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笔绘成长 通达致美”学生书画展现场
“以生为本,面向人人”。徐悲鸿中学初中部依托美术特色,一直在为学生积极搭建做人、绘画、成长的平台。12月1日,首都博物馆迎来了100余幅徐悲鸿中学初中部学生的书画作品。从素描到色彩、从国画到书法,从陶然亭到六渡,从北京胡同到山西大院……不仅是技艺技法的呈现,更多的是孩子们见识眼界的展示。正因如此,此次徐悲鸿初中的“笔绘成长 通达致美”学生书画展,作为西城区“社会大课堂”活动的阶段性特色成果汇报,向社会公众开放展示。
追本溯源,我们看到的是悲鸿初中在探索学生发展,构建成长平台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学校的张琳校长讲到:“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在大师气质的熏染下,习得丰富的美术知识。同时,我们会尽可能地为学生的成长铺平道路。从每学期的户外写生到追寻胡同古韵,再到假期的山西之行,从学校悲鸿阳关画廊到中华世纪坛,再到首都博物馆,都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在西城区五个街道办事处设立了校外教育基地;在六渡、白洋淀、怀柔、陶然亭等地建立了“户外课堂 造化为师”的学生写生基地;与此同时,学校多次邀请书画界的名家走进悲鸿学校的课堂,先后已有十余位全国知名的书画家受聘为学校的美术顾问;中华世纪坛、首都博物馆已逐步成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展示舞台。学校先后为学生出版的《大栅栏胡同记忆画册》和《胡同古韵》丛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社会大课堂的支持。
胡同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孩子们怀揣包容之心,走街串巷,叩问历史、捕捉瞬间;六渡风光、画陶然、山西情等主题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祖国的热爱。在社会大课堂的舞台上,学生们展示的不仅是画作,更多的是精神品质、是视野胸怀。今天,我们看到了悲鸿学子画作与张大千作品同台展出的精彩,明天,我们会看到胸怀天下的悲鸿学子,带着画笔走向更高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