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能一“革”了之
近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把抓落实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工作重点,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也是国家的名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深刻影响着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影响了周边四邻的发展走向。然而近代以来,随着国力的衰微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华文化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进程。
建国以后,我国的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义务教育的普及、传播方式的便捷、产业市场的开放,使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不仅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作品,而且创作主体日渐大众化、平民化,打破了传统的精英垄断文化的格局,为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提供了条件。
但是,目前的文化事业发展状况,仍然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相适应,更与文明古国的身份极不相称。作品产出总量多、精品少,题材范围小、求新求变少、批判力度弱、同质化严重,是不争的事实。
导致这些问题出现因素是多方面的,体制机制的束缚是其中重要的一点。政府管得太宽,管得太死,重政治功能,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过于严苛的审查让制作公司对敏感题材不敢轻易涉足;另一方面,制作公司片面追名逐利,重营销、轻创造,重炒作、轻质量,重功利、轻责任,不仅受市场影响跟风制作,而且极力压缩制作周期,导致作品粗陋不堪。
“改革”不是“革命”。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更好更充分的发挥政府“开关”作用,而不是将所有的体制机制一“革”了之,把所有问题全部抛给社会。只有坚持以先进文化引领文化事业发展,鼓励文化多样化的同时,唱响时代主旋律,抵御各种腐朽文化的侵蚀,才能创造出更多体现时代精神、符合人民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成果。
因此,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以壮士断腕、英雄自戕的魄力,斩断束缚文化事业发展的镣铐;就是要以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气度,博采各种优秀文化的精髓;就是要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就是要以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气势,以高扬的主旋律奏向时代的最强音。
文/周文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