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房四宝 > 

闻香识古墨

2010年07月15日 10:11:35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春节应酬多。近日一场聚会上,邻座是位经营古董生意的朋友,推杯换盏之际,我问他在“全民收藏”的今天,还有没有未被炒热的“漏网”文物种类。朋友沉吟了大约一分钟,然后说出两个字——“古墨”!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用品,墨排在“文房四宝”的第二位,它既是传统的书写、绘画材料,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与其他三宝不同,墨属于消耗品,砚用来磨墨,笔用来写墨,纸用来染墨,都是墨的克星,这一特性决定了古墨的存世量注定远逊于其他文玩。奇怪的是,在越来越火爆的收藏市场,古墨没有得到应有估值,除了2007年一套乾隆《御制西湖十景诗彩朱墨》在嘉德拍出448万元外,至今尚无突破百万的成交价格。

墨的种类繁多,如御墨、贡墨、赠墨、彩墨、药墨、集锦墨、自用墨等等,但从用途上分,基本归纳成三类:观赏墨、礼品墨和实用墨。观赏墨和礼品墨属于高档墨,也是传世最多的古墨,这两种墨的外观、颜色、款式诸方面,都体现了古人“形而上”的艺术观。比如被誉为“墨王”的乾隆《御制西湖十景诗彩朱墨》,十块形状、颜色各异的彩墨喻示“三潭印月”、“断桥残雪”、“南屏晚钟”等西湖十景,每块墨身分别填金阳刻乾隆皇帝的御制诗文,其观赏功能远远超越了墨质本身。礼品墨主要是古代文人雅士、官宦同门之间追随风雅的礼品,墨身多有题铭,写明赠送者和受赠者姓名以及赠送的时间年号、制墨工匠等等,故而最受擅长考证的藏家追捧。实用墨则以名人遗墨为上品,比如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的“湖南曾涤生定制之墨”、嘉庆朝江西布政使潘恭臣的“红茶山馆写诗墨”等等,都是难得一见的实用墨极品。

面对鱼龙混杂的古墨市场,想做到慧眼识珠确实很难——不要羡慕专家练就的火眼金睛,哪个成名的专家不是伤痕累累一路走来?掌握了古墨的类别之后,还要注意古墨有南北之分,北墨主要指宋元之前的鲁墨,以泰山古松烟为原料。明代以后制墨中心才转到南方,以桐油烟为原料。松烟墨料轻,颜色黑中泛蓝,宜书不宜画;桐烟墨料重,黑中凝紫,书画兼宜,故而成为流传至今的制墨主流。所以,遇见所谓的宋墨,只凭桐烟这一条就可断定为假货;同样,有人兜售古迹斑驳的松烟明墨,照假不误。另外一个辨别方法是通过味道——“北墨松香,南墨馨香”,无论古墨中掺杂了多少麝香、熊胆都不能掩盖墨烟本身的植物原味,这就是坊间百验百爽的“闻香识古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古墨置放年代久远,本身的香味早已挥发殆尽,需要把古墨放置在空屋中一至两天或者更长时间,才能“闻香”。

其他还有拈重法、款式法、观裂法等等。事实上,判定古墨真假需要方方面面的经验和知识,比如近年频繁出现的朱砂墨使用古代墨模制作,墨身大多牵扯到晚清名人,什么“合肥相国李氏临池之墨”、“恭亲王判牍之墨”等,殊不知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只有皇帝有权用朱砂墨写御批,合肥相国李鸿章也好,恭亲王爷奕忻也好,哪会冒犯龙颜?抛开真假迷局,目前沪上古墨价格确实普遍低迷,笔者在长乐路、静安寺几家店铺寻到几锭晚清民国古墨,品相完好的函匣套装约万元,单锭墨要价仅千元,遂欣然载而归之。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