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观点交流

“道德事件”接连不断 如何走出物质主义泥潭?

2010年03月30日 11:40: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媒体和网络频频披露一些“道德事件”:恋人反目后网上散布艳照、办公室同事上演现实版“潜伏”;商人制售假冒伪劣“屡有创新”,学者论文竟遭16 单位25人6轮连环抄袭……一位网友发问:“如今,还有人‘吾日三省吾身’吗?”虽然,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已经把人们从泛道德主义中解放出来,人们的头顶再也不见那根时时挥舞的“道德大棒”,这是个了不起的进步。然而,转型期社会,在物质主义的大潮中,我们却陷入另一种“道德危机”,一些人盲目追逐物质利益,忽视精神价值追求,道德失范现象随之出现:人与自我方面,缺乏自觉与自省意识,放弃自我约束与良心叩问,呈现出道德虚无感;人与人方面,冷漠、疏远日益严重,呈现出道德扭曲状态;人与社会方面,在许多层面和领域,诚信与廉耻缺失,责任感与道义感松懈,呈现出道德异化现象。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从人与自我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定位自我、塑造自我,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但随着物质主义占据主流,一些人在品德、修养、作风、习惯等方面逐渐放弃了道德自觉与自省,理想失落、价值失范、理性失效,呈现道德虚无感。

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充满了理想主义激情,个人“修身”目的为奉献社会、国家,其理想“虽九死犹未悔”。曾经,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句子,“我长大后要做一名环保工人,每天迎着朝霞为城市梳妆打扮!”“我长大后要做一名护士,为他人送去温暖和健康!”这些虽然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但其理想主义激情显得真诚而纯洁。然而,对现在的很多人来说,理想主义已经越来越遥远,人们看到的往往是脚下的那一小片天地。“住豪宅、开宝马”、“ 升官发财”、“五子登科”成为很多人的“终极追求”。

在理想失落的背后,是价值观的失范。曾经,在很多人的价值追求中,一个好的“名声 ”,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哪怕这个“名声”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实际利益;一个好的“手艺”,哪怕是理发、做木工,虽然微不足道,却从不敷衍了事;一个好的 “榜样”,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常有一个榜样鞭策着自己,即使经受太多挫折,也不会怀疑榜样的价值,因为那是自己的精神寄托……可是,如今很多人已经把物质利益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没有钱,好的名声有什么用?”“什么年代了,本本分分能发家吗?”“榜样有什么用,他能给我找一个好工作吗?”

在理想失落与价值失范的双重作用下,理性失效加剧了自我的随波逐流。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离不开理性力量的支撑,如何在社会浮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在滔滔物欲中,保持自己精神上的坚守与超越?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已经放弃了这样的理性思考和精神理想,为眼前利益锱铢必较,甚至于不择手段,在个人作风、习惯上,一些人已经放弃了一些最基本的原则,浑浑噩噩,自私自利,甚至于损人利己,产生了严重的道德虚无感。

但在人群中,我们也欣慰地看到有另外一群人,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我开车的时候,每当发现前面有老人或者残疾人过马路,决不鸣笛,总是放慢速度跟在后面,这个时候,我没有任何不耐烦的感觉,而是一种对自我的肯定!”一位50多岁的朋友告诉记者,这种感觉,与物质、财富无关,道德上的满足感成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每当我从平时的庸碌状态中回家,夜深人静之时,我总要写上一段日记,从各个方面考量一下自己的方方面面,像一个法官公正地面对自己!”另一位 30多岁的朋友告诉记者,在物质的世界中,尽管也有随波逐流的时候,但一个人活着,总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

人与人的关系往往可以很好地考验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但根源于物质主义与功利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隔膜、疏远,一些极端“道德事件”甚至于冲破了道德底线,虽然看起来是个案,但足以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爱情是最真诚美好的,但我们也看到了它被毁灭的可悲。去年底,一位自称来自河北容城县的女子闫德利,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布了279名曾与自己发生过性关系的男性手机号码,并称自己身染艾滋病,所谓的“性接触者号码”一夜之间传遍全国各大论坛,事后证实闫德利并没有患艾滋,而是被前男友杨某陷害。最近网上疯传的中国第一车模“兽兽”的不雅视频,据说也是因其前男友报复所致。同样,夫妻之间,无论古今中外,忠诚都是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但在现实生活中,“包二奶 ”、“出轨”已不是个别现象,甚至有人将此作为炫耀的资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在家庭关系中,“子孝父慈”是传统美德,应该说,家庭伦理的主流还在坚守这一传统,一些感人的事例也层出不穷,但一些极端事例也时有发生:内蒙古一位80后大学生,因为工作不顺外加从父亲那里要钱不成,竟然用弯刀砍死父亲,而父亲在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竟是:“儿子,拿上钱快跑。”看一些电视台的法制节目,多是为争夺家庭财产,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兄弟姐妹成冤家,最起码的家庭伦理和道德观念被抛到了脑后,甚至有子女面对电视镜头,为自己不赡养父母而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地辩解。

推而广之,在物质主义下,人与人之间变成了赤裸裸的“铜板关系”。去年10月份,湖北荆州宝塔湾地带,两名少年不慎落水。为了营救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遇难。大学生毫不犹豫舍己救人,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和道德的光辉。然而,当参与施救的大学生向一艘机械渔船求救,希望他们能打捞落水同学时,老板却说,“捞尸体,白天每人一万二千元,晚上一万八千,一手交钱一手捞人……”在这里,人性的泯灭与道德的沦丧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一些道德规范也与时俱进,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一些重大事件比如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中,民众的道德水准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水平。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由于体制的不够完善,价值观的失范,消费主义的盛行,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也不容忽视。

“ 去饭馆吃饭,你拿起的一次性筷子可能正是央视3·15曝光的经过熏硫磺、石蜡、双氧水等多种化学药品加工而成的,端上来的菜可能是用地沟油做成的,猪肉可能是注水的,牛奶可能是加了三聚氰胺的……”网友的调侃是夸张的,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层面上道德异化的事实。温家宝总理在谈及三鹿奶粉事件时,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而不能只流淌利润的血液。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确实,在经济活动中,无论你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摊贩,还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大老板,诚信都是重要的道德底线。在经济腾飞阶段,一方面需要完善管理体制对各种违规违法现象进行有效遏制,另一方面,也应该加强道德自律和人的自我完善。

一个社会,愈是精英阶层,愈应承担“传道”、“教化”之责。然而,近年来,学术界频频爆出“学术不端”现象。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西安交大六名教授联名举报同校教授李连生存在严重学术造假问题的新闻。将不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据为己有,还去申报教育部科技进步奖,这是教授个人的道德问题。而在举报过程中,西安交大为了维护所谓的声誉和排名,对造假现象消极处理,甚至对举报教授说:“你们如果是为了利益,我们可以转达李连生们,让他们把教育部一等奖匀给你们一些。”如此表态,让人心寒。中国青年报刚刚报道的事件更离奇,一篇医学论文竟然遭遇16个单位25人6轮连环抄袭,截至目前,在这份不断更新的举报材料中,涉嫌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医生达70余人,让人触目惊心!除了学术造假之外,有些学者甚至于已经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比如一些经济学家、房产专家、证券分析师,频频出现在媒体报端发表“独到见解”,让老百姓大呼上当。早在2001年,在274家上市公司设立的500余名独立董事中,经济学家竟占据了131名。

《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就是精神,器就是物质,两者必须平衡。人类几千年来都被这两者撕扯着,也一直在做平衡的努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中国曾经是一个泛道德主义的国家,人们的社会生活,处处被绑架上了道德法庭,接受道德的拷问,乃至于忽略或者践踏正常人性,“道德杀人” 曾经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现在,我们已经走过了这个阶段,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但我们需要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陷入物质主义的糟粕中,导致道德上的虚无、扭曲与异化。物质与精神,个体与社会,只有真正构成和谐关系,才能重建道德高地。

转型期社会,传统道德全面解体,而新的道德观尚未建立起来,我们正处在这样的真空中。一方面抛弃了传统道德,比如说,“仁”与“义”,比如说,“礼”、“义”、“廉”、“耻”等,很多准则被我们抛弃了,道德重建,需要我们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另一方面,很多人片面理解了西方道德,认为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社会中,就是掠夺剥削,就是自私自利,就是尔虞我诈,其实,西方道德强调勤俭、诚实与团体精神,强调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是公正的法官,不仅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公正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实现了社会公正,个人在社会上的道德实践,才会收获应有的成果,而不会出现“老实人吃亏”、“遵章守纪倒霉”、“廉洁奉公难行”、“见义勇为被耻笑”、“助人为乐被误解”等 “负受益”,才能鼓励个体在道德上进一步完善自己。另一方面,个体的道德完善也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注意一种现象,很多人把道德问题一股脑地推到社会身上,认为一切都是“社会问题”,自己无能为力,从而自我开脱。其实,道德问题不能完全靠体制,个体的修炼和塑造同样显得重要。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这样的,官员也好,学者、公众也罢,都应上有对精神信仰的敬畏,下有对制度约束的顾忌,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应该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

正视道德失范现象,正是为了促进道德重建。我们欣慰地看到,我们身边依然有不少人,固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有着自己高尚的道德追求和道德操守。道德重建,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只有重建道德高地,我们才能拥抱一个灿烂的星空。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