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起色不大 症结何在
有位台湾来的资深艺术品经纪人在上海开了家画廊,地段所在、装修布置、作品格调均不俗,但几年下来,仍没多大气色。这位画廊主自己也纳闷:做了这么多年画廊,选的画家水准都不低,自己的理念大家也认同,可就是没起色,怎么回事呢?
现在大家说艺术市场进入拐点,其实是指二级市场,就一级市场而言,从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大家压缩开支,被迫抱团取暖,到现在咬紧的牙关都没松开过,市场一直没好过。
一二级市场难道不是一伙的?冷暖不同步,又是怎么回事?
一、 两三年后,新画廊还有几家开着?
记得2006、2007年前后,本地一下子开了很多家画廊,许多业主都高调入市,信心满满。当时就感觉不对,尤其是面对一些理念奇怪的业主,我们嘴上说着恭维话,心里却暗暗盘算,这画廊能开两三年吗?两三年后,我再走过那几家画廊,大多门面早已转让。当然,还有新业主在这几年里不断高调入市,这大概就是“前赴后继”吧。
最近又有一个搞实业的老板投资开画廊,席间谈起经营模式,资深传媒人林明杰兄悠悠道:开画廊最后赚钱的,是你手里的存画。
凡是看到高调入市的老板,我都会为他们捏把汗,我不知道他们在入市之前花多长时间、请了什么人做了市场调查,也不知道他们认为画廊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更不知道万一市场整体不行或者他们的经营不行,还有什么全身而退的方式?
但就我所知的情况大体是,一位老板觉得艺术品是个新的热门行业,高端、高雅,还能赚钱,画廊是轻资产,同他们原先从事的制造业、或者房地产业比起来,前期投入要少太多了,即使亏,也亏不到哪里去。即便流通做不起来,那些画囤在手中,未来总能增值,有点像个矿。
这就是一种经营理念,往大了说,也暗藏了一定的价值观。
二、 看不懂毕加索,是有意义的看不懂
最近还有个房地产业的大老板,到日本买了许多艺术品,入市总共才一两年,就拿这些新买来的艺术品在国内办大型展览了。在他们眼里,收购、办展,提升藏品价值,然后伺机出货,这是一种经营模式,也是一种价值观。
对于同一件艺术品,不同的价值观产生了不同的收藏行为,而目前收藏行为五花八门的背后,就是价值观交织混乱所造成的。
从毕加索大展到中国举办,而广大观众普遍反映看不懂,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审美基础有多薄弱,一个毕加索,映照出了我们羸弱的审美世界。
因为是毕加索,大部分人都知道,所以,来了那么多毕加索的画到家门口,不看实在有点可惜,可看了,又无法喜欢,站在那些立体主义的作品前,你真的不知道它好在哪里?但美术史的定评摆在那里,你敢说不好吗?而且,你花了看一部美国大片的价钱,心里总想着值不值的问题,这个时候,价值观显露出来了。可以说,绝大多数人会在这道价值观的难题前面暴露了内心。
所以说,观众对于毕加索的看不懂,是有意义的看不懂,主办单位的亏损,是有意义的亏损。
但是,我认为不必急于下结论,说毕加索不合适中国人,或者毕加索来得太早或太晚。该来的早晚要来,该走的路早晚要走,价值观的树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可玩味的东西却很多。
三、 三步、四步、伦巴、恰恰同时播放
又要说到当代艺术。许多人面对当代艺术,就像“皇帝新装”寓言故事里的观众,明明心里不能接受的,却因为它们在国际上大受追捧,价格拍得老高老高的,就难以自持,只能随着大家说“很好”,唯恐被人说“不懂”。但是,你一旦被动接受了某些东西,操纵者就占了主动,话语权旁落,你就等着被人牵鼻子吧。中国当代艺术价格炒得高,你就说它是国际阴谋;它越炒越高,你就说是假拍;越来越多的华人开始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你就说西方人开始出货;国家开始部分接纳当代艺术,你就说当代艺术中国化了。反正,观点总是跟着钱走,这就是目前普遍的价值观。这个“你”,也包含媒体。但是,又要说到我们的审美,百年前曾经现代化了一部分,中止了,现在继续跟国际靠拢,于是,一下子要接纳世界上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到当代艺术的全过程。就像三步、四步、伦巴、恰恰音乐同时播放,你怎么跳舞?难免步履错乱,互相踩脚。
我们还在对世界艺术的理头绪过程中,这学费必须得缴,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当代艺术作品。因此,对于当代艺术的价值判断,慢慢将回归到中国本土、中国现实,那些天安门、毛泽东的符号化创作,终究会落到其原本产生的土壤里,喜欢的人自己喜欢去吧。中国人有更多更丰富的现实题材需要关照,有更多原生的蓬勃的艺术源头可供开掘。最基本的价值观——中国人自己都看不懂的,怎么能称为“中国当代艺术”呢?
四、 有些美术馆和仓库没区别
有些企业主,收藏了一段时间之后,便有了开美术馆的雄心。对他们来讲,开美术馆是一种高尚的虚荣,是一种档次。既宣扬了自己的藏品,提升了社会认同等于提升了藏品价值,又为藏品找到了一个适合安放的地方。所以,近两三年里,中国迅速进入一个美术馆的大干快上时代,可大部分新建美术馆的业主都没搞清楚美术馆和仓库的区别。美术馆是公益事业,有学术研究、传播、教育的功能,而具备这些功能的新建美术馆,目前并不多见。许多美术馆硬件很好,一年却办不了几个展览,更别说有社会影响力的大展了,更多的美术馆造好了,空着,或者热闹了一阵,没声音了。这又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有些老板办美术馆除了当藏品仓库和身份象征,还有囤地的想法;有些地方办美术馆,纯粹是政绩需要、面子工程;还有些美术馆,是当长期生意做,将来万一不行,可以连同藏品一起转手,就当股权投资。艺术品的确是具备多种社会功能,于是我们看到,美术馆大肆上马,而优秀的展览却没有同步增加,学术研究的力量也没有增强的迹象。就像媒体上引述一位业内人士的说法:现在资金进来了那么多,好作品多了多少呢?
五、“艺术农村”只是一场秀?
现在还有一种时髦叫“艺术农村”,是一帮艺术家把农村当做了作品的素材,进古村,进行考古式提炼,纪录乡村演变、现代冲击,在看似“憨傻”的人脸上找到思考触发点。然后是邀请跨领域的人士如设计界、广告界、摇滚界、民谣界、装置界、影像界,进行命题式创作,犹如将一个城市的双年展,搬到了农村的祠堂。而观众,除了完全不明就里的当地人,还有几台摄像机——一切都会被搬到城市的美术馆里再演绎一遍。若询问当地人,这么具有文化拯救意味的艺术活动你看懂了多少?答曰“不知道”,再问“你们乡村里有多少学校?”答曰“一座也没有。”文化拯救若是为城市的秀场增添新的色彩元素和冲击力,当然无可厚非,总比坐在书斋、画室里的无病呻吟好得多;但若是真的有心进行文化拯救,那不妨先从费用里拨出一点来做做乡村教师培训、学校建设,哪怕是送点图书下乡也好吧。对于文化价值观的思考是留给小康之后的城里人的,有高尚价值观的人,应该为你的创作元素提供者做一些微小的实事,也算是感恩或者回报,如何?
六、皇家收藏的价值何在?
二级市场上,皇家收藏的理念深入人心。皇家收藏,意味着东西档次高,皇家喜欢的嘛,总是当时代最好的东西。比如玉玺,不但玉料保证是极品,还有皇权象征,要在古代,你一个普通人再成功也拿不到玉玺的。当代藏家有福了,所以但凡玉玺拍卖,价格总是高高昂起。当然也有人反对,认为皇家艺术品缺乏生活内涵,主题和内容太受局限,缺乏艺术品的血脉真情,是贫血的,同艺术的真趣截然相反。反对皇家收藏的这些人往往推崇文人收藏,认为一块玉玺的价值不见得超过艺术大家信手刻的印章,那些有趣的闲章印文内涵远远超过玉玺上等级森严的文字,而皇家诏书的收藏价值比不上明代文人的一封信。这就是价值观的较量了,拍卖价格就是较量的结果。
七、 为何当今收藏价值观和古代截然相反?当今艺术市场里,书画无论单价还是总量都占第一位,其次才是瓷器、油画、当代艺术,再是当代工艺品,最后是杂项和古籍。这是价值观的排序,然而在中国千年收藏史上,我们祖宗的排序一向是倒过来的。最高档的是青铜器、金石碑帖,其次是书法、高古瓷玉,然后才是工艺杂项和书画。在我们祖宗眼里,艺术品里地位最高的东西它的入门门槛最高,需要极高的文化修养才能理解、欣赏,书画之类的最通俗易懂,所以地位低。这又是价值观的颠覆倒错,里面上映了一部时代演进史,我们就不展开说了。但未来时代会如何演进,价值观是否会再次重塑,值得思考。
八、 对冲基金的艺术价值观如何?
最近看到一篇报道,说的是国外对冲基金大举杀入艺术品收藏,我觉得,他们的理念值得观摩。操作对冲基金的,都是最顶尖的金融人才,操纵着整个金融市场,他们的眼光应该有一定代表性。这些顶尖金融操纵者买进的,大多是战后几十年里最伟大的艺术家作品,他们的选择标准是能进博物馆的人。在他们看来,世界上画家太多,但只有这些能进博物馆的艺术品,其总量是十分有限的,大多会被博物馆收纳,剩下的能流通的就很少了,因此价格会长期向上。而这些对冲基金经过近七八年的操作实践,普遍成绩是在三年里盈利翻一倍,或者在五年里赚了两三倍,而更短期的,往往赚百分之三五十就不错了。也有喜欢操作市场不注意的小门类艺术品的,比如新人新作或者摄影等低价作品。这些对冲基金的理念是,新人新作或者摄影作品往往是原始股的价格,而且大家不注意,容易拿到东西,基金不指望赚太多,但最后盈利总量也很不错。这些对冲基金的操作理念其实包含着他们的艺术价值观。
而我们的市场上,许多投资家、投机家的胃口远远超过了国际对冲基金,而且目光放得更短。如果他们最后能成功,那倒是国际对冲基金的大佬们要来这里取经了。好在时间也快了,2009年以后,中国出现了一些艺术基金和艺术品信托产品,按照他们的操作时间设定,2012年开始应该是一个收获的时节。大家拭目以待吧。回到文章起首开画廊的事情。一个人做任何事情,起指导作用的,总是价值观,而不同背景、不同时间段里,人们的艺术价值观可能差别很大,不同的人开画廊,因为价值观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收获。你之所以买一幅画,最后还是对于这个画廊或者画家的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市场是有点大时代背景下必然的混乱,但不变的是价值观。重新发掘价值,是市场人士永远的课题和饭碗需要,也是所有艺术爱好者、藏家内心最后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