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房四宝 > 

品鉴砚台

2009年12月23日 10:25:24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砚台收藏古已有之,尤其是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才子雅士,无不以得到一方古砚为荣。由于砚台需经在砚石上切割打磨成形,并且缀以纹饰,名士砚更要勒以金石法书来增添雅趣,所以在文物行当,砚石与印章一样,被归属到杂项中的“金石篆刻”类。

在我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收藏热潮中,砚台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尽管砚台早在1997年就出现在佳士得美国公司的拍卖场,但国内第一次为砚台举办专场拍卖,还是到2007年西泠印社的春拍会。这场专拍会要感谢北京翰海,2007年1月10号,北京翰海举办一场“清代帝王御用品拍卖会”,一方康熙用过的绿端石夔龙纹砚拍出了176万元的天价,自此掀起古砚收藏高潮。

真正意义上独立于砚石之外的第一块砚台出现在东汉初期,随着文字书画由社会顶层向民间普及,砚台逐渐成为文房的专用器具,但尚未形成固定的形状。及至六朝和隋朝,瓷砚大量问世,形状类似现在的广口水盂,盂内一侧略高,用以研磨,一侧略低,用来储墨汁,由于瓷砚无论在发墨、储汁还是溜笔诸方面都存在很多缺陷,很快被淘汰。进入唐朝,砚台有两大成果,一是出现了“四大名砚”,二是尝试用秦砖汉瓦雕琢砚台,在形制方面,唐代砚台多为箕形砚——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两足支撑,砚池在落地一端,给研磨带来很大麻烦,用力不均很容易带翻砚台。

宋代抄手砚最流行,砚石为长方形,砚底长向一侧挖空,或两侧皆空,留短侧两边为墙足,可用手抄底托起。宋代将唐人的秦砖汉瓦砚改进成澄泥砚,“四大名砚”中,澄泥砚是唯一的陶制砚,山西绛州、河南灵宝、江苏苏州都有出产,至今价值相对偏低。如果说宋及宋之前的砚台是纯粹的文房用具,也就是“实用砚”的话,那么明清两代的砚台大部分是观赏砚,制砚风格也由古朴渐趋华丽,这一时期的砚台成为集书、画、篆刻、金石等多种技艺于一体的精美工艺品,寻砚、制砚、赏砚、藏砚蔚然成风。

明代书画家陈继儒说:“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但并非所有砚台都有收藏价值,砚台的收藏讲究“三名”:一是名人用过的砚。和书法一样,砚以人名,例如着名的眉子砚,是明代才女叶小鸾的心爱之物,据说是她订婚时舅舅送的贺礼。书载:“此砚长三寸,宽二寸,厚半寸余,面有犀纹,形状腰圆,砚池宛若一弯柳眉,故名眉子。”叶小鸾曾作二首七绝托工匠镌于砚背,其一曰:“素袖轻笼金鸭烟,明窗小几展吴笺。开奁一砚樱桃雨,润到清琴第几弦。”无论后来的得到者袁枚还是王寿迈,无不奉若至宝。

二是名家制作的砚。与雕石制玉“匠不留名”不同,大凡制砚名家都会在砚背钤上自己的名章,以示出处。自古以来制砚名家不胜枚举,传说中的顾二娘也好,“歙砚之祖”汪少微也好,他们精心雕刻的砚台非凡夫俗子所能得到,所以,我们不妨退而求其次,收藏一些近代刻砚大师比如陈端友、张景安以及号称“吴中第一刀”的蔡金兴等人的作品。

(责任编辑:吕子)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