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镇纸:书斋中的亮丽风景
镇纸小百科:镇纸又称书镇,主要用以重压纸张或书册而不使其失散,方便在帛卷、宣纸等材质上书写。书镇所用材料为铜、石、玉、玛瑙、水晶或陶土等。与镇纸具有同样用途的还有“压尺”,或叫“镇尺”。
早在2003年中国嘉德春拍中,一件明晚期石叟款铜嵌银丝螭纽镇尺成交价就为8.25万元。在2004年春拍市场上,镇纸创造了不少拍卖纪录。如一对明寿山石高浮雕蟠螭纹镇纸,估价20万~3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104.5万元,这是镇纸拍卖首次超过百万元大关,让藏界看到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2006年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一件“明十七世纪 田黄石雕瑞狮纸镇”,以4082.28万元成交,创下了田黄石雕的世界拍卖纪录,也是文房小件器物中难得一见的珍品。
纸镇,是书斋中一道亮丽风景,也是案头上不可缺少的器物。在翻阅书籍时会用纸镇,书写或绘画也离不开纸镇,在写作时,纸镇则能起到“休教风过乱文思”的作用。其实,纸镇是一件重物,可以压住纸张,但是一进书斋,一经过文人的手,即被注入了文理,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文化。
作为文房中的铺助性用具,镇纸最初是由玉雕玩件及铜器演化而来的。明人文震亨的《长物志·镇纸》曰:“玉者,有古玉兔,玉牛,玉马,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辟邪,子母螭诸式,最古雅。铜者,有青绿虾蟆,蹲虎,蹲螭,眠犬,鎏金辟邪,卧马,龟龙,亦可用。”古代文人大多好玉,常将玉雕或青铜器置于手掌上摩挲把玩,在需要铺平纸张时又可将其兼用作镇纸。由此,镇纸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文具。
在古代,镇纸有金、银、铜、玉、瓷等材质,大多采用兔、马、羊、鹿、蟾蜍等动物的立体造型。到了明清两代,书画名家辈出,极大地促进了文房用具的制作和使用,镇纸的制作材料和造型也有了新的变化,增加了石材、木材等等,形状大多为长方形,因为这个缘故,镇纸也常常被叫做镇尺、压尺。
因镇纸为普见之物,数量众多,加上具有名人价值的传世珍品难求,升值一直较慢。故收藏镇纸,材质是重中之重,寿山石、古玉镇纸都是收藏的焦点。其次是看镇纸的做工和形制,若是器形精美、雕镂细腻、剔透玲珑,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工艺价值者,也是很受青睐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