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桃子的血案——文艺界的评奖现象
本文所要谈的是评奖问题,但也包括评选、评论等等,因为它们的本质是一致的。无非评奖的评委有几个,评选的评委有许多,评论的评委只有评论者一人。评奖,尤其是对活着的人评奖,而不是对死去的人追认的表彰,大概是人类文明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古今中外,上至国家元首、政府官员的评选,下至车间先进工作者、街道积极分子的评选,人们对评奖活动的热衷,可以说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外亦有之,于中为烈。这个课题,大可写一篇博士论文,但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见到过一篇研究评奖的文章。
为什么要评奖呢?因为我曾说过,人性的本质弱点是贪欲、惰性、自以为是、文过饰非,文明既因此而获得进步,也因此而遭到腐蚀。而评奖活动,正是通过刺激人性的弱点使之推动文明进步或推动文明堕落的最佳方式。人性的贪欲,贪什么呢?不外乎名、利、权。名是虚的,好名是虚荣心,在评奖活动中获了奖,就满足了虚荣心。名可以带来权和利,评上奖,就可以升职晋爵加薪,就有了权和利,更满足了实荣心。少数获奖者是先进,大多数未获奖者是后进,先进是榜样,可以带动更多人的竞争性——或向进步竞争,或向堕落竞争。参与评奖的候选人都是有本领的人,没有本领的人一般不会去申报评奖。什么是有本领的人呢?就是认为自己很有本领的人。所以,越有本领的人,越是膨胀人性的弱点,从而越是热衷于参与评奖活动来证明自己。而评奖活动的组织者,有政府官方的,有民间的,更是一批超有本领的人,他们利用有本领者的这一心理,通过评奖活动,激发参与评奖者进而影响全社会围观评奖活动的人的竞争性,来倡导一种风气,或打击一种风气,进而更借此为自己谋利。比如说论功行赏,云台二十八将,秦府十八学士等等,引导全社会都来积极为国家社会作贡献。又比如说二桃杀三士,奖品只有两个,参与评奖的却有3个,谁都认为自己的功劳大,有资格得到桃子,结果都自杀了,一场血案抑止了武士恃功不羁的风气。至于借组织评奖活动为自己谋利,则是古今的通例,这里不作展开。而决定谁能获奖的评委,有官方人事部门的领导,也有各行各业乃至跨行业的专家,更有社会上的群众,这里也不作展开。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所以,最早的评奖,大概只评武,而很少有评文艺的。但后来,武几乎不评了,而叫比,因为谁强谁弱,大家都看得清,包括跳高、举重,那也是不需要评的。要评的东西,一定是看不清、说不明的,所以跳水、体操一定要评。而文艺创作,谁是优秀的作家,哪一件是优秀的作品,当时可能有人会说,但正式的评奖活动好像是没有的。李白、杜甫,应该是公认优秀的诗人了吧?但他们活着时并无这样的公认。包括在他们死去后的一段时间里,还有人诋毁之。公认李杜是优秀的诗人,他们的作品是优秀的作品,是在宋代以后。所以说,文艺的评奖,不可能是生前论定的,而是500年后人论定的。即使500年太久,至少也要待50年吧?当然,这种追认的奖项,桂冠虽然戴到了他们的头上,实际的名利权、实际的好处、待遇,他们是一点也享受不到的。他们也许自信后世必有具眼者,自信自己的作品一定能传世,但他们肯定不知道自己真在后人的口碑中获奖了。不仅李杜,唐宋八大家,宋四家,南宋四大家,元四家,明四家,四大名著等等,文学艺术史上的这些优秀艺术家、优秀作品,都不是在艺术家生前被评出来的,而是在身后被评出来的,而且,不是经过规范的评选活动,而是通过不规范的口碑相传被认定的。
评文,也许可以认为是从唐代的科举制度开始的,但那主要不是评文章的优劣,而是借评文章的优劣看你经济的学识,着眼点不在“才”而在“学”。着眼于文章艺术的优劣,文艺界正式的评奖活动,大概是从20世纪才开始的。最有影响的,当推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发起的京剧旦角名伶评选活动,不是官方文化部门主持的,也不是由专家拍板的,而纯粹是一个民间的群众性活动,由广大读者投票,而且读者中可能有不少并非京剧的热情观众,很不专业。最终以梅兰芳的《太真外传》、尚小云的《摩登伽女》、程砚秋的《红拂传》、荀慧生的《丹青引》、徐碧云的《绿珠坠楼》荣膺“五大名旦”美誉,后因徐较早息演舞台,遂以梅尚程荀为“四大名旦”,不是专家的评定,却为梨园行家和历史所公认。这一评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京剧事业的发展。所以,1936年北京《立言报》又发起公开投票的评选活动,选出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为“四大童伶”,1940年又被选为“四小名旦”,后来尤以张君秋的成就为著。
官方组织的评奖活动,撇开齐白石、黄宾虹被评为“人民艺术家”不论,3次全国连环画评奖,对于推动新中国连环画事业的发展繁荣,所起的作用之大,也是有口皆碑的。所评出的优秀作品,尤其是一等奖作品,《山乡巨变》、《铁道游击队》等等,其成就更永著于美术史册。可见,尽管文不像武,孰优孰劣,包括同样的优,孰更优孰稍次,不太好说,评选的结果出来,即使会引起少数参评者本人尤其是其拥趸的不满,但大体上还是准确的,也是可能令大多数圈内圈外人信服的。而越是评选的结果能令大多数人信服,这个评奖活动也就越能发挥其正能量的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评选的结果不能令大多数人信服,这个评奖活动不仅不能发挥其正能量的积极作用,反而会发挥其负能量的消极作用,不是推动事业的发展,反而推动事业的堕落如“二桃杀三士”。
这里说的令大多数人信服,而不是令所有人信服,是因为任何评奖,包括武功、体育,尤其是文艺,要使所有人信服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任何评奖都是不可能真正公正的。特别在文艺方面,真正优秀的作家、作品,必然是身后的口碑评出来的,即使生前的评奖,也需要身后的口碑来检验。这就是现实往往是不公正的,历史才是有可能相对公正的。事实上,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家、作品,大多没有经过生前的评奖,而生前的评奖,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当然有,如“四大名旦”、新中国连环画的一等奖,但绝大多数都经不起历史的检验,不仅评选结果刚出来便遭到吐槽,就是评选结果出来后为大众所认同的,比如说历届的诺贝尔文学奖,前几届的鲁迅文学奖、矛盾文学奖,今天人们还能说出来的,又有几人、几篇呢?不仅圈外的读者说不出,就是圈内的专家包括当时拍板的评委,可能也记不上来了,更遑论能传载于史册?
评奖活动之多几至于泛滥,官方的,民间的,国际的,国内的,全国的,地方的,文艺的,科技的,大概莫过于21世纪以后的中国,优秀建筑,优秀工程,优秀桥梁,优秀艺术家,优秀作品,超出了文明以来的任何一个时期。中央电视台的戏曲频道,出台的演员,几乎没有一个不是梅花奖或电视大赛金奖等等的得主。书画家也是如此,每一个书画家,他们的简历,多有一人而获得过十几个全国奖项的。艺术家热衷于参加评奖并得奖,只有有限的金鸡奖、百花奖两个桃子显然已不能满足大家的热情。于是评奖活动的名目越来越多,就像抽奖活动,福利彩票之类,10万个人中只有几个人得奖,近于赌博,风险多大!所以不少商场想出了人人有奖的项目。既然人人都是艺术家,那么,作为艺术家当然人人都应该是某一奖项的得主。元四家只有4人,如果“当代十大画家”也只有10人,那多不好,虽然不会引起“二桃杀三士”的血案,但一定会引起大批未入选者集体上访举报的不稳定事件。所以扩展到2000人,而且还大有继续扩展“当代十大画家”人数的势头。但人人都是“当代十大画家”,先前的当选者又要不满,所以,对于今天的评奖活动,一方面艺术家们继续热衷地参与,评奖活动的组织者们不得不挖空心思地想出新的名目,共和国脊梁奖、共和国功勋艺术家奖等等;另一方面圈内人又严厉地诟病,指斥它的不公正,包括曾经的广大获奖者,更包括迄今更广大的未曾获奖者。
一座大桥评上了优秀工程奖,结果倒塌了,你固然可以批评这个评奖活动不公正,但柳忠秧、周啸天入围了或评上了鲁迅文学奖,你说他不好,可评委说他好,标准是不同的,哪一个标准都不会倒塌。结果,只能真理越辩越糊涂。
标准虽然讲不清,但参评者跑奖拉票、贿赂评委,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不公正了吧?不过你看,在美国,从总统到州长的评选,参评者不也是大把大把地花钱跑票拉票,行贿作为评委的选民吗?选出来的总统、州长即使不好,也只能由历史评说,而不能责怪评选活动的不公正。
不规范,也是评奖活动在今天饱受诟病的一点。但西方的总统、州长评选够规范、严格了吧?几乎杜绝暗箱操作,评选出来的总统、州长,又有几个真能造福国家、造福世界的?而我们的评奖,不要说官方组织的,就是民间发起的,从审批到条例,到聘请评委、公证,相比于当年《顺天时报》的名伶评选活动评出“五大名旦”,不知要规范多少!结果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