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琏湖笔的喜与忧
与公司经营情况相比,沈惠兴更担心的是湖笔的未来。“关键是后继无人啊!制笔工作是手工活,收入低,年轻人都不愿意干!”
从浙江湖州南浔古镇向西南三十公里,经过江南名镇练市、双林,就到了善琏。
这是一个躺在杭嘉湖平原腹地的江南小镇,面积仅有55平方公里,人口亦不过3.5万人,如果开车在杭嘉湖之间穿梭,一眨眼的功夫就可以将其掠过。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镇,却是无数中国人的文化故乡。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笔是四宝之首,而善琏湖笔甲天下。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了湖笔,中国艺术的丹青上,是否还会有氤氲的气韵;中国文化的尺幅中,是否还会有满纸的烟霞?为了这一份文化的怀乡之感,清明时节,《浙商》记者来到了这个古镇。
源远流长
正是盛春时节,桥边水际,绿柳婆娑,桃李争艳。下午4点,善琏小学的孩子们刚刚放学。小学的对面,就是湖笔之祖——秦朝大将蒙恬的蒙公祠。
传说在秦初年间,蒙恬将军奉秦始皇命到江南购买古玩,见当地百姓受灾,于是将钱款作了救济,因无法到咸阳交差,后投宿到湖州永欣寺,与村姑卜香莲相爱后,迸发制笔念头,用山羊毛浸泡梳理,扎毛须插入竹枝发明毛笔。清代光绪年间,笔工们为了缅怀湖笔之祖——蒙恬的恩泽,在镇西建了蒙公祠。旧时,每逢农历三月十六蒙恬生日和九月十六笔祖娘娘生日时,四方笔工云集蒙公祠隆重祭祀笔祖,始称“蒙恬会”,并由此逐渐演变为湖笔文化节(定期为九月十六).2001年,湖州举办了第一届以传承文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湖笔是善琏人的骄傲。
《湖州府志》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州人,其地名善琏村。”在古镇善琏,几乎家家有笔工,户户出湖笔,工艺精湛,名噪天下。每支湖笔的成品都要经过笔料、蒲墩、水盆、结头、装套、牛角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工序。每道工序又有若干道小工序,整个制作工艺流程竟达一百二十余道之多,故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
湖州市湖笔行业协会会长朱延林告诉《浙商》记者,目前善琏镇制笔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上百家,从业人员1500人左右,湖笔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善琏笔工在外经营的老字号笔店有北京的戴月轩,苏州的贝松泉、贺连清,上海的李鼎和,杭州的赵芝岩,湖州的王一品等。上述的老字号笔店尽管几易其主,但其所经营的产品一直由善琏供给。
元、明年间,善琏笔业鼎盛时期,文人墨客频频光顾小镇,善琏由此名声大振。抗战时期,善琏湖笔业一度处于低潮,笔工纷纷迁往苏州等地避难,并在异乡各地发展制笔业。解放初期,在政府的组织下建立了制笔生产合作社。后来成立了善琏湖笔厂,继而又创办了湖笔二厂、善琏含山湖笔等厂。上世纪80年代是善琏湖笔的辉煌时期。无论产量和质量均名列全国之首,被当时的国家轻工业部列为出口免检产品。全国十大名笔评选,善琏占了半壁江山。为了推动了湖笔产业的振兴,2010年,湖州市有关部门在善琏投资建设了“中国湖笔文化馆”和“湖笔一条街”,显示了湖笔文化深厚魅力。
中国湖笔文化馆以现代化设施布展,建筑面积1700余平方米,设有大小展厅7个。它以湖笔传承历史和制作工艺为主线,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毛笔,大大小小,品种繁多。
而修缮一新的善琏湖笔一条街,全长700米,一家紧接一家的笔庄、笔铺共有147家,各家笔、墨、纸、砚供应齐全,批发兼零售。不少店铺还设有“试笔室”,供书画家上门试笔。或兴笔庄等还通过网站洽谈业务,互通市场信息。湖州湖笔协会理事杨惠娟告诉《浙商》记者,他们设在善琏街上的是门市部,而厂房设在石淙,所产湖笔销售到全国各地,还有少量出口国外。
湖笔厂的喜与忧
“我们是中国最大的湖笔制造企业,也可以说是全球最大!”说起善琏湖笔厂,副厂长沈惠兴很是自豪。
1956年4月,马步青等16人代表382名笔工向政府申请成立善琏湖笔生产合作社,全国第一家湖笔专业工厂由此诞生。由善琏湖笔厂生产的双羊牌湖笔是全国“十大名笔”之一,曾在全国首次毛笔质量评比中名列第一。
历史上,善琏湖笔厂曾通过北京戴月轩为中央领导提供书写用笔,甚至当作国礼赠送国际友人。1979年4月,邓颖超访日时,就曾将200套善琏湖笔厂制作的湖笔作为特制礼品,赠送日本友人。2010年,双羊牌湖笔又被上海世博会定为国外来宾和领导的礼品笔,又把湖笔制作工艺列入浙江馆展示。
然而,即便是中国最优秀的湖笔企业,在一个毛笔文化日渐式微的年代,也显得窘迫起来。沈惠兴告诉《浙商》记者,善琏湖笔厂最辉煌的时期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员工有500多人,而现在工人只有70多人了。
工厂效益上,前些年的销售额一直徘徊在400万元左右,每年亏损三四十万元。2009年以后,工厂转变经营思路,走精品、礼品路子,提高单位产品的附加值。“2009年销售额是444万元,2010年是561万元,去年是681万元。这几年每年增长20%左右。”沈惠兴告诉说,2009年之前,每套毛笔价格很少超过300元,但如今3000元/套的都有了。不过,即便如此,2011年,善琏湖笔厂上交利税39万元后,净利润也仅剩下10多万元。
与公司经营情况相比,沈惠兴更担心的是湖笔的未来。“关键是后继无人啊!制笔工作是手工活,收入低,年轻人都不愿意干!”在善琏湖笔厂,最年轻的工人都30多岁了,而平均年龄则超过42岁。现在每年达到退休年龄的员工就有10多人,而新生力量几乎没有。“青黄不接啊!如果政府再不在这个产业上加大培育力度的话,湖笔文化岌岌可危了!“
政策力推湖笔振兴
沈惠兴的忧虑,早已引起了湖州有关部门的重视。2009年7月,湖州市政府成立湖州市振兴湖笔产业领导小组,并出台了《湖州市湖笔产业振兴工作方案》。
《方案》在制笔人才的扶持方面作出了规定:对经认定的市重点湖笔企业在水盆、择笔等关键工艺上招收新工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企业在关键工艺上培养30周岁以下的新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上缴养老保险的,由政府连续3年给予企业一定的人才培养补助资金:第一年每人每月1000元,第二年每人每月800元,第三年每人每月600元。对经认定的关键工艺名师,每带一名徒弟,给予名师一年600元的补助。
《规定》还对新获得“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分别给予10万元、1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同时开展湖笔制作大师、湖笔传人、湖笔制作世家称号等评选活动,对新获得大师、传人、湖笔制作世家称号的给予一次性3000元的奖励。对70岁以上的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湖笔制作)、湖笔手工制作技艺传人并继续指导带徒的,则给予每人每年2000元的生活补助。
此外,《规定》还在组织领导、专项资金、税收优惠、自律机制、鼓励创新等方面作出了细致可行的安排。
“我们的目标是,经过5-8年的努力,实现湖笔产业传承和创新的有机结合,使湖笔产业在全国同行业保持产业、区域和企业竞争力的明显优势,毛笔市场占有率达到20%,其中高档湖笔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5%以上。培育5家年销售收入在300-1000万元的湖笔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关键工艺技术人才100名。”朱延林告诉《浙商》记者说,这个目标比较具体,政策的落实也很到位,“在政府支持产业发展方面,少有这样坚定的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