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未来之星 > 资讯

浅析创作环境与幼儿美术创新意识

2013年05月17日 13:48:32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人们对美的要求和认识越来越高。同时,审美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也越加凸显。然而,处处离不开美,处处却又充满了美,美就在你我身边,关键是如何发现。早在1930年,蔡元培就于《美育代宗教》一文中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随着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作为幼儿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也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培养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一、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及误区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当下教师主要采用的是示范和讲解的方法,相对忽略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已有经验,所以学习方式显得单一、枯燥,导致幼儿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作品易呈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可以说,美术教师主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略了幼儿对美术活动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尤其忽略了对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再者,部分美术教师缺乏对幼儿自身思维方式的尊重和理解,在美术活动中过于权威和强制,抹杀了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种模仿式和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下,幼儿容易丧失对美感的感受能力和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优化幼儿美术活动过程与方法的实施

(一)累积素材,丰富幼儿的创作内容

创造力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作为教师则需要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生活,需要尽可能地使幼儿广泛地体验生活、接触大自然,帮助他们累积知识和经验。

1.寻找与发现生活中的美

观察是绘画的基础,创造来源于生活。教师应该指导幼儿学会观察生活、进行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绘画对象的美。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在指导《我的家》一堂课时,我让孩子们提前回家观察家人的特点,以及家庭内部的摆设、色彩、形状等。上课时,我首先让孩子们介绍各自家中的情况,然后我拿出事先拍摄并准备好的几组家庭的照片,以真实的画面给孩子直观的感受。这样,孩子们的思维方式被打开了——有的作品时代气息浓厚,颜色典雅、谐调;有的色彩鲜明,给人以明快、朝气蓬勃的感觉。作品完成后,我将孩子们集中起来,仔细观察体会所画事物美在何处,对绘画对象进行再度提炼,丰富并加深他们头脑中之前所感受的绘画形象。在课程结束后,将这些作品展示在教室或者走廊中,以美的作品美化孩子们所处的环境,一方面美化了生活,另一方面也便于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美是自生活中来,更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

2.于欣赏中感受美、创造美

在日常的教学中,美术教师应该结合课程安排,不间断地给孩子们欣赏一些世界名画,尤其是一些相对不那么具象和写实的作品,抽象主义、后表现主义等西方美术流派的作品都是比较合适的,如毕加索、梵高、米罗等人的作品。对美的不断欣赏,可以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通过来自于教师多层次的观看和解读,可以激发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马克思说:形象是自然物体的形式,形象是美的外观,美的事物总是有形象的。现实生活中,不断加深孩子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当有一定的感情积累和审美实践后,孩子们的视觉和听觉就不会对美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反而会对所观、所看、所听事物的美产生极大的兴趣,并最终把事物的美感表现出来。当然,也可以通过一些让孩子们更为主动的方式,如动手布置教室、绘画作品张贴、绘制墙面等,这些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们的创造力。在美术教师的指引下,孩子们对认识到欣赏、再到发现的认知,会逐步从中找到规律,也便于让孩子们在意识上更为主动地想要创造美。

(二)和谐、宽松创作环境的营造

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的营造,有利于孩子们个体创造与个性发展的培养。作为美术教师,应当鼓励孩子们大胆并无拘无束地表现个体的内心世界乃至情感,重视每个孩子的个性表现与艺术创造的同时,更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陶行知指出:只有热爱、理解和尊重儿童才能启发和教育他们,培养他们自觉活动的创造力。记得在一堂名为《心中的汽车》的绘画课上,前期我与孩子们交流了汽车的外形、特征,尽可能地让他们去描绘所看到的汽车形象,在具体来画时,我发现一名小朋友给汽车加了很多个轮子还加了一对翅膀,便故作惊讶地问他“为什么要给汽车加上这么多的轮子啊?这个是翅膀吗?”,小朋友一本正经地告诉我,“汽车应该和飞机一样,加上翅膀就可以飞起来了,多一点轮子会开得快点的” 。我表扬了他的想法,实际上也是从一个侧面对其想象力的肯定。在之后多次的绘画课上,他的画总会与众不同,显现出自我的个性,而这背后,实际上与美术老师的鼓励密不可分。

(三)多媒体、游戏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会经常将多媒体、动画融入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中,动画形象既直观又生动,动画中形象的变化、音乐的起伏,无一不刺激幼儿的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找一些形象生动又有趣的动画片,提供给孩子们欣赏,如《小猪》的动画片大大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小猪可爱活泼的造型赢得了孩子们的喜欢,在孩子们对这个形象感兴趣的前提下,我继续对这个形象进行了分析,讲解,很快地他们了解了这个形象的把握,在接下去的操作活动中,孩子们也很自然地创作出了心中农场小猪的形象,这是美术教学活动中最直观的演示方法。

其次,把游戏融入到美术教学活动中,也容易激起幼儿的创造欲望,孩子们在学习新的游戏的时候也会更快乐、更有意思。有一次我们正在做一个手指游戏,我用一个手指的形象让孩子借形想象成创作的物体,如一个手指变成毛毛虫,二个手指变成小白兔……这样,幼儿的创作思维很快打开了,结合在美术活动中,不仅增强了幼儿的创作热情,对激发幼儿创造力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特殊绘画形式,唤起幼儿创作的灵感

教师要摈弃一味的临摹,采用灵活、科学的教学方法,勇于创新。如绘画《自画像》中,我没有告诉他们眼睛、鼻子、嘴巴、头发等应该怎么画,而是每人给了一面镜子,让孩子们对着镜子观察自己,他们说出了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地方:有的是大眼睛,双眼皮;有的眼睛没有特别大,但是扎了很漂亮的辫子等,结果他们画出的作品没有一个是雷同的,有的大头小身体,有的给自己画上了两根小辫子,作品很丰富,非常有特点。孩子们在课堂上也表现出了无比的兴奋与激动,在一片欢乐声中,我完成了此课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

三、美术活动过程后的思考

对幼儿的绘画指导过程是强调创造的过程,是发挥想象的过程。教师要用一颗童心去解读幼儿的涂画,要时刻能体会到孩子的情感展现,不能太过于在意孩子的创造结果。教师在绘画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观察和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并且准确把握孩子的创造过程。在适当的时候用教授于孩子最适当的绘画技法、创造灵感,让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尽情地享受和体验艺术所带来的乐趣。孩子的作品是最能体现自我价值的,他们从绘画中获得满足和快乐。在活动中他们希望得到同伴和老师的认可,并与他们分享这种快乐。因此教师的欣赏、好评是对他们最大的鼓舞,从老师积极的评价中,他们能体验到成功、快乐。幼儿正处于一个创造和发展的阶段,我们应为他们大开创造的大门,提供更多的平台与机会,让幼儿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地进行发挥和创造。在幼儿美术活动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题材和形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我会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探索,力争在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让所有的孩子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