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国展:是强大推动力还是破坏了书法生态
11月12日,广西跨世纪书画艺术馆翰墨飘香。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以下简称“国展”)在这里开幕。与此同时,书法理论家论坛和千人书法表演等大型活动也配套进行。有着书画界“奥林匹克”之称的“国展”第一次走进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在广西掀起了一场关于书法艺术的大讨论。
“国展”之功VS“国展”之弊——是强大推动力还是破坏了书法生态?
四年一届的“国展”是全国级别最高也是最为重要的综合性书法展览,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广西展区开幕当日,就有近万人前来参观。11月12日,在广西跨世纪书画艺术馆五楼的书法作品展厅,来自广西贵港新塘三中的教师冼宝杰带着6岁的儿子正在拍照。他用相机将每一幅优秀作品都拍下来。“一天的参观时间太紧了,拍了照片以后可以慢慢欣赏和学习。”冼宝杰说,他们30多人组团,早上6点就从贵港包车过来,不仅自己可以开拓视野,还能让孩子接受书法艺术的熏陶。“国展”参与者之众,投入精力之大,创作作品之多,堪称之最。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朱以撒说:“‘国展’就是推动当代书法创作的强大推动力之一。”“国展”改变了古代社会书法创作顺其自然、平静而为的做法,使书法创作行为提速、创作目的明确,不管结果如何,在整个参与过程中,参与者的积极性被前所未有地调动起来。来自广西南宁市武鸣县仙湖镇的潘文志练习书法10年了。这个生活在偏远乡镇上的年轻人没想到自己可以在“国展”上获得提名奖。潘文志说,“国展”在家门口举办,鼓舞了壮乡士气。书法爱好者遍布五湖四海,服务于各行各业,“国展”为大家架设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也创造了一个检验自己书法水平的机会。“可以说,展览的形式引发了当代书法从创作本体到生态环境的深刻变革,这个形式是否真的有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值得我们深思。”当代书法篆刻大师李刚田则持不一样的观点:国展的审美方式是“走马观花”,评审方式是“瞬间判断”,创作方式是“惨淡经营,百般粉黛”,最终导致剥离了文,远离了人。他认为,很多创作者为评委而创作,为适应展厅形式而创作,实质上是为名利和物质而创作,并非古人的精神寄托。“我们要尽可能淡泊一些。”中国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陈洪武也认为,现在有很多的书画展览,如果一个接一个地追着去创作,不仅会很疲惫,而且会损害更高层次的追求。书法理论家吴振峰则认为,“国展”即使有一千个弊端,但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它把艺术的权利交给了人民。“国展”规定年满18岁的中国公民都可以参展,平头百姓通过展览可以“直步青云”。“从理念上来说,‘国展’是先进的,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肯定它、坚持它。”
小众化VS大众化——群众热情高涨与专业水准下降是否矛盾?
11月12日,在广西首届书法艺术节上,一场规模宏大的“千人书法表演”盛大开场。来自广西各地的几十名知名书法家带领几百名书法爱好者,组成千人的宏大阵容,同时泼墨挥毫,恣意书写,场面蔚为壮观。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秘书长李一看完千人书法表演后连连感慨:场面太壮观了!这对书法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是一件大好事。李刚田则在当日举行的书法论坛上表示,目前书法的一些重大活动,多着眼于向社会推广和向大众普及,而缺乏站在本艺术门类专业立场上的深入思考。这些活动有助于推进书法走向社会大众,但是书法的非专业化和庸俗的社会泛化趋向日渐明显,这使专业的“书法人”深为焦虑。陈洪武也认为,一方面要推动书法艺术的普及,让群众热情高涨,一方面也应警惕书法专业水准呈现下降的趋势。来自广东的书法教育者黎兴华这次有一幅《清言小品》入展了。他们夫妇俩提前半个月就订了机票来广西参观。他认为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于书法艺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目前书法还是精英艺术,比较小众。在强调文化自觉文化强国的当前,必须将书法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向大众普及。有参观者指出,现在许多学生不仅不会使用毛笔,钢笔字也写得歪歪斜斜。如果不从小学抓起,久而久之,整个社会的书法水平和文字书写能力就会越来越低。从事了十几年民间书法教育工作的黎兴华说,单纯靠民间的力量来推动书法普及十分困难,利用行政的力量就能事半功倍。因此,他十分赞成今年教育部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需每周安排一课时书法课。
获奖作品VS书法精品——书法大作应该如何产生?
本届“国展”共收到5万多件作品,共评出优秀作品58件,优秀提名作品68件,入展作品787件。广西展区共有400件作品入展,其中优秀作品30件,优秀提名作品38件。广西书法家协会主席韦克义认为,这些获奖作品形式多样,内容高雅,既有深厚的传统根基,又表现了多彩的时代追求,反映了当代中国书坛的创作水平。但是,获奖作品是否就能成为精品?这引起了参加书法论坛的多位书法理论家的讨论。“我觉得很遗憾,‘国展’上没有强烈震撼力的作品,都不能成为代表时代风范的大作。”着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周俊杰看完所有入展作品后发现,“国展”上的不少作品,跟风现象较为严重,形式至上,失去了个性,失去了自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则认为,一部分人适当地跟风是有正面效果的。不必对部分作者的跟风求全责备,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大师的高度。“不可否认,每件入展作品都是细细打磨出来的,甚至几经调整、做到舛误极少而趋于完好。它们的确符合国展的需要,是国展中的精品,但是脱离了‘国展’,放在当下书法环境中,却未必是精品。”朱以撒说,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需要浓厚的个人情调,是不期然产生或自然而然地“流”出来的。“从‘国展’中获奖,由潜人才变成显人才只是第一步,离大家名家还相距甚远。”书法批评家姜寿田说,“国展”对书家还只是一种技术论定,书家要真正卓然成家还需历经长期的个体修为,还需书史的文化认定。
书写性VS装饰性——书法艺术如何才能不被娱乐化?“在阅读这届‘国展’作品集时,我有个印象挥之不去——展览作品太花哨,太过装饰化!这很像中秋节的月饼,看起来只是一种仪式。比如小字拼接,炫技造作,长此以往,书写能力就会萎缩。”着名书法理论家吴振峰说,书法万不可沿此走下去, “空心”化会使书法的生命力受到威胁!广西书法家协会主席韦克义也认为,好的书法作品应该在一定技法功底基础上随心而书,信手而得。但由于想入展必须迎合评委的眼球,在色彩、拼接、章法布局、外观装饰等下功夫,这就背离了书法创作的核心宗旨——以手写心。来自山东的获奖者王兆会有不同观点。他对这次国展评委们比以往更加注重“书法”本身有切身体会。据王兆会介绍,他在上海展区入展的草书,和在广西展区获奖的行书全都是在白宣纸上创作的,没加任何色块拼接,而他的另两幅形式复杂的作品反而被双双拿下。“我真实地感受到评委们是先看‘字’本身,没有被‘形式’迷住。”“如果所有的参展作品都是单纯的白宣纸,那对于整个展厅来说不会显得过于单调吗?”有作品入展的黎兴华认为,对作品进行适度的包装,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这也是书法艺术的一种新探索。“我们的书法应该既注重本体,又注重跨界,不断融合创新。”李一认为,书写性和装饰性不要对立起来。书写性当然是第一位的,但是把装饰手法运用到展厅里,运用各种元素将作品完善地呈现给观众,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书法的内涵。书法如何不被娱乐化,这值得每位书家思考。吴振峰说,对中国式文化境界的坚守,牢牢守住民族的“灵魂”,这才是“文化自觉”的真实含义。“星斗丽天,但愿多几颗恒星,少一些流星。”
短暂的书法比赛VS常态的书法批评——评审机制应该如何完善?
如今,“国展”展览机制已成为推动当代书法的主导力量,成为书法风气倡导的标志。书法批评家姜寿田认为,“国展”的审美与文化导向会直接影响到当代书法的整体命运与价值选择。“有了国展就有了导向。”中国书协副主席吴善璋说,由于工作量巨大,目前的评选只停留在视觉效果上,文化层次、艺术价值无法全面顾及。因此新的评选机制和平台亟待建立,那就是开展常态的书法批评,这才是正确的书法导向,而非简单的评选结果。中国书协研究部主任刘恒也认为,“国展”评审的权威性和学术性需进一步确立。他认为,“国展”集中反映了当代书法创作的书风大势,评选结果会引导创作风气。但评选结果不仅取决于来稿质量和风气,也取决于评选班子的评选标准。既有作者队伍如何创作的问题,也有评审队伍如何选择的问题。“国展”也在不断尝试着改革。十届“国展”评委会秘书长戴志祺介绍说,本届“国展”在评审方式与展览模式上进行了改革。一是作品的初评采取打印件评审,较好地解决了遗珠之憾;二是采取评议相结合的办法保证公开公正;三是分区承办展出,通过在上海、广西两地展出,扩大了展览的社会影响力。听完所有专家和作者的讨论之后,陈洪武感慨到,“国展”走过10届,是个漫长的道路,形成了规则式的运作模式,基本上公正有效。但是大家都在期待着新的评审机制的确立。目前的评选更多地趋向于平衡,个性的东西容易忽略,而这才是艺术最重要的含量。陈洪武表示,中国书协会拿出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调研,改善评审机制,让国展更加公正公平,包容艺术个性。(谢建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