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陶瓷文化 > 新闻动态

回流瓷器跻身收藏市场主流

2013年09月17日 09:51:53  来源:光明网

刚刚获选“东亚文化之都”的泉州,历史上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多少精美的中国瓷器从这里走向世界,成为欧洲、东南亚国家贵族名士家中珍品。如今,包括外销瓷、“出水瓷”在内的海外中国瓷器,其价值逐渐得到收藏爱好者的认可,“回流”瓷器热正在兴起,跻身主流收藏领域之列。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泉州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郑福海,可以说是泉州收藏界收藏“回流”瓷器的领军人物之一,数万件中国古瓷器通过他“回流”到国内收藏家手中,他自己也收藏了不少精美的老瓷器。

珍品瓷器来自国外

仙女麻姑脚踏祥云,手挎花篮,身边梅花鹿紧紧相随。麻姑神态慈祥、端庄,衣褶线条流畅自然,身上飘带飞舞,给人一种安静、吉祥的感觉。在英国看到这一对清末晚期到民国时期之间的德化名家苏学金瓷塑《麻姑献寿》时,郑福海惊喜不已,随即将其拍下,带回国内。郑福海表示,根据自己多年的收藏经验和对我国传统风俗习惯的了解,《麻姑献寿》一般以单个的形式出现,很少发现成双成对的。这对作品极有可能是定制品,由此更显珍贵。拍回后,他和其他业内专家一起,经过多方面的资料收集和参照物对比,确定这对瓷塑是民国时期难得的精品。民国时期,苏学金手捏瓷花篮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可见当时国际社会对苏学金大师艺术成就的认可。这只是郑福海众多精美“回流”瓷器的其中之一。在他经手、收藏的瓷器里,明清时期的德化瓷器、德化瓷雕、景德镇瓷器、广彩瓷数量众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

中国瓷器在欧洲曾是身份象征

在世界外交史上,曾发生过这样一则奇闻,1717年,萨克森国王奥古斯特二世与普鲁士国王达成一项协议,用其手下600名骁勇的将士换回127件中国瓷器,其中18件被称为“近卫花瓶”的瓷器至今仍陈列在德国的德累斯顿博物馆内。据悉,17、18世纪时,欧洲的皇宫贵族、商贾名士很崇尚中国瓷器,把它作为一种奢侈品。当时多数人不可能到达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度,但在家里摆几件中国瓷器,喝茶、吃饭能用上来自中国的瓷器,也成为一种身份和生活品位的象征。业内一般认为,“回流”瓷器包括外销瓷、“出水瓷”、掠夺瓷等,外销瓷则包括批量生产贸易瓷和“纹章瓷”,后者是当时西方贵族订购需求者委托中国的陶瓷贸易商特别定制而烧造的瓷器,其生产量相对要少很多,价值要比一般外销瓷贵很多。

据悉,许多外销瓷器都是在国内定制后销往国外,这类瓷器的器形在国内往往较为少见。由于不识古玩的年代和器形特点,很多人不敢轻易下手购进外销瓷器。有件康熙年间的三节葫芦瓶,郑福海在拍卖会上看到时就打了疑问:以前接触到的多是两节葫芦瓶,这个葫芦瓶这么奇怪会不会是旧瓶拉胚以后重新做的新器形呢?可是从胎釉方面鉴定,它又完全符合康熙年间的特征。不过,郑福海很快地在一艘沉船出水的外销瓷器图片里发现了一件一模一样的三节康熙葫芦瓶。于是,他大胆下手把这个葫芦瓶拍回国内。由于该葫芦瓶代表如意、长寿,而且烧制难度高,成为一件藏家十分认可的珍品。

“回流”瓷器增值可观

目前,郑福海的瓷器“回流”之路,已经走过美国、英国、瑞典、加拿大及东南亚国家。在美国,相对于那些春秋两季举行的大型拍卖,民间每周有个“乡村小拍”,在网上同步进行。“有点像中国的赶集”,郑福海说,在这种民间拍卖中,瓷器、宝石等可再利用的东西放在一起,你要花很多精力去分辨其价值,既考验耐性,更考验“眼力”。他介绍,有次在冰岛,有位老太太拎着两篮子的瓷器来卖,仔细一看,“竟然一篮子是壶,一篮子是盖”,但全是清朝乾隆时期的瓷器。对于这些瓷器,一旦买到好的,就可能实现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倍的增值。专家认为,外销瓷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代表,是世界公认的珍贵艺术品,是绘画艺术与工艺美术高度结合的典范,包括外销瓷在内的“回流”瓷器的收藏具有很大潜力。“收藏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 在郑福海看来,收藏必须有交流,只有在藏品的不断交流中,你的学识才能增加,眼力才能提高,收藏层次才会不断提升。他介绍说,自2005年开始接触“回流”瓷器以来,他经手了瓶、碗、杯、碟等多个实用器皿类型,每个类型的数量少则数千件,多则上万件。多数瓷器从他手里转手到其他藏家手里,极少量的精美瓷器才成为他的藏品。这就是郑福海的收藏观的生动体现。

走过多年的海外瓷器“回流”路,郑福海感觉既充实又欣慰,“泉州收藏界的大部分老瓷器都是我们买进来的,没有辛苦的‘回流’工作,我们现在很难看到这么多精美的中国老瓷器。”他介绍说,泉州目前保有的明代何朝宗作品,很多也是通过“回流”之路进来的。郑福海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收藏界人士有责任让更多流落国外的流传有序的珍品“回流”到国内。

(责任编辑:史立彦)