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房四宝 > 

古砚价格复古指日可待

2012年05月31日 10:33:38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远在唐宋时期,砚就成为文人墨客、皇宫贵族争相收藏之宝。但近代以来,在砚台退出历史舞台后,却并未出现价格狂飙的绝本收藏热,古砚的价值始终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综观各古玩拍卖场,古砚的拍卖价格始终不温不火。

然而,传承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砚台,因其历史贡献、结合我国书法和绘画艺术以及其独特的文化气息,其价值注定不会被磨灭。如今,在“中国元素”影响全球,传统国粹不断被挖掘的背景下,古砚这个收藏领域的价值洼地,已经得到更多藏家的认可,其价格升温也指日可待。

砚产生于春秋时期,比纸的历史悠久。《文房四谱·砚谱》引文嵩《即墨侯石虚中传》云:“石虚中,字居默,南越人,因累勋绩,封之即墨侯。”于是“石虚中”、“居默”、“即墨侯”,便成了砚的雅号。如宋朝王迈的除夜洗砚诗:“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除此以外,砚还有“石友”、“石泓”之称。如王炎《题童寿卿博雅堂》诗:“判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黄庭坚《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诗:“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洋人不识古砚精妙

传统砚台艺术品一直是历代文人墨客的收藏雅好。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其中尤以端砚和歙砚为佳。自宋代以来,文人士大夫开始参与了砚的制作,参与设计砚式、题名铭文及选择砚台石料,这使得文人的审美情趣在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传统砚的形制也极其多样,从早期的平板砚到后期的多足砚,从六朝的辟雍砚到唐代的箕形砚,再到宋代的抄手砚、太史砚,明代的门字砚,清代的随形砚,像上述这些以端石、龙尾石、洮河石及松花江石等砚材制作的砚台都是被收藏者十分看好的经典品种。作为文房四宝中凝聚文人情愫最多的文玩,古老的砚台见证了数千年的文明传承,一部砚台史记载了华夏文化的辉煌,文化含量和经济价值不言而喻。

然而,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日益火爆的今天,砚台的价格并未出现如亿元的元青花瓷器、几千万元的中国书画等藏品的天价,中国收藏家协会文房之宝收藏委员会主任陈国源指出:“砚台拍卖超过百万的并不多”。

世上所有的古玩,其价值与年代成正比,愈传愈贵,但为何唯独冷落了古砚,其价值上不去呢?陈国源陈述了五六十年前着名学者赵汝珍先生的观点,认为现在砚台拍卖价格不尽人意,很大原因是在于“不识古砚真面目”的西方人掌握了拍卖会的“控价权”。

赵汝珍先生曾陈述之为,“盖中国今日之古玩,其价值完全操之西洋人之手。西洋人所认识者,所收买者,即有价值,否则,即无价值。对于古砚之精妙,西洋人绝不能理会,绝不能认识。故西洋人之来华者,任何古玩均可收买,未闻有收买古砚者,此其所以愈趋于贱者也。然因此而楚弓楚得,不致流入西洋,亦天惠吾华之意欤!”。

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卖公司,举办的东方古玩和艺术品的拍卖会,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国内各大拍卖公司的春拍成交和效果。西方人认可的、喜欢的古玩,价位自然也高。而这样的拍卖会定价影响了我国古玩的行情。而古砚之精妙,对于从开始使用鹅毛笔,继而发展到用钢笔的西方人来说,实在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对于墨磨砚、使用毛笔之真谛,不可能领会和理解,当然也就不喜欢、不购买古砚了。因此,古砚的价位也就上不去。

不过,近年来,随着我国影响力的增强,传统国粹越来越吸引着世界各国藏家的目光,而砚台这个收藏领域的价值洼地,也开始被藏家所挖掘。陈国源介绍说,近年来,砚台正逐渐现身于独立的专场拍卖,拍卖价格稳步上涨。日本、东南亚地区的收藏者首先开始关注端砚的艺术价值,其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正在不断体现。

古砚台,这个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的收藏精品,在被淹没了百年后,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价值重估运动,其投资价值必然凸现。

古砚价格曾远超瓷器书画

300多年前,曾任端明殿学士的书法家蔡襄,偶得一方歙砚后喜吟道:“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把歙砚比拟为价值连城的和氏壁。一方佳砚难求,可换“秦人十五城”的天价预示了砚台这个文人墨客、藏家们的宠儿。

现藏有400余方中华四大名砚的陈国源先生认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可以说就是笔墨纸砚发展史。文人墨客通过笔墨纸砚把历史、文化传承下来,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自古以来能给予“宝”字头衔的艺术品,只有笔、墨、纸、砚,世称“文房四宝”。从这一个“宝”字,就道出了它们的珍贵、价值和贡献。除了传承历史外,陈国源先生认为砚台的价值还在于以下三方面。

首先,砚台记载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传播了东方绚丽多彩的书法和绘画艺术,同时它集历史、艺术、文学、使用、欣赏、研究、收藏诸价值于一身,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传统艺术,它本身就是华夏艺术殿堂中的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

古今砚台的艺术价值均体现在构图设计与刀法琢工之上,制砚技术是我国民族雕刻中的一种独特形式。砚的造型,体现着雕刻、绘画、书法、篆刻以及文字等方面的修养。既要随石赋形,因材施艺,又要兼顾实用,依据研磨和贮墨的需要进行设计。由于雕刻工艺的精湛,加上绚丽的紫色天然端石材,使得端砚奇巧而有灵气。李贺诗曰:“端州砚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至于砚石的某种缺陷或石疵,能工巧匠会施以繁美华丽的雕饰或独特造型,取得掩瑕为瑜的效果,使古人视为石疵的砚石变为难得的端砚特有石品,反而增值。

其次,砚造就了历朝历代大批文人墨客。砚于文人,犹如剑于勇士,相生相助。因此,中华名砚给华夏文明添上了华丽的一笔。

文人中不爱砚台的,闻所未闻。文豪中为砚数次做赋的不在少数。苏东坡就可以说是其中一位“砚痴”。“罗细无效角浪平,米丸犀壁浦云泓,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拉瑟声。”此诗可见诗人苏东坡对砚迷恋的程度了。

第三,砚台的收藏价值还体现在它纯天然和人工的完美结合上,尤其是中华四大名砚,弥足珍贵,其开采的艰难性也决定了砚台价更高。

世上的各种艺术品,就其形成而言,可以概括为三类。第一种是纯天然的,如观赏石等;第二种是人工的,如书画、瓷器等;第三种是二者兼而有之的,如砚。它是天工人工两臻其美的艺术珍品。它集历史、艺术、文学、使用、欣赏、研究、收藏诸价值于一身,是特色民族风格和传统艺术的结合体。古砚,还因它是非再生资源,尤其是中华四大名砚,弥足珍贵。古代号称“砚颠”的大书画家米芾,有一座三十六峰的歙砚山,为建造“海岳楼”,在经济无奈之际,将此砚山换取友人苏仲恭的一座豪华宅邸。

采砚石无法用机械化操作,只能以手工为主。历代采石工人都是按石脉走向,顺其自然向深层采掘,从接缝处下凿。采出来的砚石如能有三四成可用,已属难得。坑道向下倾斜、曲折蜿蜒,工人进出要下蹲弯腰,有些地段仅能容一人裸体匍匐爬行。北宋文豪苏东坡也曾赋诗形容端砚老坑开采之艰辛和宝贵:“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

此外,陈国源先生介绍说,开采出来的能雕刻成砚的材质又特别少,更使得存世砚台价值上一个台阶。此外,端砚和歙砚自唐代以来被皇家列为贡砚和赐砚,它们的价格在那个时候超过瓷器和书画。

名地名坑名人提升古砚价

俗语所言,“砚贵有名,身价倍增”,指的是砚台上面的铭文和它的拥有者。而古砚的价格决定因素还不仅仅是铭文和名藏家。陈国源先生认为,除了一般藏品品相等价值决定因素外,古砚价值的主要由以下“六名”决定。

第一,四大名砚。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从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其中尤以端砚和歙砚为佳。

第二,名坑出产的砚台价值高。端砚为佳,而出产端砚石最有代表性,最为名贵的砚石坑洞是广东肇庆的老坑、坑仔岩、麻子坑这“三大名坑”,其中以老坑为最佳。老坑砚石呈紫蓝带青色,色彩丰富,浑厚凝重,石质温润如玉,幼嫩、滋润,致密坚实,敲之木声,贮水不耗。宋坑、梅花坑等论石质,虽不如“三大名坑”,但其出产的岩石材质也不错。用这些砚石制出来的端砚,易发墨,石品多,实用、欣赏都很有价值。

第三,砚台要有名石品花纹。唐代着名诗人李贺的一首赞美端砚的诗歌《青花紫石砚歌》,标题就点出了端砚的珍罕石品“青花”。除青花之外,还有鸲鹆眼、冰纹、鱼脑冻、蕉叶白、天青、金银线等。其中青花又分微尘青花、鹅毛绒青花、雨淋墙青花等等,鸲鹆眼之外也有鹦歌眼、雄鸡眼、象牙眼等等。青花以微细如尘若隐若现为贵,鱼脑冻如白色云团或如水中月影为贵,蕉叶白如蕉叶沾霜一片娇白为贵,天青如秋雨乍晴之蔚蓝天幕为贵,金银线以色泽鲜活姿态优美为贵。砚台有青花、蕉叶白、天青等名石品花纹的,均可带来不同程度的增值。

第四,砚台如为名人所用,为名人所铭,为名人所藏则价值会有一个大幅的提升。此“三名”可大大提高砚台价值。如在西泠拍卖会上,以96.8万元夺得“标王”的清代伊秉绶等铭大西洞端砚,色微紫,质温而腻,有雨淋墙、青花、火捺等石品。此为乾隆年间进士张锦方抄书之砚,后为伊秉绶等人所有,后流入日本,归藏日本当代大书法家小林斗庵。清代的女雕刻家顾二娘是雕刻端砚的能手,而同是清代的黄任则是非常有名的收藏家。此二人雕刻的或收藏过的古砚,那可是价值连城了。

砚台收藏的养护知识

配匣。古人云:『砚无床,不称王』。一方佳砚必须配制好匣,砚放于文房书斋,久远流传,砚  匣具有美的观赏价值和坚固的实用性,起到砚的保护映衬作用,使匣『与砚同寿』。与砚的造型和谐统一,砚匣的材质以紫檀、红木、花梨、鸡丝 、金丝楠木为上,依砚的外形相应制成砚匣,砚匣的雕刻不可繁杂,杂则喧宾夺主,砚匣的子口要吻合严密,启盖灵活,使用方便。

用砚。砚的使用,主要是磨墨。明代杨升庵说:『新墨初用,有胶性并棱角,不可重磨,恐伤砚面。』使用新墨时,应在砚堂施水,轻轻地旋转墨锭,待墨经浸泡稍软后再逐渐地加力磨墨。佳砚不可用劣质墨,应用质地优良的油烟墨,以免损伤砚面。

洗砚。首先是洗砚,砚使用后,应及时洗涤,不能留存蓄墨,以免因墨干燥龟裂而燥损砚面。古人云:『宁可三日不洗面,不可三日不洗砚』。用砚磨墨后必须用清水洗去砚上的积墨,将砚置于木盆内(不能用水泥盆、瓷盆洗涤,以免碰伤砚),用丝瓜瓤或莲房壳慢慢洗涤,涤去墨垢,又不伤砚,以皂角清水洗砚最佳。最后将洗涤干净的砚取出风干,放于砚匣内。在砚池中注入清水,每日一换,以滋养砚石,保持砚之莹润,砚堂不能有水,以防久浸不发墨。

藏砚。将砚置于窗前、案头,应避免阳光直射,否则砚质易干燥,日晒也易使砚匣干裂。在玩赏时,桌上宜铺毛毡,不可使砚接触金属或玻璃器物,更不可将砚重叠放置,以防碰伤。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