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房四宝 > 

砚台收藏有讲究 当代名砚市场看好

2011年05月25日 10:19: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随着科技的发展,作为“文房”之一的砚台已由普通的书写用具逐渐变成书画家们的专具或收藏品。近几年砚台收藏市场如何?藏家如何进行选择?

杂项到专场 名砚贵在“名”

过去,砚台在多数拍卖行都作为“杂项”之一参与拍卖,多少让一些爱砚的藏家心中不快。然而,自2007年春拍以来,杭州西泠印社连续承办了8场“历代名砚专场拍卖会”,其成交结果让藏砚家感到惊喜。2007年西泠印社春拍历代名砚专场,首场就跨越了“万事开头难”的阶段,拍卖117方砚,成交115方,成交率高达98.3%,总成交价1832万元,比预计最高估价820万元高出一倍多,其中单方砚价达16万元。即使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2008年和2009年春拍上,其拍卖成交率也达70%至84%。2009年后,砚台收藏市场不仅回暖,而且势头强劲,一路飙升。西泠上拍的98方砚,成交94方,成交率达96.8%,总成交价为1419.9万元,其中一方清代“和轩氏紫云砚”以548.8万元成交,创下当时拍卖历代名砚的最高纪录。而2010年春、秋二拍,其形势更是居高不下,春拍79方砚,100%成交,其中两方名砚超过百万元;秋拍83方砚,82方成交,成交率达98.8%,有4方名砚跨过百万元。

西泠印社推出的历代名砚专场取得佳绩的秘诀在于“名”上。何谓精、珍品之砚,有什么标准?笔者认为,中华名砚(包括古砚和新砚),一直受到“六名”的影响,行家亦以“名”的多少来论高低,评贵贱。“六名”,即名砚、名坑、名品、名师雕刻、名人题铭、名家收藏。实到一方砚上,其“名”数越多,就越珍贵,如果能戴上“六名”砚之冠,那真是凤毛麟角,应该称是最高档次的砚了。

新砚有优势 市场看好

随着当代艺术品潮流的发展,当代大师的精品、珍品之砚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价位也一路走高。纵观近几年拍卖市场上当代名砚和历代名砚的表现,一些场次,新砚在总成交价、最高拍价、平均拍价上甚至超过了古砚。与古砚相比,新砚具有两个优势:

首先,新砚比古砚好鉴别、易观赏。古砚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其文化底蕴虽深厚,但精、珍品古砚,寥若晨星又很难鉴别。其一,石质、年代,通过包浆,不易辨别;其二,名人铭文款识,不易辨清;其三,名家藏砚,查询考证艰难,常使藏家望而却步。已故国学大师张中行亦是一位雅砚、藏砚的大家。他对鉴别历代名砚这样论述:“古砚作伪的手段很多:旧匣装新砚,旧砚刻假铭,用墨色掩盖水泥修补过的残砚,摹刻伪造名砚等等……民间流传的古砚,不是苏东坡就是赵子昂,甚至还有虞世南、李太白的,可以推断十之有十是假的。”然而,新砚就没有这么多的麻烦,一砚在手,一目了然;如果搞不清楚,刻砚、铭砚者都健在,一打听也就了然。而且古砚长期使用,墨汁侵入,使砚的石质、石品模糊不清,而新砚的石品如鱼脑冻、蕉叶白、天青、青花、冰纹……历历清晰。

另外,砚的功能发生变化,古砚以实用为上,新砚则主要供人欣赏与收藏。历代古砚虽然在造型上式样颇多(约70种以上),但主要是实用,摆脱不了“器以用为工”的传统特征。然而新砚不仅继承了古砚的式样,而且又使雕刻艺术深化发展。雕砚家在追求“新”“奇”“美”的过程中,利用砚石的自身结构、形状、石品花纹等特点,“以石构图,因材施艺,以色取巧”,突出自然神韵,制作出的砚台也因此受到藏砚家的喜爱。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