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观点交流

雷达解说茅盾文学奖为何偏好历史

2011年06月13日 11:08:01  来源:北京晨报

这个时代,文学奖总是同争议连在一起,更高的、更有影响力的文学奖也意味着更多的争议和批评,鲁迅文学奖如是,茅盾文学奖尤是。

作为中国最高的文学奖项,茅盾文学奖自1982年第一届评选至今,已经30年,30年来7次评奖,获奖作品不少,却也不多,有的留在了人们心里,有的却只是风光一时。

如今,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即将开评,面对诸多的疑问和争议,茅盾文学奖评委、着名文学评论家雷达讲述了他眼中的文学奖以及他对于种种争议的看法。

茅盾文学奖作为中国最高的文学奖项,处于当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其权威的消解是一种必然。时代在变,审美观念也在变,评奖的标准必然也要发生变化,这样才能保证文学奖与时俱进。当然,在更加开放、多元的同时,要使评奖具有权威性,必须要经得起时间的淘洗。

文学奖由来:茅盾的毕生积蓄

雷达认为,茅盾文学奖通常说第一届是在1982年,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解放前,他说:“据我所知, 1945年在重庆为茅盾举行了‘五十寿辰和创作活动25周年纪念’活动,正大纺织厂的陈钧经理委托沈钧儒和沙千里律师将一张十万元支票赠送给茅盾,指定作为茅盾文艺奖金。茅盾表示,自己生平所写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不多,引以为憾,建议以这些捐款,举行一次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短篇小说有奖征文。‘文协’为此专门成立了茅盾文艺奖金评奖委员会,经过征文评选出来一批好作品。”

茅盾文学奖成为一个常规的文学奖,则是在1981年,最初的奖金是茅盾毕生的积蓄,25万元。雷达说:“25万元与现在的随便一个大明星和富豪的月收入零头相比,也还是少得可怜,与贪官们贪污或动辄挥霍的几千万、几个亿的数字相比,九牛一毛,但在1981年的中国,25万元可是一个极为惊人的数额,茅盾先生肯将一生的积蓄和盘托出,心同日月。茅奖起初就是用茅盾那25万的利息运作,现在当然完全不够,从筹办征集评审及奖金,费用由国家来出了,因为它已是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大奖。”

文学奖关注:广阔的社会人生

文学奖关怀文学,而文学关怀人本身,所以,文学奖所应当关怀的,其实也是人。

雷达说:“文学是人学,关怀人是文学的根本要义所在。然而,文学该如何关怀人呢?这又将内在地决定着文学的品质高低。我认为,关怀人的问题始终先于关怀哪些人的问题。有道是,对弱者要关怀他们的生存,对强者要关怀他们的灵魂;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正在关怀人本身,关怀人的生存本身。”

在雷达看来,茅盾文学奖还是关注了中国现实人生的诸多方面和诸多问题。他说:“在已经评出的茅奖作品中,以前六届为例,我以为《芙蓉镇》、《李自成》、《平凡的世界》、《尘埃落定》、《长恨歌》、《白鹿原》等可能在读者中拥有更为广泛和稳定的影响。而一些没有获奖的作品,其影响力也丝毫不容小视,比如张炜的《古船》,王蒙的《活动变人形》,铁凝的《玫瑰门》,还有二月河的《雍正皇帝》,唐浩明的《曾国藩》,莫言的《酒国》等等。不管这些作品关注了什么人,不管作品具体以哪个阶层的人来展开文本,无论笨拙还是巧妙,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作品深切关注了人生。不是取巧粉饰,而是尽量诚实地关注了人生。”

评委雷达

面对争议,坚持“四条”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曾经是无数读者买书、读书的最好指南,然而在今天,却已经盛况不再,且充满争议。

对于如何面对争议,雷达表示,处在如此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权威的消解似乎是必然的。时代在变,审美观念也在变,评奖的标准必然也要发生变化,这样才能保证文学奖与时俱进。当然,在更加开放、多元的同时,要使评奖具有权威性,经得起时间的淘洗。

另外,雷达认为以下四条仍然要坚持:一、坚持长远的审美眼光,避免迎合现实中的某些直接的功利因素,体现出对人类理想的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二、一定要看作品有没有深沉的思想含量和文化含量和性的深度,特别是有没有体现本民族的思想文化根基;三、要看艺术、文体上的有无创新,在人物刻画、叙述方式、汉语言艺术上有无独到的东西;四、长篇小说是一种规模很大的体裁,所以有必要考虑它是否表现了一个民族某个特定时期的心灵发展和嬗变的历史,尽管有人认为,现在已从再现历史进入了个人言说的时代,但在根本上,文学即是灵魂的历史。

文学奖偏好:倚重历史题材

文学奖究竟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偏好,还是应该求全责备,巨细无遗,这是茅盾文学奖面对的重要争议之一。

雷达说:“茅盾文学奖有没有自己的美学倾向和偏好,这是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我认为是有的,这并不是有谁在规定或暗示或提倡或布置,而是一种审美积累过程,代代影响。”

那么,它的偏好究竟是什么?雷达说:“从多届得奖作品看来,那就是对宏大叙事的侧重,对一些厚重的史诗性作品的青睐,对现实主义精神的倚重,对历史题材的关注等。”历史题材获得文学奖的青睐并非无因,“在历史上,文学与题材曾经有过不正常的关系,或人为区分题材等级,或把某些题材划成禁区,或干脆实行‘题材决定论’。从今天来看,这些都是违反文学规律的。但是,也不可否认,重大题材还是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特别是重大历史题材,由于阐述和重构了历史的隐秘存在和复活了被湮灭的历史记忆,既给当代社会提供经验和借鉴,又提升我们对人生、现实与世界进行有比较的审美观照与反思。”雷达说。

从历届文学奖的最终结果来看,确实如此,雷达说:“据粗略统计,在29部(包括2部荣誉奖:萧克的《浴血罗霄》和徐兴业的《金瓯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重点历史题材占了大多数。”

文学奖水准:反映当代长篇水平

很久以来,很多批评者认为文学奖已经成为内部分配蛋糕的机会,更多的文学作品几乎无缘于大奖。最高文学奖已经堕落。

对此,雷达说:“从对茅盾文学奖的介绍来看,作品筛选和评定工作是有一定章法可循,评奖也是平衡的结果,是很多人意志的合力促成的。当然,也曾出现意想不到的‘插曲’或特殊情况,例如第四届《白鹿原》的修订本问题,我记得《白鹿原》在被评委会基本确定时,一部分评委认为,作品中儒家文化的体现者朱先生对政治斗争用‘翻鏊子’的说辞不妥,甚至是错误的,容易引出误解,另外有些露骨的性描写也应适当删节。这种意见一出且不可动摇,当时就由评委会副主任陈昌本在另一屋子里现场亲自打电话征求陈忠实本人的意见,陈忠实表示愿意接受个别词句的小的修改,这才决定授予其茅盾文学奖。这也就是发布和颁奖时始终在书名之后追加个‘修订本’的原委。连续担任茅盾文学奖第四届、第五届和第六届的评委,我面对某个作品,也时常有抱憾或无能为力的感受。但在总体上,我看所选的作品还是基本上反映了当代中国长篇小说的创作水平。”

(责任编辑: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