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笔世家有传人
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以毛笔为首。毛笔,是以各种毛类梳扎成锥形笔头,黏结在竹管或木管一端,用于书写绘画的笔。徽笔,发轫于宋代、以古徽州吕大渊、汪伯立为代表的制笔大师,以独特的技艺使徽州毛笔名冠天下。南宋理宗时,徽州知府将汪伯立笔、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和羊头岭旧坑砚并称为“新安四宝”,一并列为进献朝廷的贡品。徽笔既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又有很高的观赏、收藏价值,几百年来一直是古今书画艺术大师与收藏家们喜爱的瑰宝。但是自硬笔兴盛特别是进入电脑时代,毛笔不再是人们日常的书写工具,毛笔市场急剧缩减,由此,徽笔及其制作技艺日渐式微。
杨文和他的徽笔工艺研究所,就是在这样的时刻挺身而出,毅然唱响徽笔传承之歌的。杨文,高级工艺美术师,黄山市徽笔工艺研究所所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69年生于制笔世家,祖辈所制之笔曾为贡品。杨文自幼开始学习制作毛笔,20多岁时已能为桂林四宝公司制作高档毛笔;1994年在黄山市屯溪老街创办杨文笔庄;2006年成立黄山市徽笔工艺研究所。最近被推荐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笔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杨文说,他的笔庄目前主要还是靠杨氏家族的力量支撑着。他的奶奶、父亲、母亲,他的3个姐姐与姐夫,妹妹与妹夫,还有他的妻子,人人都是徽笔制作的行家里手。原以为这一行没前途,现在徽笔制作技艺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他们个个都有了把家传的制笔技艺发扬光大的干劲。杨氏家族20世纪40年代由先祖重拾技艺,开设毛笔作坊,至今已有70余年。他的爷爷杨友金与奶奶徐余德均为制笔好手,在“文革”期间他们偷偷开设私人作坊制作徽笔,结果在一次外销回家时由于“携带现金过多”被割了“资本主义尾巴”,家谱和一切祖传徽笔物品全部被销毁。杨文的父亲杨恒云和母亲吴木英只得进国营笔厂做事,而在业余时间,为了将祖传手艺教给儿子杨文,同时也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夫妇俩手把手地教杨文做点徽笔,拿到景德镇瓷厂去卖。杨文说,学习祖传的徽笔制作手艺,即便悟性极强、兴趣极高,依然要吃不少苦。当年他上小学、初中的9年里,每天上学前都必须要用嘴里的唾沫口水润透笔头、要咬完300只笔头之后,才能获得一段甘蔗边吃边上学去。现在杨文是杨氏制笔世家中徽笔制作、研究的主要传承人与代表者。
一个笔头七十二道工序
徽笔的制作技艺相当考究,仅一只笔头的制作,就有72道工序之多。选毛、整理、固定毛根、泡水、去油脂……杨文说,要制一支好的毛笔,一道工序也不可少。
那么,在徽笔制作技艺中,有哪些工序是最为关键的呢?杨文认为:至少有“选料”、“齐毛”、“配料”、“黏合笔头”、“修理笔头”这么5道工序至关重要。比如“选料”,制作徽笔所用材料都是用冬季的动物皮毛,因为只有冬季动物皮毛才能达到制笔所需毫毛的标准。狼毫毛笔制作以黄鼠狼尾巴毛为主,由于北方天气寒冷,黄鼠狼体壮毛光滑,故制作狼毫笔以东北黄鼠狼尾巴毛最佳。羊毫则是以山羊毛为主,江苏、浙江地处平原,气候宜人,适宜山羊生长,此地羊的皮毛细腻柔软,毛体光亮,可得上等材料。制作石獾笔和兔毫笔所用材料,则以安徽为佳。猪鬃毛也是制笔的材料之一,大多选用四川一带的。总之,单是选料这里面的学问、讲究就深得很。再比如配料:一个笔头由主毛、副毛、披毛搭配组合而成的,如何搭配组合也是看似容易其实有讲究的技术活。要制成一支好毛笔从头到尾一点马虎不得。
无法复制的“微刻金刚经徽笔”
在杨文笔庄的陈列柜中,我们惊喜地欣赏到那支“出价十几万元也不卖”的镇店之宝,它的名字叫“微刻金刚经徽笔”。不久前,日本的一个电视摄制组专程来杨文笔庄拍摄专题片,观赏了这支“微刻金刚经徽笔”后,当场出价十几万元求购,被杨文婉拒。
这支“微刻金刚经徽笔”的珍贵之处在什么地方呢?
其一,此笔圆柱形的笔杆上微刻有佛教重要经典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共5000多字。在高倍放大镜下,字字清晰,笔笔遒劲,堪称奇迹。这支笔是十几年前制作的,其时正值杨文眼力、手感最佳时期,他花费整整3年时间方才完成此笔的特种微刻。杨文说,现在他已经没有这个能力复制了。
其二,是以制作“贡品”的标准一丝不苟地做出来的。用作原料的羊毫,是以“万毛选一毫”的原则来筛选的。这支笔不仅笔毫达到了“尖、圆、齐、健”的标准,笔头呈纺锤形。所谓“毫”,是指羊毛顶端那段实心的部分,而下边的空心部分则称为“毛”。一般的毛笔毫长,达到2毫米就是好笔了;而“微刻金刚经徽笔”的每一根羊毛的毫长都达到了40毫米。
其三,制作笔杆的那根竹竿是在几十车竹竿原料中千挑万选而偶然得之的。天然的圆滑可人,天然的颜色宜人,完完全全是原生态,巧夺天工到如此地步,杨文说他做了三十几年徽笔还是头一回遇到。
创新徽笔深得画家赞赏
在杨文的徽笔代表作中,最吃功夫的是名为“滋龄妙笔”的创新徽笔。那是2001年的事儿,经朋友介绍,杨文有幸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着名画家杜滋龄先生相识,并接受了杜先生提出的创新徽笔试制任务。杜先生的要求是:研制出一支特别的徽笔,这支笔的性能使他只用一支毛笔就能单独完成一幅作品,而不要像通常那样在作画中须更换多支特性各异的毛笔。
杨文认真地翻看、研究画家们留下的画稿和资料,找出各种毛笔绘画时的特性,找出画家们不同的绘画手法对于不同笔的要求,记录了相关数据,并根据这些研究成果设计出该笔的图稿,决定借鉴鹤颈为细长毛笔、多用于线的勾勒;石笋笔毛多锋短、含墨丰富的特点,加以结合并给予改良。确定总体思路后,他又开始筛选搭配各种材料,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取得成功。
杜先生试用之后对“滋龄妙笔”赞不绝口,对杨文的徽笔制作技艺更是大加赞赏。不但挥毫为其题写了“杨文笔庄”,而且还用这支笔画了一幅《藏族风情》画赠送给杨文,并在画上赠词:“乙酉年秋月,滋龄试用安徽黄山杨文先生为我特制毛笔,写此藏族风情一帧,所用之笔表达线的力度及墨韵得心应手,故此留念”。杨文说:“这段赠词对于我而言,不仅仅是肯定和赞扬,更是令我明白,对于现今的制笔行业而言,创新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徽笔。”
祖业后继有人令杨文很欣慰
在诸多“非遗”传承人中,杨文所走的“在研究中传承、在创新中传承”之路是独具特色的。至今,杨文的徽笔代表作有《微刻金刚经徽笔》、《滋龄妙笔》、《画龙点睛徽笔》和《桃园三结义徽笔》等多件;同时他还撰写了《徽笔的创新》、《徽笔的制作过程》、《徽笔的制作与发展》、《试论徽笔的鉴赏》等多篇徽笔工艺研究类论文。杨文很重视祖传的徽笔工艺,同时又注意与时俱进,提倡徽笔制作要根据书画家的要求量身定制不同的毛笔。杨文认为毛笔要主动适应书画家,而不要求书画家被动适应毛笔。他认为,通过与书画家的交流,可以根据他们现在用笔、用墨、用色的特殊要求创新出新型品种,制作出让书画家喜欢的毛笔。
杨文说:“2009年5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来到黄山,负责接待的人从我这里选购了几支毛笔送给刘先生,刘先生试过后,感觉非常顺手,第二天亲自来到杨文笔庄,选购了十几支毛笔,并和我进行了深入交流。刘先生说他对毛笔制作工艺非常关注,希望这项古老的传统技艺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杨文的“杨文笔庄”与“徽笔工艺研究所”,现在已经发展到拥有制笔、研究人员20多人的规模,年产各式徽笔十多万支。杨文的儿子杨达完成学业后,也子承父业,用心学习徽州毛笔的制作技艺,祖业后继有人令杨文很欣慰。杨文表示:“今后我将广收门徒,以确保徽州制笔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