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继遂谈文物鉴定与评估
龚继遂,中央美院教授,艺术品价格评估专家。1990年代曾在纽约苏富比拍卖公司任职,长期在美国从事关于中国艺术品的估价工作。
金缕玉衣没有市场价格
南方周末:文物鉴定包括哪些内容?艺术品评估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鉴定和评估一定要严格分开?
龚继遂:文物鉴定考察的是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乃至于真伪,传统方法主要是目鉴和考据。现在高仿作假越来越发达,文物鉴定往往要加上一些新的项目,比如字画交易非常讲究“传承出处”,也就是以前的收藏、展览、出版、交易的历史记录。器物类还采用科学检测,比如瓷器的热释光、木器的碳-14检测,以及青铜的金相学检测和自然锈蚀检测等等。文物类艺术品评估,评估的是供求关系中市场价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物政策的变化、交易地点的变动,文物类艺术品的估值是不一样的。文物鉴定和文物评估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领域,硬把两个过程捏合在一起,就相当于地质学家去给钻石定价,营养学家去制定食品价格,完全是对不相干领域的跨界干扰。
南方周末:如果专家对鉴定和评估都很在行,同时做了这两件事,会出现什么恶果?
龚继遂:鉴定和评估都很在行,理论上可能,实践上很难兼顾。从法律法规上来讲,博物馆从业人员不应从事文物买卖和交易,那也就无法积累交易买卖的信息和市场经验。博物馆从业人员如果介入文物的市场价值判定,不仅是违规,甚至是违法的。比如文物鉴定专家给“金缕玉衣”评估24亿元,这就有问题了。当文物作为银行贷款的抵押品,首先应该能够合法套现。金缕玉衣不具有合法交易的可能性,文物政策不允许它套现,所以它就没有市场价格。就连评估专家也无从做出市场价格评估。
南方周末:不做交易只做价格评估,不可以吗?
龚继遂:博物馆收藏的不能流通的文物,谈及价值指的都是它的“保险价格”。南方周末:如果以保险的名义对文物进行评估,然后再拿出去交易,是否可以?
龚继遂:保险评估会有附带的声明,明确此评估只在指定的范围内才有效,由保险专业人员提供的评估,不能作为质押贷款或其他用途。
南方周末:国外的艺术品价格评估由个人还是机构执行?外界普遍认可的评估资质是什么?
龚继遂:外界认可的是专业资历和行业声誉。在美国,拍卖行可以做评估,因为它是商业机构。艺术品经纪人协会的成员也可以做评估。专业评估人员也可以不属于任何机构,但是要有合格的从业经历,还要有专业个案的积累。当然在开始时要有权威人士的推荐。按照美国政府的规定,如果文物用于免税捐赠,专业评估人在向美国国税局呈交报告时,除附有从业简历之外,还要做一个专业声明,包括两点——评估人与被评估的物品没有买卖关系和产权关系;评估人的收费标准是按照服务小时或评估件数收取,而不是按评估标的物的价格比例收取。这是明确遵循了避免关联交易及利益冲突的商业道德。
南方周末:如果这些表面工夫都做了,但评估人与卖家或买家串通一气胡乱定价,被发现后是遭到行业内部驱逐,还是司法机关介入调查?
龚继遂:都有可能。当一个人的职业操守受到质疑,一般来说你会丧失从业资格。美国社会是契约社会,声誉会跟着你一辈子。当你扰乱了金融秩序,那就不再是单纯的职业道德过失了,你将负有连带的刑事责任。
南方周末:没有形成这套制度之前,美国是不是也有大量文物骗局?
龚继遂:当然了。但文物、艺术品交易本身是信息不对等的交易,古今中外都有很多合法途径可以达到盈利目的,何苦非要走非法途径呢?
追责文物专家不如追责金融机构
南方周末:假如我是业内权威,以个人身份赞美一件文物,这样的文章是否可以拿来作为评估依据?
龚继遂:绝对不会有人接受。如果该文物涉及金融问题,金融机构必须按法规办事,不会拿一篇文章作为依据。如果专家为没有流通可能的文物做了估价,而金融机构又因此发放贷款,这就不是“专业失误”的问题了,而是法律问题。不能流通的出土文物决不能用来做抵押贷款,既是一个金融常识,也是一个法律常识。所以与其追索文物专家的责任,不如追索金融机构的责任。
南方周末:国外也有以投资为目的的收藏,私人藏品是否可以用做抵押贷款?
龚继遂:当然有,目前国外银行也越来越多地进行这方面的尝试。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是在最近二十多年中发展起来的。对文物、艺术品进行质押和贷款有这么几个原则——
第一,先看人后看货,贷款对象往往只是有长期业务往来的优质客户。
第二,要对贷款用途及偿还能力进行风险评估,包括长期的信用记录、资产总值、现金流。
第三,进行评估时一定要聘请有交易平台的第三方。估值要和套现联系起来,套现又必须与套现平台联系起来。总之,要保证这件质押品能够合法进入流通领域并达成套现。
第四,所有的估价都是在保守估价的原则上进行的,一般不超过目前市场价格的40%。
第五,估价有时效性,因为市场变动大,一般以一年为限。如市场发生系统性危机时,还可以变动。
以上几点,很值得介绍给国内的金融机构和藏家。这是国外银行最起码的业务流程,任何一个有金融常识的人都应该了解。只有在文物来历不明、涉嫌诈骗、非法交易时司法才会介入
南方周末:国外有没有文物鉴定法、评估法等法律?
龚继遂: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但都属于商业法范围。我刚才讲的都是行业内部公认的规则。在商业实践中,陶瓷的热释光检测结果是拍品上拍的重要依据,以前有几家专业机构都能提供服务,现在苏富比和佳士得等拍卖行只接受牛津大学的鉴定报告,关键不是技术水平,而是对职业操守和职业信誉的信任。
南方周末:国外拍卖行业的“保真条款”是怎么回事?
龚继遂:所谓“保真条款”也是大陆业界普遍缺失的。通常佳士得和苏富比两大拍卖行在瓷器拍卖中,对用黑体字标示的年代和款识都有5年保真条例。如果两位以上专家质疑,拍卖行会全额退款。在以往的实际交易中,也确实发生过退款的个案。
南方周末:是否可以说,文物行业的规范化,更重要的是行业自律?
龚继遂:最主要是行业自律。文物行业的自律又与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程度,行业外部制度建设等社会文化综合因素息息相关。
南方周末:中国的艺术品交易行业有没有可能实现规范化?
龚继遂:我对远期前景充满信心,对近期前景充满忧虑。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文物、艺术品市场,很多人都是外行,于是学术标准、鉴定标准、估值标准都在迅速降低,可交易标准迅速宽松化,甚至买家之间也有某种程度的“博傻”心理,也就是明知是假货也要买,反正能找到更傻的下家。
南方周末:行业规范化应该从哪步着手做起?
龚继遂:首先以媒体力量促进交易规则的改进,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同时促进行业自律。国外的交易秩序也是这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南方周末:10年前一件假金缕玉衣估值24亿。如果中山靖王的金缕玉衣运到美国展出,请你做一个保险估值,你估多少?
龚继遂:当年台湾故宫三大国宝,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和李唐的《万壑松风图》计划分期分批赴美展览,由于属于极其脆弱的纸质艺术品,没有任何保险公司肯承保,后来由美国国务院提供国家担保,三件东西承保总额一亿美金。这三件国宝的赴美展览计划,最后还是因为遭到了台湾民众和专业人士的激烈反对而被取消。
金缕玉衣,全国范围内共发现五十多件,复原的有数件。金缕玉衣是汉代丧葬制度的一部分,由汉代宫廷的官方作坊统一设计制作,严格地按照宗法典章分级使用,重要的是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而不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一件假金缕玉衣能估值24亿元,我只能说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