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联手上博展示馆藏明清贸易瓷
陶瓷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瓷器更是中国的发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藏明清贸易瓷展正在上海博物馆举行。本次展览从馆藏中遴选了160余件明清时期的贸易瓷,件件珍品。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展览除了想让学生在暑期了解瓷器知识,同时也是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呼应。
考古发掘证明,中国陶瓷外销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是作为特产随丝绸输往国外的。宋元时期,贸易陶瓷的烧造窑场遍布东南沿海。明清两代,陶瓷贸易持续繁荣,其中最主要的产地在江西景德镇,还有福建漳州、德化等。明初海禁严厉,通过“朝贡贸易”输出海外的陶瓷数量有限。明代陶瓷的大规模外销始于明中期,自成化、弘治起,大量中国陶瓷经由私人贸易运往东亚、东南亚一带,并通过转运销往南亚、中东等地区。正德以后,随着新航线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人相继开展对华贸易,欧美地区成为中国瓷器的全新市场,贸易格局自此改变。 此次展出的明代贸易瓷既有来自菲律宾、叙利亚和欧洲的传世器皿,也有日本专门订烧的器物,还有从沉船打捞出水的珍贵瓷器,既反映了销往不同市场中国陶瓷面貌的异同,亦揭示出当时瓷器的流通转运网络,从中还可窥见明代中期至明末中国陶瓷外销格局的发展与变迁。
明末清初,欧美地区已成为中国陶瓷最重要的外销市场,这一贸易格局在清初社会稳定后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强化,而贸易的主导权则在不同国家之间转换:17世纪,葡萄牙对华贸易衰落,荷兰后来居上,在中西陶瓷贸易中独占鳌头;18世纪,荷兰的优势地位又逐渐被英国所取代;此外,法国、瑞典、丹麦、美国、奥地利等国,都曾来华从事瓷器及各类商品贸易;与此同时,传统的亚洲区间贸易仍在延续。整体而言,清代的瓷器贸易大致可以概括为“东印度公司时代”,西方的需求与审美为中国陶瓷注入了新的内容,产生了许多全新的瓷器造型和纹样。此次展出的清代贸易瓷以外销欧美市场的瓷器为主,年代自清初至清末,既有传统的中式风格,也有典型的西洋式样;有独具荷兰特色的器皿,也有专为英国、瑞典等市场制作的器物;有普通的餐具和陈设用器,也有“纹章瓷”等特殊订制产品;此外还辅以少量销往日本与东南亚的器物,体现了清代贸易瓷器的基本特色和大致面貌。
古代销往海外的中国瓷器,过去多称为“外销瓷”,国际上惯用的说法是“贸易瓷”,据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主任陆明华介绍,在唐宋时期,很多贸易瓷和本国的差别不大,到了明清差别就大了。一开始,西方人对于瓷器都感到稀罕,但后来也开始希望有自己的特色。于是贸易瓷在传统基础上融入异国情调,与本地销售的瓷器区别比较明显,很多都是按照欧洲需要来制作瓷器的。本次展览中有一种油醋瓶,两个头一头装醋一头装油,里面用隔板将醋和油分离,倒醋时,油绝对不会跑出来。这种样式也非中国旧有,过去,欧洲用金属制作这种调味瓶,专家推测,这种油醋瓶是为荷兰市场制作。有一件景德镇窑青花鹿特丹暴动图盘备受关注,盘上绘制了1690年荷兰鹿特丹发生的一场民众暴动。事件发生后不久,当地画家创作了相关版画,随即被铸造成纪念币,这个盘所绘制的场景和铸币构图完全一致,应是荷兰人携纪念币来华定制的,这也是中国外销瓷中最早反映西方社会事件的器皿。
据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介绍,在中国博物馆收藏外销瓷的并不多,因为很多东西当时已经出口了,国内留存不多。本次展览中,不少藏品来自沉船上打捞出的瓷器。
去年,“越洋遗珍——上海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贸易瓷展”在故宫展出,将明清时期中国瓷器行销世界各地的盛况呈现给观众。时隔一年,两馆再次携手,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内容、扩充展品,希望以此使广大观众更深入地了解明清时期我国瓷器远涉重洋、行销海外的历史脉络和基本轮廓,从中领略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对中国瓷器的需求以及当时的审美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