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教育及大众审美的几点思考
从小学到大学,乃至工作中的提高发展,不间断地与考试、考核打交道,我国对英语的要求可以说超过了母语,想发展的人们总是“沉醉”在英语的王国,不管是在本分工作中还是节假日。又有单位领导冠以求上进的评价,这样份内的事可自然地放在其次了。现在美术考级也来凑热闹,小朋友想学习画画,原本自愿,是丰富生活的方式、素质教育的内容。现在呢?在利益的驱逐下却成了引导小朋友追求功利的活动。请问组织者这种考级是为孩子的内需还是为了钞票?
当前艺术教育的内涵被一种现实功利欲望所消解,扩大办学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却在被损害。近两年的学生艺术素养低下,有趣的是许多新生在室内表现瓶罐静物或人物尚可,一旦走到室外写生,大多学生不知所措,异口同声“没画过”。这难道就是我们专业加试招收的人才?这就是我们艺术人才需要的能力?这情形令人反思,令从教人隐痛。其间有教育者多陷入功利性少了反思的原因,也有社会道德的因素。请看当前的美术高考加试,锁定狭窄的考试范围,考生可猜题或依纲准备,导致长期单一技法训练现象。更有取财有道者,给考生准备可作弊的“小图片”印刷品,反映很畅销。种种诱因使考生视域变小、视觉迟钝、思维麻木,对考生以后的深造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故在艺术类专业办的红活背后,更应该好好反思:艺术教育的主体是人、是未来中国艺术的承载者而不是……
眼下艺术设计的社会效益日趋明显,致使设计类专业越分越细,学生的课程表更加充实,学生再没有自由的时间安排专业外地兴趣学习。另外,增加的专业课时量也多从艺术基础课挖出,这样宽泛的美术基础课时减少,被迫由原来的专业基础课转为普通审美课,而所谓面窄、时效性的专业课时量增加了。“厚积薄发”在功利性的人眼里当然无存,这种忽视艺术基础的学习(技能与人文)只顾眼前,不计长远、武断上马的课程建设,要反思。
在学生观察对象写生时,有这样一种经验。习惯于概念、习惯于定义、习惯于观点等先入之见,往往把客观的存在的趣味性视而不见,这种问题在学生的习作中大量存在。如何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观看方式,摒弃以往的先入之见,回到事物的本源进行思辨、回到原始状态下对生命的体悟,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时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于目前的评论性文章,可谓“大一统”。可能是评论者出于情感因素的怜才;也可能是不愿割舍他人的评论语汇,七贴八凑连掇成篇。有些评论文章做文字游戏,买弄文采,信口开河,评论不着边际,故而评论出现了张冠可李戴的现象,这是评论家的悲哀、艺术界的不幸。要改变现状,评论家除了要有良知、勇气、卓见外,更要走近画家,走入画室,做到知人,知艺,洞悉背景,真正地感受并拿到要评论对象的第一份材料。
部分画家从心里欢迎批评家对自己的褒扬,窃喜对别人的酷评,这是导制当前评论不力的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批评家若坚持自己的社会职责,褒扬和批评根于理性的问题分析,提出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展示相对客观的真知灼见,会赢得艺术界的认可。
目前,美术界的确存在千画一面的现象,因为学人视点的一致,从初识及提高发展多锁定传统画谱,实践中又不敢越雷池半步,造成了画风接近和雷同现象。其实绘画艺术完全可以多视点、多角度、多层面地去研究去发现,努力打通艺术间的“经络”,以求艺术形式多样化。有力求创新者,全然不顾文化之传承,竭尽全力打造“新面目”,一旦有了新面目,便扬言创新,这种不知传统,何知创新的意态,令人反思,这种追求形式上的标新以别古人与世人,忽略了形式背后的人文内涵,结果无非是 “形而下”的技法而技法的比拼。
有关出书的思考。有些导师一年可完成几部书,令人慕之,果真能认真地收罗材料、比较详实地论证、给读者展示近年来在该学科上的研究成果,是能得到学术界敬佩的。而有些导师把出书作为产业,自己拟提纲,让学生分类收集相关资料,在极短时间内几本书就有了眉目,导师略有改动,凭自己的影响力,很快可出版上市了,并宣传为又一力作成果。期间导师也不闲着,把自己的“家底着作”,略添新得,重新组合换个名目又可出版,这样学校、导师、学生其乐融融。若将此类书再定为考试(考研)必读本,定会畅销,一版再版,利润滚滚来。人们能体会导师出书的“易”,也感到读者选书与读书的“难”。林风眠先生敢破曾以“书画同源”为尚的传统审美规范,另登高峰,其胆魄令人敬畏。细想之,今人应有怀疑一切的勇气、破中吸收的气质。有趣的是不少画家完成画作后,竟不敢落款,怕自己的题字破坏了画面,愿找能书者代之,这种追求艺术臻美的意识着实令人感动。不过,作画落款本是自然的情感流露,记录作画时间、当时情绪乃至背景等。而这“不敢为”表明这“规范”仍束缚着部分人,起着负作用。
“气韵生动”一词在当今艺术界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在着述立说时又多加引号,可知出处是南齐谢赫的“六法论”。从艺人都知道画种细分始于隋唐,而隋唐前之画多是人物画,此时的山水多以人物背景出现。谢赫的“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是对过去人物绘画实践的理论总结。显然他的“气韵生动”本意已经不是今人加引号的“气韵生动”了,为何使用者不解释它的意义拓展、只加引号草草了事呢?
关于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宣传阵地,应该鼓励学生和爱好者的观展热情,不要视门票为上。据悉欧洲等国的美术馆、博物馆一直对学生免票,在节假日所有的人都可享受免门票的待遇(包括国外游客),这是多好的社会艺术教育。我国当前没有艺术教育设施罢了,有,宁愿空着(一次,许多学生到博物馆看一个油画展,好说歹说仍被拒于门外,当时门票每人20元,对于吃饭都吝啬的学生哪舍得)。我以为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名人艺术馆等文化设施应义务的承担艺术审美教育功能。其蕴涵的社会教育价值远远超出门票的收益。再说这“拒绝”既丧失了自己的社会职责,也封杀了人们追求艺术审美生活的热情,在如此社会艺术教育环境里,也难怪国人有不知傅抱石为何许人也!
中央电视台在03年冬季举行的傅抱石画作现场拍卖直播中,主持人王小丫公布了关于傅抱石先生的民意测验结果,近百人中仅有一人知道(傅抱石),一、两个人进过美术馆。这次拍卖会如何成功暂不说,仅就民意测验的结果令人寒心,一个大师级的国画家,居然在部分中国人心中没有位置,是何原因?是国家没有宣传?是宣传方法不当?还是艺术没有真正走下“圣坛”?没有走向大众的审美生活?国家应通过多元的方式和渠道,让更多的人能有分享艺术的权利,使艺术能融入个人的“生活世界”。当人人能从艺术中体味快乐、分享创作者的精神世界时,何愁艺术事业、市场不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