宗美学共同构成,可以用“道、气、心、舞、悟、和”六字概括。西方美学重再现、重模仿,发展了“典型”的理论。
——兼善兼美PK求美求真。中华美学偏于伦理学,侧重“美”“善”统一;西方美学偏于哲学认识论,侧重“美”“真”统一。
二、中华美学精神的基本原则
中华美学精神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其核心追求和美学特征上。
(一)中华美学的核心追求。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和”,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表现为“三大统一”:
——天、地、人统一。《道德经》里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倡导个体生命体验向自然生命运动的沉浸和投入,讲求天、地、人相合。
——真、善、美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这正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精义所在。孔子的“尽善尽美”、孟子的“充实之谓美”,都主张真善美统一。
——情、意、境统一。西方博雅教育传统强调“教育为立国之本、美育为立教之本、审美为立人之本”,中华美学始终强调人之情、物之意、艺之境的统一。
(二)中华美学的基本特征。宏观地看,中华美学具有“四大特征”:
——崇尚崇高的精神境界。《诗经》里的“崧高维岳,骏极于天”,是对大自然的崇高的礼赞。对崇高之美的推崇是中华美学的普遍要求和突出特色。
——浪漫现实的创作手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是对中华美学精神的一脉相承。
——文质兼美的美学标准。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谓“文质兼美”,意味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德艺双馨的价值理念。大德之人才能创作出大德之品。“诗言志”“文如其人”,都是这个意思。
三、中华美学视角下的艺术创作规律
以中华美学精神观照艺术创作实践,依托国内文艺研究成果,不难发现,艺术创作关键要创新、扎根、弘理、进艺。
(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实质上指明了艺术创新的基本途径。
——要“随着时代生活创新”,反映时代精神。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主要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启了改革开放时代,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概括出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要“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涵养艺术风格。艺术个性成就艺术风格。纵向来看,唐诗、宋词、元曲无不鲜明地打上时代烙印;横向来看,同一时代的不同艺术家呈现出不同的艺术个性。
(二)扎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家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道出了艺术创作的另一条规律。
——要观察生活。观察生活,重在细致。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画竹有三个阶段: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眼中之竹,就是观察。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要体验生活。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不可能真切体验生活,也不可能从生活中得到艺术的灵感。
(三)弘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的灵魂,没有精神,将情无定所,魂无依归。没有精神,一个民族只能是浑浑噩噩、萎靡不振的一盘散沙。”精神是艺术创作的支撑,中国精神是中国艺术的灵魂。艺术创作不能停留在“舞文弄墨”的阶段,一定要进入表现“中国精神”的层面。
(四)进艺。这个“艺”单就艺术技巧而言,就是艺术创作中的手法、方式等,“进”就是要不断攀升。既要通过生活的体验发现艺术,也要通过艺术的实践提升技巧。
四、以中华美学精神指导艺术创作
要以中华美学精神作为理论指南,在艺术创作中体现中华美学的基本思路、审美要求和美学标准。
(一)塑造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艺术是时代的“脸谱”,是国家的“形象”。
——塑造中国形象。要着重表现那些最能够代表中国形象、最能够凸显中国力量、最能够展现中国人追求奋进的情节和内容,让中国形象承载着丰富的内在能量、主体精神和民族之魂。
——讲好中国故事。人民的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是当今中国最精彩的故事。要通过艺术作品讲好中国故事。
(二)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艺术工作者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成为时代精神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弘扬中国精神。要紧紧围绕中国精神,把中国精神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艺术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信仰,就是一个民族应有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正是希望艺术工作者以艺术创作、艺术作品更好地凝聚中国力量。
(三)形成中国风格,彰显中国气派。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反映在艺术方面,就是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必须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发展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艺。
(四)传承中华美学,传播中国文化。中华美学与中国文化同源同根。
——传承中华美学。美学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草一木都有美学。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接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不断创作优秀文艺作品。
——传播中国文化。在“互联网+”的时代,要积极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大趋势,主动运用当下的艺术语言和传播方式,使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富有时代气息,方便社会接受。
(作者为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