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自省与体制的自新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有步骤地全面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改革,文化产品创作层出不穷……
自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部署启动、全面展开、深化攻坚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全党全社会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触及到文化体制改革最核心、最复杂的问题,是整个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其进展影响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中心工作主要是转企改制。经过多年的试点和准备,从2009年起,改革进入全面铺开、快速推进的阶段,改革成效日益显现,转企改制的院团数量快速增长,正在归位市场主体。转制院团结构不断优化,一批龙头演艺企业正在崛起。许多院团在转企改制中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企业规模得到扩大、实力得到增强、产业链不断延伸、市场开拓能力明显提升。这不仅使国有资本扩大了在演艺市场的占有率,而且为演艺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文化产品和服务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又具有商品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越来越成为人们进行个性化文化消费,满足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文艺院团只有积极面向市场,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转变体制机制,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增强活力、提高能力,努力打造经得起市场和群众检验的精品力作。这些年,在体制改革中紧紧抓住转企改制这个中心环节,带动改革工作全面推开,逐步打破了以往“以行政为中心,以得奖为目的”的生存模式,建立起以观众为中心、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为目标的院团经营管理体制。院团在市场搏击中不断壮大,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天地。
思想观念是总开关。哪里有思想解放、观念转变,哪里的改革就会取得新突破。在推进院团改革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澄清了下列模糊认识:改革不是政府“推责任、甩包袱”。一方面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没有减弱,还有所增加;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市场获得了所需的资源,从而突破制约发展的各种瓶颈,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动下,产生出“1+1>2”的叠加效应。改革不是因为政府“没有钱、养不起”。要通过改革,增强院团的内生动力与活力,把演艺业的主体培育好、结构调整好、环境营造好、体制机制建设好。
改革能否顺利,关键是改革是否尊重和顺应规律。实践证明,经营性文化产业只有进入市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才能更高,主流的声音才能传播得更远。这既是文化发展的规律,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规律。因为把文化推向市场,就是把创造的权利、评价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交给了群众,就是让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成为衡量文化发展的标准,从而文化才能在接受市场的评价中不断校准自己的方向。
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一种科学有效的领导方法。正是因为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改革的经验教训作参照,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日渐清晰。自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就设计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发展思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壮大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其中,“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文化发展实践上的一个重大创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命题后,又明确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思路,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报告突出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把文化建设摆在与经济、政治、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形成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意义重大而深远。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并将其变革的深刻根源归结于人的觉醒:“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今天,当我们以更宽广的历史视野来审视正在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时,完全可以说这一改革正是中国重建文化自觉、重树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伟大变革,它所迎来的必将是恩格斯所热情称赞的那样一个伟大时代。我们欣喜地看到,文化体制改革释放出来巨大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助力和鲜明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