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未来之星 > 资讯

苏州大学开设“书法与生活的相关性”系列讲座

2014年11月17日 10:09:06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书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到底有多少关系?毛笔书写被硬笔和键盘替代,退出日常生活,成为小众化的行为,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现实。今天,如果不是出于实用和喜欢,要求别人日常书写必须使用毛笔,那就像要求文学院学生的作业要手写一样,也只能是一时的行政命令,不具有社会自觉的普泛意义。毛笔书写远离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是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尽管在历史上,书法艺术对日常生活影响很大,但都不能改变当前毛笔被生活淘汰的历史命运。”

10月底,受江苏省书协副主席王伟林的邀请,我们去苏州参加了书法教育千百工程的推进会。在会上,苏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逢成华介绍了“书法与生活的相关性系列讲座”的相关情况。我们对讲座的内容和形式颇感兴趣,于是相约11月初的时候去听一下这个讲座。

深秋的苏州已有几分清冷,阳光落在黛瓦白墙上,通过花窗留下斑驳的影子,有着这座水乡城市特有的优雅与精致。讲座的地点位于干将东路苏州大学本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这是一栋民国时期的二层小楼,原本这里已被废弃,只用来存放旧桌椅,后来文学院出资50余万元,将这里整修一新,种上花木,成立了工作坊,开设有汉语国际教育中心、中国传统文化课堂等5个机构。

“书法与生活的相关性”系列讲座就开设在这里。提及开设这个讲座的初衷,逢院长说,在现实生活中,书法有时离我们很近,好像无处不在,有时却又难觅踪影,显得可有可无。书法如果长期“留宿”在美术馆里,必将离民众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而现在的一些书法家,字写得好、价卖得高,但却背不出完整的兰亭序,也写不出一句古体诗。毛笔被日常书写所淘汰和书法艺术远离日常生活完全是两回事,开设这个系列讲座,目的是要让书法艺术首先走进大学生。

于是,从2013年9月开始,每周一次主题讲座,除了寒暑假,几乎从未间断,至今已开设过近30讲。讲座的主要对象是苏州大学在校学生,从本科到博士,从中国学生到留学生,都能从学校的公选课系统中进行选择。当然,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社会人士也可以去听。逢院长介绍说,在已经过去的讲座活动中,坚持了6个不变:讲座时间每周固定、主题始终不变(都是“书法与生活的相关性”的命题作文)、讲座地点不变、讲座课时不变、多个通知渠道不变、评估考核方式不变。

我们翻看了讲座的课程表,内容涵盖广泛:书法与人生、书法与性情表达、书法与园林、书法与社会交往、书法与旅游、书法与人体工学、书法与太极拳、书法与西方抽象绘画……授课的老师除了书协的成员,还有高校的教授、博士,名俗专家和园林专家等等。

“书法作品内容空洞、形式至上,与艺术的本质渐行渐远,其根源在哪里?的确,钢笔和键盘是毛笔退出日常书写的两大推手,展览和比赛促使书法家更关注作品的视觉形式,狭窄的现代学科分类造成书法越来越走向专门化以及职业化。但以上这些,都不是破坏书法生态基因的真正元凶。‘纸上得来终究浅’,书法只有回到生活中才能得以重生;生活有了书法,才能变得更加艺术。通过书法与生活的勾连,让书法重新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修身养性的工具,成为提升人文综合素养的一种手段,它与阅读、写作一样,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去的当天,讲座主题为“书法与古文字”,授课老师是已经70岁的苏州市书协顾问张士东,他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汉字字体演变的研究,出版的《隶书探源》曾获得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教室设在二楼,并不算大,只能容纳30多人入座的教室足足挤进了50余人,没有桌子的就搬个小凳子坐在墙边。

和以往一样,逢成华作了介绍和开场白后,讲座正式开始。张士东从甲骨文中的“福”、“寿”两个字说起,从起源讲到演变,从一个部首的不同写法,带出了古文字承载的原始宗教、考古发掘、传统风俗之间的信息和元素,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虽然张老先生经常停下来自嘲“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普通话也不标准”,但大家都听得十分认真,坐在我们边上的两个小姑娘不停地做着笔记,还把笔画复杂的甲骨文原样画了出来,标上各个部分的古今含义。讲台上一句无意带出的“那么问题来了”,引得下面的年轻学子们会心大笑。最后,学生们邀请张老师写几个字做示范,张士东提笔蘸墨,一边讲解一边分别用隶、行、楷书写了“道法自然”4个字,大家起身围拢过来,仔细观摩,气氛热烈。

“书法虽然退出了日常实用书写的领域,不再是必不可少的书写工具,但它并没有理由就此退出我们的生活。现在或未来,如果没有更好的‘物种’取代书法,它依然是民众日常生活中最好的精神伴侣。书法依然可以给学习者带来美感;书法依旧可以消除一天工作的疲惫;与音乐、绘画等相比,书法依然是我们目前的年纪和天赋所能掌握的一门艺术。”

讲座结束前还有惊喜。逢院长拿出4枝湖笔,分别奖励给了在场的4位老挝留学生。我们也与他们聊了几句。他们都在苏州大学中文系就读,“书法与生活的相关性”系列讲座是中文系的选修课,系里的学生可以选修。他们说,这门课很有意思,可以了解到很多中国文化,通过书法这一条线索把它们都联系起来了。

李小兔是其中最年长的一位,2009年来到苏州大学中文系学习。现在,中文基本的说和听已经没问题。她说,这个课每周都有,每次讲的都是不同的内容,讲的方式也都不同,有些能听懂,但也有些听不懂。她最喜欢的是《书法与太极》和《书法和建筑》。在建筑这一讲中,看到了很多寺庙、古建筑,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书法在其中展现的作用。

巴宋是一年级新生,今年刚到苏州大学,用汉语交流还有些磕磕绊绊,今天的主题因为涉及到中国古代历史和习俗,对他来说就有些困难了,其中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很理解。不过,在今天的讲座上得到了一枝毛笔,巴宋还是显得很开心,他说,“我在这之前还没有写过毛笔字,今天可以去试着写写了。”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