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观点交流

文学研究新话语要用心去滋养

——记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温奉桥

2014年09月17日 11:08: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十几年前,正值而立之年的温奉桥毅然辞去令人羡艳的公务员工作,选择回归校园攻读博士学位。自此,他踏上了文学研究之路。每每谈起这段经历,现已身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的温奉桥都淡然一笑。他颇有感触地说:“学术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心灵和精神性的工作。学问具有免疫力,让人与外界自觉保持一种距离。”

“铸钢筋”:重视文学理论的积累

2000年,温奉桥参与了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朱德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的理性精神”,主要承担“非理性的哲理文学”部分的研究工作,力图从隐喻和象征的视角重新考察和评估20世纪中国小说。

为深入此项研究,温奉桥开始重新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如鲁迅的《药》、钱锺书的《围城》、许地山的《缀网劳蛛》等。“小说并不仅是虚幻的世界,也是一种社会、文化乃至生命现象,其实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和生命的隐喻表达。”温奉桥说,隐喻和象征的观察视角为他打开了一扇窗,让他看到隐喻性表达背后折射出的20世纪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独特样态。

“我常对研究生强调,要重视理论积累、夯实理论功底,就是从这里得到的启发。”温奉桥进一步解释道,“如果把一篇论文比作一幢房子,那么我们阅读的小说等文本便是沙子、砖块、水泥,理论则是钢筋、框架。没有沙子、砖块、水泥,当然建不起房子,而没有钢筋、框架,也同样不会有房子。”

温奉桥坦言,这些道理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好并不容易。“学术研究是件清雅之事,学问之路也是条寂静之路。”在温奉桥看来,只有甘于坐冷板凳、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才能真正体味学问的魅力,并取得不俗成绩。

这一课题完成后,温奉桥沿着隐喻和象征的路径继续探索,2003年以来,先后撰写了《非理性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论文学创作中的非理性思维》、《精神生态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等论文,其中《非理性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做加法”:超越雅俗书写文学史

10多年来,温奉桥的研究重点虽有转变,但一直未曾远离张恨水及通俗文学研究,“研究张恨水是读博期间导师朱德发先生给我‘布置’的作业”。

近年来,温奉桥先后出版了《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张恨水新论》、《现代性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等著作,并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

温奉桥说,提及张恨水,很多人首先联想到“旧作家”、“鸳鸯蝴蝶派”等标签,却忽略了他留下的作品本身。“如果立足中国文学自身传统,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视角来看张恨水,他的文学史意义将会不同。”

“长期以来,我们把通俗文学排斥在新文学之外,这是不合适的。”温奉桥进一步表示,当下,新与旧、现代与落后、高雅与通俗的文学史概念樊篱并未完全打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限制了对现代文学的整体认知和评价。

如何以新的学术视野研究通俗文学,将通俗文学纳入到现代中国文学史的有机体系中进行审视,建构“一体多元”(“一体”即以汉语文学为本体,“多元”即多种文学形态并存)的文学史新格局,是温奉桥长期思考的问题。“文学史书写既要敢于做‘减法’,更要勇于做‘加法’。构建超越雅俗的文学史观和开放包容的文学史架构,需要进一步强化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认同感,需要一种新的历史意识。”温奉桥强调。

“接地气”:构建文学批评新范式

在通俗文学研究过程中,温奉桥发现,用西方理论和话语研究通俗文学,明显“水土不服”。因此,如何构建本土文学研究与批评新范式,是温奉桥一直关心的问题。当下,在文学批评领域,“接地气”的问题也普遍存在。“长期以来,我们更多接纳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却忽视了自身批评理论和话语的建构。”温奉桥不无担忧地说,“如果一个五千年文明大国,沿用的是一套舶来的学术话语,这将难以想象。”

“西方话语长期主导文学批评的现状必须改变,逐步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和批评话语,是当下文学批评和研究面临的重要挑战,更是学术界义不容辞的责任。”温奉桥告诉记者,“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如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新范式已成为批评家需要思考和面对的课题。”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