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房四宝 > 新闻动态

文房用品:文玩里的价值洼地

2013年03月14日 11:14:34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近年,文房用品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可谓是风光无限,如清雍正仿木纹釉墨彩山水高士访游图笔筒,成交价达2209万元,创造了笔筒成交的新纪录。当然,这些拍卖品都是文物,但在现代文房四宝的市场上,天价也频频出现,如练习毛笔字的纸,最高的要近万元一张,一支毛笔要几万元。

“钱景“之外,笔墨纸砚中又有怎样的奢侈与情趣?

文玩里的价值洼地

唐朝韩愈在《毛颖传》中称毛笔为“毛颖”,墨为“绛人陈玄”,纸为“会褚先生”砚为“弘农陶泓”,可见文人对文房四宝的喜爱。如今,文房四宝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淡出,但经过历史文化的沉淀,工艺讲究的笔墨纸砚已然成为难得的收藏品。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书画投资的持续走红,带动了文房用具的收藏和行情。“文房是古代文人日常用品,很难保存至今。同时,其制作工艺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匮乏,民间流传的多是家族手工业作坊式制笔的工艺流程,因此国内少有文房用具的实物收藏。”收藏家梁戊年说,近几年来,文房四宝的收藏人群是在广大的书画、陶瓷等收藏人群中人数增长得最快的,“现在很多人都热衷研究文房四宝的收藏知识,其收藏价值越来越高。”

当然,敏感的拍卖公司也相继推出文房专场。早在2006年,中国嘉德[微博]春拍首推了“翦松阁精选文房用品”专场,反响大大高出预期,全场116件文房用品,成交率84%,总成交额高达3590万元。其后,文房用品在拍卖市场上风光无限:一支明万历竹刻花鸟纹毛笔以103万元的高价成交;乾隆三十年的洒金发笺纸以10.64万元的高价成交。

另一方面,明清帝王们对文房清供的青睐更胜于民间,帝王家更可以为追求完美而不计工本地制作一件文玩奇珍,无论材质还是工艺都可以举全国之力。因此,今日市场帝王文玩往往与天价相连。2011年北京保利2011秋季拍卖会古董珍玩夜场上,一方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以 1.61亿元成交,这不仅刷新了御制玉玺和白玉拍卖的世界纪录,也创下文房类艺术品拍卖价格的新纪录。但是,一般文房清供艺术品的价格普遍被藏家和业内人士认为尚属于价值洼地:“文房类艺术品是‘小中见大’的,‘小’是价格上的小,‘大’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上的大。”

砚台收藏:不以年代论贵贱

2007年,西泠印社推出“历代名砚专场”,清代伊秉绶等铭大西洞端砚以96.8万元的成交价成为全场“标王”。

彼时,应朋友之邀在场的周燕阳第一次领略到古砚的情味和价值,此后,他没有错过其他名砚拍卖专场:2009 年,吴昌硕、沈石友、邵松年铭“和轩氏紫云砚”最终以 548.8万元的高价成交,创下了当时文人砚拍的世界纪录。2011年北京保利春拍中,一方砚台以1400万元成交,打破了砚台拍卖的世界纪录。

文房四宝砚为首,古砚自秦汉研磨器的兴起,经魏晋南北朝多足青瓷砚的应用、隋唐五代辟雍与风字砚的风行、宋元抄手太史砚的官派倡导,到明清或写实或抽象砚式的灵活多变,折射出中国古代文人对砚的使用与推崇。

周燕阳与古砚的结缘偶然。做外贸业务的周燕阳出差天津,闲暇时参观天津博物馆的古砚陈列专室:除了石砚,还有玉砚、瓦砚、瓷砚、铁砚、铜砚、澄泥砚、玛瑙砚、水晶砚、料砚、竹砚、砂砚、砖砚等。“四大名砚”中的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更是应有尽有,千姿百态,各具妙趣。明代《荷鱼朱砂澄泥砚》,色朱,砚形如同游鱼,扬尾立鳍,栩栩如生。而《王岫君山水砚》和《琅嬛仙馆砚山》则可称得上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制砚艺人因材施艺,雕高山流水、明月当空、清泉飞瀑,点缀以桥亭舟舫,充满了诗情画意。明代顾从义《石鼓文砚》,砚面、砚周和砚底上按照宋人拓本摹刻了石鼓文四百多字。它已成为研究石鼓文不可多得的资料。《墨雨砚》曾是清代着名砚台收藏家黄任收藏的精品十砚之一。砚石身上的黑色斑纹,若泼墨点点,如细雨丝丝,因此被命名为“墨雨”。

“天津博物馆的古砚大多是徐世章旧藏,他是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的堂弟,嗜砚如命。去世后,他毕生积聚的古砚等两千余件文物捐献给博物馆。”本来就爱好收藏古家具的周燕阳发现,古砚同样能集诗、书、画、构图、工艺、历史文化于一身。

那么,砚台是否愈古愈“贵”?

这倒不见得。据古砚收藏大家蔡国声介绍,尽管年代长短对藏品价值有一定影响,但砚台收藏并非以年代论贵贱:“宋砚、唐砚甚至汉砚的石质粗糙,价格也不高;而明清以后,文人对于石质要求很高,工艺也比较精良,所以明清以来的砚台价格很高。“行家以‘名’论高低,评贵贱,即名砚、名坑、名品、名师雕刻、名人题铭、名家收藏。落实到一方砚上,其‘名’数越多,就越珍贵。”

同时,当代大师的精品、珍品之砚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与古砚相比,新砚好鉴别、易观赏。同时,新砚不仅继承了古砚的式样,且追求“新”“奇”“美”,利用砚石的自身结构、形状、石品花纹等特点,“以石构图,因材施艺,以色取巧”,突出自然神韵,制作出的砚台也因此受到藏砚家的喜爱。

臂搁:四宝外的“奢侈品”

据梁戊年介绍,中国的古代文房用具,历经唐宋元明之后,至清代达到了鼎盛时期。除了被誉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外,更潜心发展一些辅助工具,精心设计,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那些器物的实用价值,也被观赏与把玩性所取代,成为名副其实的“文玩”。例如:笔用类包括笔挂、笔筒、笔架、笔匣等;墨用类包括墨床、墨盒、墨缸、墨屏等;砚用类包括砚屏、砚匣、砚山;水器类包括水滴、水盂、笔洗;辅助类包括帖架、书灯、香熏、香炉、古琴、拜帖匣、铜镜以及书斋家具等,可以说种类繁多、数目庞大。

臂搁是众多文房用品中的一员。“古人写字自右向左,为防止手上或衣袖沾墨,就在腕下搁个物件,便是‘臂搁’。并非每位文人都备有臂搁,只有那些有情趣的、有经济能力的人才会使用、收藏它,臂搁在文房用品中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所以说臂搁是书房里的奢侈品。”在2005年香港苏富比[微博]和佳士得[微博]的拍卖会上,一个清末牙雕“岁寒三友”臂搁,成交价达到了44.52万元。2008年,张希黄的竹臂搁拍出了165万元的高价。

“1995年有拍卖公司以后,拍过一件竹雕臂搁,当时拍了5万元,很惊人,好多人不理解,一个竹片值那么多钱?前几年又拿出来拍,我记得拍了50多万元。”北京鸿骞鉴定中心瓷杂专家李国良介绍,臂搁的材质很多,有黄杨木、紫檀、紫砂、红木、象牙等材料,其中以竹雕的最为常见。竹臂搁一般都是用一节竹子剖开制成,长度一般不会超过一尺,宽度大约为七八厘米。

当然,臂搁价值如是,赝品自然不少。

“我在潘家园花1600元买过一个竹雕臂搁,一朵荷花,一只蜻蜓,背面有字,买时天色已晚,昏暗中以为是清朝的,回到家拿到灯下仔细观瞧,一眼就看出不对来了,再离近一闻,一股皮鞋油味儿。后来才知道,这东西用的是四川老竹子仿的。三峡工程动工前,当地人就地取材,将竹制老房子拆解,砍下来哪个都是老笔筒、老臂搁,那段时间北京来了一大批那样的东西。”一位藏家讲述了他的打眼经历。

初入门者应结合经济实力,自民国有名头的雕刻家作品开始收藏。民国时期的臂搁大约在1到3万元价位;清代中期大约在十万以上,若是周子岩等大家作品,价格在几十万甚至更高;明代大家作品,比如张希黄,估价都得在80至100万元。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