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之怪现象
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其性质由经济基础决定。然而,对经济效益的热衷,同时也给艺术教育带来了一些让人不愿意看到的怪现象。以美术专业为例。美术收藏市场的繁荣,使很多学生对美术专业的前景有所看好,加之对艺术本身的兴趣以及其他众多原因,美术便成为了他们的求学目标。我国目前阶段的正规美术教育只集中于高校。当一个学生决定将对美术的爱好成为自己的专业技能的时候,只有经过高考这唯一的途径才能进入正规教育体系。美术高考这一环节便成为了一些人追求利益的契机,一系列考试周边产品得到了繁荣,尤其以培训班为最。由于我国的高等院校的专业考试都是由学校单独命题和组织的,各个学校的专业要求有所不同,所以针对不同考试要求的培训班便应运而生。然而,笔者经过调查发现,一些美术培训班的所谓“教师”绝大多数是纯艺术专业(如油画、国画、版画等专业)的毕业生。这便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内部循环:考试→本科学院教育→毕业→成立美术班(未正式就业)→招收更多考生。最后造成更多的新考生加入到这一循环中来。
这种现象的形成是因为,相对于其他艺术类专业,美术属于纯艺术专业,毕业生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那些没有找到合适职业的毕业生,就担当起了“引路人”的角色。然而,在短短的时间内,他们所教的知识,只可能是流于表面的“应试常识”。那么我们不仅要问,在这个内部循环的怪圈中,最后又能有多少人逃出它的束缚,进行真正的艺术创作?如果仅仅把自己的考试经验来教考生如何应付考试,那他们在学校的所学又有何用武之地呢?这难道不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吗?以上只是涉及了考前的美术教育,然而,进了美术院校之后,学生们将面对的是更多的困惑。随着艺术市场的火爆,艺术品的价格成为艺术创作的最大诱惑力和风向标。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艺术市场的繁荣看似必然的趋势,但在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背后,存在不少问题。很多画家暂时放弃自己的艺术探索,而热衷于在自己的画布上绘制流行的风格和符号。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同时导致了一股股照搬照抄之风,一些人向国内外成功的艺术家抄袭,用别人的绘画语言和形式来包装自己的作品,去参加各种展览和拍卖会,很多作品毫无个性和创造性可言。
在令人炫目的天价和艺术宠儿的偶像效应刺激下,无数学艺青年也梦想着有朝一日能一夜成名,自己的作品也能像所谓成功艺术家那样价格水涨船高,出人头地、身价百倍。一时间,对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被替换为以金钱来衡量了。他们不再读书和思考,不再有对学术的憧憬和独立的价值判断,不再有艺术创作的激情,唯市场的风向标是瞻。市场改造着他们从事艺术的原始动机,他们在精神上已经走向了自己的对立面,其作品被异化成一台真实的印钞机。他们逐渐迷失了艺术感悟和审美的判断力,他们的眼睛不再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真实感受的窗口,而是一味去迎合市场口味,迎合某一种美术批评。归结为一点,单纯为了市场而艺术就是丢掉了艺术家的独立身份,必然导致艺术的原创性大打折扣。很难想象,一种仅仅培育美术技能而不培养独立的美术创作和审美眼光的美术教育是成功的。
这一系列问题,我们不能归咎于“经济”,也不应该归咎于“市场”,而应该摆正我们自己对待艺术、对待教育的心态,避免急功近利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