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财神:“80后”“90后”并没改变主流价值观
一部《武林外传》,让人们记住了宁财神。播出3年来,不少年轻人仍对它爱不释手,看了又看。不过,宁财神如今已华丽转身,开始改编《武林外传》电影版,还编写了话剧《鹿鼎记》、《疯狂的疯狂》、《21克拉》……
这位曾做过期货,当过网站运营总监,还玩过设计的“70后”,在近日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说,他人生中最正确的一次选择,就是当编剧。
中国青年报:电视剧面向大众,话剧更趋于小众,哪种带给你的成就感更高?
宁财神:思维方式不太一样,但话剧会多一点吧,因为你能在现场直接看到观众的反应——哪里高兴、哪里激动,能亲身感受到观众的情绪变化,很奇妙。不少编剧都会痴迷话剧,放着影视剧的高额片酬不要,跑到剧场里一玩就是小半年。
中国青年报:话剧《鹿鼎记》,充满雷词雷语,和原着差别很大啊!
宁财神:其实大的结构差不多,说的也都是国家和个人的关系,这个灵魂没有变。如果说解构,那就是换掉了细节,表现方式上有很大不同,这更符合这个时代的年轻观众需要。
中国青年报:你觉得你想表现的东西,“80后”、“90后”能看懂吗?
宁财神:为什么看不懂啊?现在这个时代,经常上网的人关注的东西都差不多,大家看到的都是同样的文章,接受的都是同样的资讯,年龄感已经消失了,看什么书和电影,听什么歌长大的,只要信息知识结构类似就是同一代的。他们的生活态度、审美取向都大体相同。
话剧《鹿鼎记》里,每次康熙和韦小宝说到解放台湾,全场总是立刻掌声雷动,这就说明“80后”、“90后”尽管处在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主流价值观并没有改变。我创作时,没想过观众会有这种反应,这是原书里就有的一段,我给保留了——很自然地。
中国青年报:喜剧应该比其他题材的剧本更难吧。
宁财神:其实,搞笑的本质是讽刺,你只有先看不惯,才有讽刺的欲望和能力。估计再过很多年,我的心放得很宽,很多事不会那么看不惯了,可能就不写喜剧了。喜剧对技术的要求更高,逗人笑有很多方式和原理,要麻烦一些,所以要花很多精力想办法。我写《武林外传》时,我爱人对我帮助很大,每次写完一部分,我先给她看,她笑了就表示通过了,她要不笑,我就重写。
中国青年报:目前电视剧跟风现象比较严重,你怎么看?
宁财神:跟风是回避投资风险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没办法,各国都一样,中国严重一点。这怪不了编剧,跟行业畸形有关。国外的电视台会有计划地让不同类型的戏避免过度同质化。我们的电视台看到一些题材的电视剧火了,就爱买这类片子,就会鼓励做这种重复性的劳动。编剧总有自己想写的东西,但制片方未必想要,他们要的都是被证明“火”的戏,投资风险小的他们才肯花钱投。
中国青年报:你写《武林外传》受美国情景剧《六人行》的影响比较大,你觉得中国编剧能不能写出影响世界的好故事?
宁财神:好故事没问题,中国电影已经走向世界了。但是美国文化很强势,电视剧首先语言上就过不去,而且我们自己的年轻人都不看电视,一听说有个好戏,马上就到网上看,一年也就看过几个戏。咱们一年上万集电视剧,很多年轻人就看过几十集,只有一两部戏会影响到所有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