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老坑端砚的石色浅议
古端砚存世很少,能够真正上手各种古端砚的人就更少。收藏要有缘,由于我与淬妃是挚友,为谢其垂青之恩赐,便将15年来收藏的手中之石加以整理,就各色端石予以综合的论述。
大家都知道,端砚的石色是紫,这只是从总体而言,根据历史以来的文献记载和实物佐证,实际上它又有黑端、绿端、白端、紫端之分。黑端是唐五季宋初之物,出得最早,存世最珍,几乎宋以后的一般藏家都不相信有这种石。只有宋代最早的皇室宗亲赵希鹄在其权威着述——《洞天清录》和后来清乾隆年间的考古学家陈龄见过这种石并有专门的记载。其次是绿端,绿端也只有宋和明代才有,清代就没见出过这种石了。还有一种最细腻的石是白端,从网上与各种资料的图片和流传的实物看,这种石清代才有。这种白端不是叮咚井出的纯白色用以研朱的白石,而是老坑中以大片的蕉叶白和鱼脑冻凝聚而形成的,它虽说是白端,但上面仍有火捺,朱砂钉,白鹤屎等其它石品。最后就是存世最多的紫端了,紫端虽说是紫,上面仍有其它如青花、火捺、蕉白、鱼脑冻、金银线、黄龙、五彩钉等其它石品相兼,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总的来说,不管是黑端、绿端、白端、紫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含紫色的成分和或多或少兼有老坑独有石品的特征,更重要的一点是,它比其它任何坑口的石都要冷浸。哪怕是像坑仔岩、麻子坑、宣德岩、朝天岩这些坑口出的再美观好看的石品制的砚,它们的冷浸和润度也达不到老坑的石好,也没有老坑石发墨和热磨不起泡,冷冻不结冰的神奇效果。为什么呢?古人没有仪器检测,就说它是“泉生石中,非石生泉中”。其实,这是因为老坑石内质的物理结构与其它诸坑石不同之故。根据现在科学的化验检测,老坑石的水云母含量一般都在90%以上,最高的可达98%。而其它坑口水云母的含量只在60%——80%之间,所以它们没有老坑石的冷浸度高,也没有老坑石发墨,就是这个道理。而在老坑的黑端、绿端、白端、紫端的各色石中,要数绿端和黑端最冷浸,白端次之,紫端最弱。在这些古砚中,存世最珍罕的是黑端,最冷浸的是绿端,最细腻的是白端,最多的是紫端。今人所藏和所见到的,大多是紫端。由于越古的砚存世就越少,很多藏家没有实物做对比,所以,他们都不会相信我的这些话。但不管怎么说,考古最终是以实物为依据来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