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育的又一把“衡量标尺”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如期而至。近年来,毕业展览成为展示青年艺术、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方式。五六月份以来,我省各美术类毕业展纷纷拉开帷幕,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更受重视:毕业展将延伸人才培养功能
近年来,毕业展展示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体现了各院校对毕业创作的重视。除了各学校将毕业展做成富有特色的艺术节日,综合性强的毕业展也逐渐进入人们视线。比如由中央美术学院发起、全国各大美院共同参与的“千里之行·优秀毕业生作品巡展”,成为各院校检验各自的教学实践与成果的平台。展览不仅为入围的部分艺术家搭建与社会接壤的平台,每年还寻找相应的艺术实践项目。
与以往不同的是,除各美术院校的例行毕业展,山东省文化厅今年也推出了“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将山东各高校优秀毕业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对此,展方工作人员表示,“之前的毕业展都是各校自己举办,为毕业生搭建深入社会桥梁的效果不明显,也没有进一步的扶持与培养。这样成系统的,由文化厅、教育厅牵头的毕业生展览,在我省还是第一次,对学生的奖项评选、就业、创作非常有利。”
据了解,展览作品由山东各高校选送而来,主办方将从入选作品中评选出10件优秀作品授予“刘大为艺术奖”,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将亲自参与评审工作,并给获奖作者颁奖。对此,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表示,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院系每年应届毕业本、硕学生两万余人,把许多有才能、有前途的青年才俊在社会上集中展示,能让他们尽快成长,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社会应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平台、机会。
直面问题:联展成山东美术教育考核平台
“毕业展不仅要推出新人,最重要的还是要直面我们自身的问题。”“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的策展人,我省着名美术评论家孔新苗认为,山东美术教育一直备受外界关注,近几年也面临很多学校扩招、学科扩张,以及学科发展迅速带来的问题,而新媒体、新技术不断出现,又进一步提高了对美术教育的要求,这都需要我们对教育进行改革、反思和研究,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恰当的平台,让大家认清现状、解决困难、共同推动。
据孔新苗介绍,“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将毕业生的作品集中展出,能够清晰看到各校教学特点,公开比较,突出优点,找出不足。而这样的展览也会让即将面临毕业的低年级学生,找到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是一个无声的平台,也是开放的、检验教学的平台。在全省美术院校齐聚的情况下,大家只要通过观看作品,就会认识到需要克服的问题。今年毕业生作品还不错,优秀的学生比想象中多一些,不同院校的创作各有特点,但也有基础不扎实等缺点明显呈现出来”,对于活动进一步的规划,孔新苗还表示,“这个平台将会越来越完善,还将会举办高校美术教育论坛、各种评奖、确立各种实践资助项目等活动,这是一件多赢的事情。”
面对未来:艺术积累期漫长,毕业生需耐心等待
虽然各项鼓励政策、培养平台日益增多,但“路漫漫其修远兮”这句话更是艺术探索之路的真实写照。每逢毕业季,毕业生中总存在着“毕业就等于失业”的焦虑,面对未来,他们有的人希望能坚持自己的梦想,也有许多人为了现实生存,选择与本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
对于这种焦虑,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韩玮认为,是否“失业”还要看自己。艺术这个学科需要长时期的积累,也非常残酷,一旦丢掉了画笔,再捡起来就会眼高手低,十分生疏。如果有毅力和定力,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会坚持创作,我省有几位优秀的70后、80后艺术家,虽毕业后工作与本专业相差甚远,但依旧能够坚持不懈、脱颖而出,就是很好的例子。
对于毕业以后的日子,韩玮建议同学们,“在这个漫长的积累期,大家千万不能放弃自己的理想和创作,忍耐外界社会的杂音。此外,加强文化修养,对当代青年艺术家来说非常重要,由于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关系,许多美术专业的学生文化修养不够,这会造成艺术创作缺乏后劲;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的探索借鉴,吸收营养,这样才能提升眼界和水平。现在各种推介平台众多,如果有才华有能力,年轻艺术家很快能‘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