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观点交流

昆曲应该如何传承?

回龙观/文
2011年04月18日 10:54:10  来源:千龙文化

了解中国近代戏曲史的人都知道“一场演出救活一个剧种”的美谈。1956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称昆曲《十五贯》是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戏曲改革方针的良好榜样。同年,昆曲《十五贯》摄制成彩色戏曲艺术影片,昆曲一下子成了路人皆知的剧种,此前,昆曲不过是戏曲演员修身的技艺和清末官宦人家雅集堂会的剧种。

1950年代的昆曲岌岌可危濒临消亡,“救活”一系列行为背后是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过问下采取的政府文化行为。

昆曲的传习是有传统的,作为一种技艺,在传承了几百年的时间里,如何挑选学员和判断学员是否有表演天赋都是由几十年表演经验的老师傅完成。白先勇先生虽研究了几十年的戏剧理论,不代表白先生就有复兴昆曲的能力。事实证明,不按照戏曲本身的发展规律,拨苗助长式的推广是“玩票”,算不得昆曲的复兴,充其量是吸引观众的噱头。

戏曲表演是需要有“角儿”支撑的,一台戏通常是由一个角儿撑起来的。观众们本着角儿来的,有角儿的出头之日,才有其他演员本着角儿的成功范例刻苦努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世人尽知的功谚被白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打破后,现在又被校园版昆曲《牡丹亭》再次摧毁——一年就能速成的昆曲演员和大戏演出看不出与昆曲的振兴本质有何关联。

昆曲的寂寞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的,就像不是所有观众都听得懂文雅的戏词和板眼的美妙,即便是京戏票友也不见得有欣赏昆曲的能力,希望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们有多少人能够传承昆曲都是一种奢望。

南北的民间昆曲社都一直秉承着传统的传承方式,固定的拍曲和雅集清音都最大程度地展示了昆曲的美妙之处,加入昆曲社的人越多,才可能有更多的固定欣赏昆曲的人群,大学校园的学生们今天对昆曲感兴趣,明天可能就会对摇滚推崇备至,全在一时兴起和校园里的宣传攻势是否强大,昆曲观众群的根基在校园里并不稳定。

昆曲的传承没必要大张旗鼓,喜欢的必然会喜欢,无法入耳的永远会觉得依依呀呀的还不如京剧听得舒服。在民间传承的基础上,文化管理部门有责任开辟有效的空间和平台赋予昆曲自由发展的空间,将昆曲未来押宝在一个人身上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喜欢昆曲的人们还是面对现实吧!

(责任编辑: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