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的雅称别趣
砚台是研墨工具,是中国“文房四宝”之首。从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山东泗水的鲁柘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砚除了使用价值以外,还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古代文人墨客巧借诗句给砚起了不少有趣的雅称,颇有玩味。
砚池。有一种凹形的砚,称作砚池。砚池,也指砚的一端有一个蓄水池,为研墨加水方便而设的,大小不定,深浅不等,据石的形状而定。晋代傅玄《砚赋》云:“芦方圆已定形,锻金铁而为池。”
砚瓦。俗称瓦头砚,又叫瓦砚。秦汉时用的建筑瓦当,多采用澄泥制成,后来被人们改制成砚。唐代吴融《古砚瓦赋》曰:“无谓乎柔而无别,土埏而为瓦,无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还有说法,例如《闻见后录》曰:“砚瓦者,唐人语也,非谓以瓦为砚,盖砚之中必隆起为瓦状,以不留墨为贵。”
砚山。依石头的天然形状凿为砚,刻石为山,所以叫做砚山。明代高谦《遵生八戕》曰:“砚山始自米南宫,以南唐宝石为之,图载《辍耕录》 ,后即效之。”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有清人阮元旧藏仿元人清溪钓船小景,端石砚山即是。
陶泓。唐代韩愈《毛颖传》中称砚为陶泓。唐宋时代,石砚已普遍,但开采困难,制作条件受限制,相比较而言,陶砚便于制作,陶泓专指砖瓦砚。
墨海。一般称大的砚台,也有称为海砚的。宋代苏易简《文房四宝》载:“惜黄帝得玉一钮,治为墨海焉,其上刻文曰:‘帝鸿氏之砚’于其上。”宋代程俱《谢人惠砚》诗曰:“帝鸿墨海世不见,近爱端溪青紫砚。”清代高凤翰《砚史》题铭:“墨乡磅礴,天空海阔。”大瀛海澄泥砚,即是墨海的典型。墨海也指大墨盆。湍翟灏《通俗编》曰:“今书大字用墨多,则以瓦盆磨之,谓其盆曰:墨海。”
墨池。一般特指小的砚台。即大砚称“海”,小砚称“池””,也有把墨盒称为墨池的。
墨盘。是一般比较浅的砚台的俗称,通俗指像是盘子状的较大型砚台。
徐公。专指鲁砚中的“徐公砚”。书法家舒同,曾为此砚题词曰:“美哉徐公。”不知道的,可能认为“徐公”是指人,实则为砚台的俗称。徐公砚产于沂南县(原属临沂)徐公店村附近。早年《临沂县志》曰:“徐公店,县城西北75里,产石可为砚,其形方圆不等,边生细碎石乳,不假人工,天趣盎然,纯朴雅观。”
石君。宋代苏东坡曾为婺源龙尾山“罗文砚”(歙砚的一种)写过一篇《万石君罗文传》传记。说:“罗文,歙人也,其上世常隐龙尾山。”并说“罗文”因“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封“万石君”。清代王继香的《七星砚铭》曰:“北斗啖啖孕石君,繁忙上腾昌斯文。”
石友。古人特别珍惜“情”,读书人常把书斋中的各种珍品,以友相看,所以砚被俗称为石友。宋代王炎有诗曰:“剡溪束楮生,歙穴会石友。” “楮生””指纸,“石友”指砚。广而传之,众人皆称砚为石友。
石泓。宋代黄庭坚《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诗曰:“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石泓” 指砚,“霜兔” 指兔毫制成的笔。
黑白月。宋代苏轼《龙尾石月砚铭》云:“萋萋兮雾毂石,宛宛兮黑白月。”砚形似月,分割为磨墨和盛水两部分,前者黑,后者白,故有此雅称。
此外,砚台还有寒泓、龙尾、居默、岩屋上人、铁面尚书、静真先生等等诸多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