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观点交流

余秋雨的地方戏曲减法说或为文化达尔文主义?

2011年02月24日 14:29:56  来源:千龙文化

余秋雨先生沉寂一段时间了,最近的消息是“2月15日,上海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招股,并将于23日完成申购和缴款。这次徐家汇首次公开募股,知名作家余秋雨位列第十大股东,该股上市后,余秋雨身家有望过亿。”至于余秋雨先生的地方戏曲减法说在媒体上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人们更羡慕余秋雨先生即将成为一个亿万富翁,至于他在戏曲方面的成就,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中国戏曲的个人观点不会有太多人关注的。

余秋雨先生的身份标签是“文化学者”,从《文化苦旅》开始的散文家到凤凰卫视的文化学者,再从青歌赛的评委到如今文化投资人的亿万富翁,公众对余秋雨身份的种种都会忽略了其实秋雨先生较早前是个上海戏剧学院的教授。学术专着《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等亦有等身之高。2010年,余秋雨出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所以,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戏曲的前途命运完全有发言权。

就事论事地说,淘汰论或者减法说真实地坦露了秋雨先生的想法和愿望。2004年秋雨先生的大作《借我一生》中就自我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如何独善其身的经历,自然也是全须全尾地过渡到了改革开放春天的来临。三十多年过去了,余秋雨先生为中国象牙塔里的教授们做足了榜样——怎样才能够屹立风雨中而不倒。懂得规则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文化上的不倒翁。达尔文主义者认为,自然法则就是优胜劣汰。强大的、懂得如何附和潮流的,自然也就生存下来了。文化达尔文主义者也同样服膺于优胜劣汰原则——强大的文化就有权消灭弱势文化。余秋雨先生的减法论自然秉承着“我们正处于一种选择的过程当中,不是一切东西都必须长命百岁”。既然地方戏曲很多剧种都面临消亡,不如直接让它消亡。以秋雨先生的文化素养,不可能不知道,任何一个地方戏曲背后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消灭一个戏曲品种就是消灭一种文化。秋雨先生明知如此,还持有强硬的观点和态度,自然是有理由的,或许和当年文革期间生存欲望战胜一切的理由是一样的。

在余秋雨先生看来,文化的创新空间是淘汰旧的而来——弱肉强食才能让世界进步。这与普世意义的文化多样性原则相悖,更与中国当下的和谐理念风马牛不相及,文化空间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本就不属于可以讨论的范畴,如果真的按余秋雨先生所说,那世界的文化空间如此狭小,不知道该淘汰哪个国家的文化,腾出空间来让最强势的文化继续创新?地方戏曲究竟碍着余秋雨先生什么事儿了,引得秋雨先生有除之而后快的心理,百般揣测不出来,也只能有待秋雨先生在某个时刻给出真实的答案了。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