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观点交流

网络语言对文字发展的影响

2012年12月05日 11:32:19  来源:东方早报

由于文字载体质料和书写工具的不同,语体和文字的表现样式也不相同。在龟甲和兽骨载体上形成了甲骨文,在坚硬的铜器上形成精练的钟鼎文和圆形笔画的篆体字,由于受书写材质局限,文章只能很精短。尽管秦始皇令李斯去“书同文”统一汉字为“小篆”,但是从近年来出土的秦简上成万个汉字及再以前的秦国睡虎地竹简上所写汉字证明,当时汉字已经都是向着隶书进化的字体了,因为书写工具已经变成了毛笔。活字排版的发明又将语言文字推向平民,大大促进了文学的俗化和繁荣,纸面文化有了极其辉煌的发展,白话文语体也形成了,语言面貌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到了20世纪末,世界文字出现了网络这个载体,新科技又一次带来了网络语言这种当代重要的语体,它的出现极大地推进着语言向前发展。

如今,网络的文字是电脑击键输入的,由于网络语言不需要“批准”,其创造力不受“正统”传媒编辑的过滤或限制,网民可以自己打造和选择,自由使用和传播,网语“书写”必然比纸面语言有更多的自由度。共同的创造、平等的参与传播,使网上的流行语具有更彻底的约定俗成性。语言的本质就是群众的约定俗成,书面语言一旦摆脱历代以来都存在的某种约束性甚至规范化,就会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网络语言常新常杂是自然的现象,由此而推进了语言的快速变化。网络语言的更快捷、更彻底的约定俗成性使人类在使用语言上更少被异化,使大家说话更遂心、更直率,联络更贴心、更亲切,网络语言也与生动的口语更为接近,表达更自在和幽默。语言要有这样的亲和力才真好。

过去,有些人认为语言只有书面语、口语两种语体,其实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今,语体文体已经有几十种。网络语体与广告语体、诗歌语体一样不能用于写论文写社论,人类的语体是多样化的,不可能统一,但各种语体的语词都会互相渗透。网络语言虽诞生时间不久,但是对世界语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前几年国家语委语信司公布的每年使用频率最高的一批词语,其中不少便来自网络语言,网络带来世界语词的空前大发展和交流,使大量产生的语词更具有世界性和现代性。网络语言敲打时的快速性,使得缩略词大量产生;博客、微博和网络新闻、电子邮件、BBS、手机短信等,正成为各类信息、文字新的集散地、新词语的发生源。尤其在BBS、QQ和个人博客中的语言更为个性化,因而使用语言更加尽情,是睿智焕发的所在。群众性的流行语呈全球化传播,大量有生命力的网络语词正在走向纸质媒体。科技术语大量渗入语文生活,大众语文生活的百科性成分猛烈增加。字母词语已成为汉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语法包括最稳定的构词法也有发生变化。在网络里,独特的家乡话、方言也复活传播了,“口音”、“图形”等也被看重。当然,由于个人行为的即兴性,这里可以是睿智和浅陋并存的地方。

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将与网络密切相关,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是当代面向世界的汉语语言文字迅速发展的推动力。新时代必须由新鲜语言与之对应,任何社会上的语言创新、文体变革、符号新生,都是以人们暂时不习惯的变体代替已经习以为常的“正体”,从看不惯到看得惯,面对不懂就应该学习、迎头赶上,而不是保守地指手画脚。要有一个动态的语言观,这就是说语言永远是流动着的,语言学的最基本原理,就是语言是社会现象,随社会发展而发展,总是青年人走在前面,创造新词新语。世界上不存在“纯洁”的语言,语言的最“健康”状态就是顺其自然。语言产生或变化的总原则是“群众的约定俗成”,群众在使用中自己会筛选语词,语言自有择优除劣的功能。词语的存废、新陈代谢不是以个人和什么权威的意志为转移。不准人家说的,人家照样说,说得多了,就不陌生了,成了通用词通用语。

新词新语不存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语法规范”的问题,创新就是要突破“规范”,除非不要创新。语法都是群众在使用中自然形成和变化的,语法书要根据人们的新约定俗成而修改。学校应该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地方,学习和使用语言本来应该提倡和注重生动活泼和创造性,让学生选择最遂心、最活泼的语词,向群众口语学习。我们不应以“规定性”去束缚孩子的心灵,要以“描写性”的观念来编词典。多元博大的中华文化和纷繁的现代世界,怎么能用限制的方法,用僵化不变的语言来表达呢?为此,在今年上海举行的全国第17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研讨会上,语言学专家几乎一致的意见是: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语言风格,要像保护生物多样性那样,保护汉语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