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十年 关注艺术高职教育
由于长期坚持“小而精”的人才培养理念,升格之前的艺术高职院校,其在校学生规模一般较小。而由于投入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学校的硬件建设也相对滞后。这样的状况,显然无法满足各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社会对于高等艺术职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升格组建高职艺术学院,则为这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经济基础较好的浙江,省财政投入上亿元资金,为新组建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建设了一座占地200亩、设施一流、配套齐全的崭新校园。
经济实力有限的其他地区,更多的要靠院校自身的努力。为了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打造全国一流的艺术职业院校,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毅然决定通过自主创业,启动了学校新校区的建设。“十五”期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全校师生依靠自身的艰苦奋斗,使学院校园面积由60亩扩大到176亩,教学仪器设备投入新增700余万元,教学设施的硬件投入500余万元。与此同时,各院校抓住艺术高职教育社会需求快速增长的机遇,在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专业结构的基础上,适度扩大了招生规模。2000年,升格之前的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在校生只有932人。而升格之后,学院实现了在山东、湖南、黑龙江、四川、天津等16个省市的跨省招生,招生形势火爆。2006年,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招生规模突破千人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在校生总数达到3400人。从2000年到2006年的6年间,该校的在校生规模一直以12%的速度增长。
扩大招生规模、拓展办学空间的情景,同样在河北、湖南、湖北等全国其他省份上演。这种“量”的适度扩张,即是回应社会需求的需要,同时也是艺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值得高度肯定的是,这些院校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并没有迷失自身的方向,他们始终把质量建设、特色建设、品牌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同样以安徽艺术职业学院为例。他们制定了“两步走”的战略:2001年至2005年,以量的适度扩张达到有效规模效益;2006年至2010年,加强学院内涵建设,依靠教学质量的提高做优做强学校,提升学院品牌,夯实学院坚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学院发展进程中,始终冷静、客观地处理好了质量与规模效益的关系。质量才是就业的敲门砖,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这是各艺术高职院校的普遍共识,也是各校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的奥秘所在。
由中专升格为大专,艺术高职院校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站在新的起点上,这些院校需要经历从观念到体制的全方位的脱胎换骨。而要实现这样的蜕变与重生,唯有华山一条路,那就是“改革”。深谙艺术教育规律的这近20所艺术高职院校,几乎无一例外地将课程改革的突破点选在了“艺术实践”上。在教学内容上,各校调整了教学计划中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比例,结合市场的特点和需求,对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结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增加了艺术实践性课程的比例,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则是拓宽专业口径,增强戏剧、音乐、舞蹈、美术各系科的相互沟通,鼓励学生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所有的艺术高职院校都组建了既有自身特色、又具专业水准的艺术团,用以作为艺术实践的具体平台。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华晋舞剧团、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的华夏之根乐团、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的新安艺术团以及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湖北艺术职业学院的实验艺术团,不仅成为学院开展艺术实践的重要平台,而且已经成长为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的演出实体。积极开展产学结合、按需培养,也是各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开办《新安周末剧场》,加盟安徽卫视《相约花戏楼》,与“中北英皇”联手推新人,参加国内外艺术大赛,建立实习基地,多途径搭建多功能平台,尽最大可能为师生提供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由于该院着力抓好艺术实践这个教学中心环节,使学生和全国各类艺术院团及企事业单位成功实现了无缝对接。
除了教学改革,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还开展了人事制度改革,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进行了后勤制度改革,通过改革,不仅推动了自身的快速发展,而且为全国艺术职业院校提供了借鉴。
专业结构的调整、课程改革的推进,让升格之后的艺术高职院校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脱颖而出。而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艺术高职院校意识到,集聚了丰厚人才资源的这块阵地,不应该仅仅是人才的高地,而且也应该是创作的基地和服务社会的阵地。事实上,“以戏带人”本身就是艺术职业教育的一个本质规律,通过一流的作品来打造一流的院校,是地方艺术职业院校突围的重要通道。有着艺术创作情结的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李力率先而动。2002年7月,在时任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申维辰的直接支持下,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举全院之力,开始以山西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素材,打造一部具有“山西风格、中国气派、国际水准”的精品舞剧。这就是《一把酸枣》的由来。此后,该剧长演不衰,截至目前,已经演出800多场,并成功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闯农村、下厂矿、进高校,借助于800多场演出的历练,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不仅培养了一大批表演方面的人才,而且也造就了一大批经营方面的人才。如今的《一把酸枣》,已经不仅仅是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名片,而且也成了山西的名片,甚至是中国的名片。除了《一把酸枣》,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五姑娘》、湖北艺术职业学院的《家住长江边》、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同一个月亮》、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的《华夏之根》和《解放》……越来越多的艺术高职院校直接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成为艺术创作的一支生力军。此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诸多领域,它们同样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10年来,经过不断探索,一手抓人才培养、一手抓艺术生产,既要办出特色,又要办出水平,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艺术职业教育之路正在逐渐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