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未来之星 > 资讯

中美高等美术教育的比较及思考

2014年03月06日 10:32:51  来源:美术观察

2013年11月7至8日,由威廉由特森大学William Paterson University中国艺术中心、美术系、艺术与通讯学院和美国新泽西亚洲文化中心主办、中美艺术教授协会(筹备会)协办的“对话:中美视觉艺术高等教育比较”研讨会在美国新泽西的威廉帕特森大学举行,来自全美二十多所大学的21位华裔美术教授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围绕几个议题展开:中美高等艺术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两国艺术教育理念和操作实践的优势与劣势,长处与短处,以及双方互补或兼容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根据你在中美两国不同的艺术教育实践经验,根据两国不同的教育体制和从教师到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情况,分析两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共通性和差异性,并以实例作分析说明;当今中美两国艺术教育最需解决的问题等。会议的第一天,各位代表首先就自己的教育背景、在中美的教学经历、自己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作了介绍和交流。

第二天会议以小组讨论和大会中心发言两种形式展开。大家都有在中国和美国的教育背景和在中美高校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经验,相似的经历和共同的主题,使与会者久逢知己,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研讨会为大家提供一个极佳的对话平台。在当今的美国高校,艺术教育主要分为两度空间艺术-油画、版画、素描、水彩、摄影等平面的架上绘画;三度空间艺术-雕塑、陶瓷、装置;以及设计和艺术史论等课程与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美术产业化程度大大提高,社会对设计和网络的需求增大,后起的与科技相结合的新生美术教学——数码、多媒体、动画艺术、设计类艺术,渐渐和纯绘画课程并驾齐趋。研讨会以与会者的教学课程为依据,分2D、3D、设计、美术史论四个小组,展开讨论。

与会的2D绘画艺术的教授们,多数在中国完成其大学美术教育,到美国继续修读美术专业并在美国高校获得教职。他们的艺术及教学,深受20世纪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又在以美国代表的西方环境中重新学习,融会贯通,获得新的拓展。因此,中国现代美术在20世纪初起步、向西方学习、之后渐渐与西方美术相融会的历程,是他们理解现代绘画艺术的途径。

代表2D组发言的关志民教授(Minnesota State University,Moorhead)回顾了20世纪中国绘画艺术与西画艺术相汇合的发展历程,以此为切入口,谈中美绘画教育的联系和异同。他认为,让学生关注20世纪绘画的历程,不只是为了绘画技巧和表达的问题,更主要是美术史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开阔的视野、丰富的参照系,让他们明白目前美术创作所处的位置,以此启发他们自己的创作;还有,对20世纪优秀绘画作品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基本元素、构图构思的原则保持一种敏锐的感觉;同时,让他们精通传统绘画技法和当代艺术的表达方法。

3D组代表、雕塑教授费明杰先生(William Paterson University),则就所任的雕塑课程谈他自己的教学体会。他在威廉帕特森大学的教学,覆盖雕塑教学的三个水平阶段。第一阶段是基本方法介绍和学习阶段,主要帮助学生形成对三维物体及空间的认识和理解,重点教会学生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和物质材料去雕刻一些物体,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去处理雕塑的形体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对第二个水平阶段的学生,则引导他们更关注更潜心于主题、材料和表达三方面的问题。对第三个水平阶段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将学到的知识浓缩到主题上,并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材料,通过作品表现主题。费教授还结合他2006年在中国鲁迅美术学院访问、讲学的经历,讨论了中美雕塑教学的异同。多媒体、动漫/动画、平面设计组的代表谭力勤教授(Rutgers University)则主要就中、美动画教育现状作比较。首先是中美动画教学课程设计的比较。他认为在中国,实验动画教学多于产业动画教学;在美国,则以产业动画为主体。中国的动画教学艺术功力深厚,强调民族特色和文化根基,强调艺术实验性。他以北京大学数字美术专业学生的作品为例,证明这一点。

北美的动画教学则是技术与艺术并重,动画的技术含量高。北美的动画学院大部分与美术学院分开,教学上以工作室方式展开。其次是中美的动画教学对运动原理的理解、对动画的定义有很大差异。中国动画以“画”为本,美国动画以“动”为本。再次是中美文化的差异性在动画片中也得到体现。中国动画片强调寓教于乐,题材多采用有民族特色的历史故事或有唯美主义特点的神话故事;而美国动画片则多是未来科学幻想片,而且他们善于将他国的文化转换成美国式的主题,比如美国学生的作品《再见,明天!》。

谭教授认为,中美动画各有优长,互相取长补短,有利于两国动画教学事业的发展。美术理论/历史组代表的张禾教授(William Paterson University)就本组几位教授的发言作了概述。美术史课,尤其是在美国课堂上讲授中国美术史,需要借助西方的理论方法,采用英语语汇中一些合适的词,将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些东西表达出来。段炼教授(Concordia University,Canada)以他的一堂课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他运用原型研究、图像研究和符号学的原理,讨论十八世纪日本浮世绘春宫画家铃木春信的《闺室八景》和《风流闺室八景》,与中国古典山水画“潇湘八景”的关系,指出铃木春信画中暗藏中国古典山水画“潇湘八景”的视觉渊源,说明中国艺术是日本艺术的一个集体无意识渊源,中国艺术是日本艺术在视觉图像和绘画理念方面的一个原型。进而说明存在文化隔阂的中、美艺术,如何经由现代西方理论而加以诠释、贯通,并且运用于美国的课堂,使学生从自己的文化想象角度理解中国古代的艺术。张禾教授也就如何运用英语中确切的词,来向美国学生描述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笔墨”、“意象”的含义问题,谈自己的教学经验。

文化的差异性使美国的大学教学有自己的特点。来自中国的正在威廉帕特森大学做访问学者的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的姚玳玫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则认为,美国大学的课堂有自己的特点,比如重视启发式教育。学生发言踊跃。老师会腾出较多时间让学生发言,在课堂上有较多的对话。

另者,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量大。一堂课讲下来,讲很多内容。这就很需要学生在课外的学习和补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自觉性。这些特点值得中国大学教育借鉴。William Paterson University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摩尔Dean Deayl Moore主持了研究会。中国住美国大使馆文化参赞王燕生出席研讨会并发表讲话,他说,“对中美艺术教育的比较,很多时候被引用作为中美文化的分歧的证据。

我们不可否认,分歧是存在的,这也就是中国一直誓言尊重文化多样性,并鼓励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王参赞希望,研讨会不仅要去发现中美艺术教育间的差别,同时也要探讨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威廉帕特森大学中国艺术中心主任丛志远教授在研讨会结束宴会作总结发言,他说,我们中国艺术中心和亚洲文化中心联合组织此次研讨会就是要促进中美人民在文化、艺术和艺术教育方面的交流和理解,促进两国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丛指出当今中美在高校艺术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上有很大区别。美国在1636年建立第一所私立大学-哈佛大学。而以美国公民素质教育为目标的高等艺术教育是在1862年莫日尔法令(TheMorrillAct)颁发,大量公立大学的建立才开始,至1944年军人调整法案(The GIBill)在国会通过,大量退伍军人和超过140亿政府资金涌向公立大学,美国的高等艺术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成全世界最强的公民素质教育。中国第一所艺术学校是1912年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随后创建了北平艺专,杭州艺专和苏州艺专等艺术学校。尽管1949年以后这些学校都转变成公立大学,但艺术院校所追求的仍是一种精英教育。

现在中国大量的高校扩招,艺术教育的方向已经改变,但其教育思想和课程设置仍然停留在培养专门艺术家精英教育的基础和思路之上。他为研讨会顺利和成功感到高兴,希望今后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探讨和对话。他衷心感谢中国领馆的支持,感谢校领导的帮助,感谢亚洲文化中心的合作,感谢全美中国教授艺术协会筹备委员会和教授们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