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的灿烂文化
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因为中国古代文人要经常使用毛笔、墨、宣纸、砚台,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是融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为一体的艺术品。 200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史所、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代书案用品
在古代的文房书斋中,除笔、墨、纸、砚这四种主要文具外,还有一些与之配套的其他器具,它们也是组成文具家族中必不可少的一员。明代屠隆在《文具雅编》中记述了四十多种文房用品,通常较为常见的还有笔架、笔筒、笔洗、笔舔、笔格、水盂、墨床、印泥盒、镇纸等。经过历朝历代文人墨客们的发展,这些文房用品的文化品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记录欧洲文明进程的羽毛笔
从中世纪到公元19世纪,羽毛笔作为书写工具记录欧洲文明进程的每一阶段。几乎所有的文字着作(如宗教、哲学、文学、历史、科学、医学、商业及管理学)无不是依靠这种造价低廉的羽毛笔来完成的。最早记录羽毛笔的资料是在意大利城市罗维那的圣维淘教堂发现的。羽毛笔比以前的笔有了许多可取之处,它有弹性,持久耐用,能削出更细的笔尖,更易流传。所以丝毫不用惊讶的是,它自然而然地成为后来2000多年占主导地位的书写工具。
为国争光的“英雄”钢笔
1931年,英雄金笔厂的前身华孚金笔厂诞生了,形成了上海自来水笔制造业的雏形。它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几起几落,历经磨难,艰辛地为中国自来水笔的制造业开辟了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公私合营,企业在生产、技术和企业规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1984年4月13日,在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等领导人的注视下“英雄”笔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为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思想开辟了道路;同样在1987年12月19日,又是“英雄”笔签署了中葡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的联合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